这是第二部,我没看过第一部,看完这部,我打算去把第一部翻出来看看。
据说是根据漫画改编的,嗯,虽然拍成了电影,但是仍然有漫画的感觉。
在棒国属于19禁的片子,估计和赌,还有血腥有关系,女角们虽然也脱,但是没露点。
主演:崔胜贤,申世京,刘海镇,金允石,李哈妮崔胜贤,就是棒国男子演唱组合Bigbang的成员之一,这个组合挺红的,其中有个你们都知道的GD。。。
崔胜贤,一般都叫他TOP。
这是我看他演的第二部片子了,第一部,我以前也推荐过的《到炮火中去》,那片子里他还有些稚嫩,到老千2,他演技明显进步许多,是块演戏的好料子。
这戏里他演的一个有天份的赌徒,开始的一个小混混,到后来的神之手,嗯,人物的成为一如他的演技,很好看。
刚才翻了一下他的资料,发现他大学是上的电影系,不错,以后偶像不干了,转成演员,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于女演员么,还可以吧,不特别,中规中矩,两个女演员,我经常分不清,好吧,我经常分不清棒国的女演员,直到后来,她们两同时出现,我才知道WHO是WHO。
刘海镇和金允石虽然是配角,但是大放异彩,棒国的配角啊,客串什么的都经常很出色。
赌片么,咱们以前看HK的赌片看多了,我以为棒国的赌片也差不离吧,也不是,可能是我不懂花牌吧,也可能是我喜欢HK的赌片,所以,我认为没啥好神奇的。
HK的赌片讲技的比较多,这片子吧,强调了老千老千,就是以老千为主,反而技为次要了。
我承认我还是喜欢看技术型的。
故事很紧凑,三观也相当正,虽然是赌片,但是一直在强调,作为一个赌徒,你想要长久的活下去那就去戒赌,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而且片中的老赌徒们个个都有残疾,没一个全乎的。
剧情蛮有悬念的,一环扣一环,一个局接一个局的,根本让人猜不到结局,不错,挺不错,。
看过很多遍,有两个细节,一是最后一手牌的那张遗失的牌去哪里了,高老师之前笑着教说要吃掉,有人说高老师死之前教了一手,但是后来应该明确表示死之前是让大吉不要报仇,所以还是看好喝啤酒的时候吐了牌,至于为什么高手在场都没发现,表示看官们逻辑性不要这么强。
第二点最后成熟女为什么要提示大吉注意胖子的眼镜,最后又不跟他们一起走,帮助大吉想来是因为这一桌人只有大吉赢了了自己才有活命的希望,最后不走可能是被拖下去之时感受到死亡,想着自己后面的日子也离不开这样的人生,大致是放弃了生活
亦敌亦友不仅体现在赌局上,连生活上也是/没有绝对的敌人与朋友话剧班的孩子们,早晨还一起练声背台词,晚上却要为竞争主角而舞台厮杀我记忆深刻老师那天说的话,不是我们选择谁,而是角色选择谁,“她”在谁身上活了她就是谁的,我们没有权力去主动放弃,我们唯有的是尽自己所能.那段时间我和那个孩子的关系很是尴尬,因为同一角色同一台词,只是不知道对方的出场方式和选取道具,大家都是掖着藏着.连对手戏的男主角也是分着时间共用,对方问起进度来不是一脸无措说快要放弃了就是傻笑掩过,私下却熬夜到凌晨2.3点那段时间觉得对方很小人,其实自己也是.我们现在关系有所缓和,因为新舞台剧我们是一对好闺蜜.扯远了这个片子有一点,我最初是看错了 不知道为什么从申美眉身上我总能闻出一股世俗味 觉得今天不跳船明天也会下海的浪荡劲也认为我们小崔早晚得被这女人害死.而当李荷妮那个露卡通内裤的女人出现时,我认为这种肉欲的爱实质更为纯粹.一个外表性感妖娆的女人却穿着少女型内裤,输钱了哭着找小崔要学打牌邀请小崔喝酒自己却没钱,直白露骨的问对方爱还是不爱这种反差萌哪个男人不中套对于后来申美眉婊子式的打扮出现在牌局上我一点都不吃惊因为这就是她啊但我不理解的是她为什么要拿钱救小崔,还让他再也不要回来找自己,我当时以为她是在耍酷装逼. 而当出卖小崔的朋友说出有个叫娜美的女人因为他被卖了时,我觉得自己对申美眉的误会好大,原来我一点都不会看女人......申美眉对小崔一开始就是有情的只是当时少女情怀情窦初开比较作逼,而后来也因为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没法再去谈恋爱,唯独默默付出也算是对当年清纯年代有个阳光男孩要娶自己的缅怀。
对了,小崔救到申美眉 然后用点燃欠款单的火一起抽烟时两人简章帅炸了!
帅的不能自已!
帅的不容置疑!
还有最后一幕申美眉没穿内裤小崔赢牌后与之披上衬衣.....我不行了我要回去重观!!!
3星,比第一部作品全面提升,格局大了不少,形成了一个韩国赌场世界观,虽说并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但继续延续了残酷的风格,视听感受还不错。
可谓是一朝赌上瘾,终生难戒掉,赌场之上无父子,从此亲哥是路人,美女多情更爱钱,害的男人赔了腰子又断手,赌中得,赌里失,烂赌一生,无所得。
片子有教育意义,看看有好处。
总体感觉有点长。
一味的快意江湖,一味的赌场情仇,太多堆在一起有点审美疲劳,而且很多的梗都是港片用剩的,比如透视眼镜,比如察言观色……不算很新的创意。
情节还是雷同于第一部,嗜赌,被人利用,倾家荡产,拜师学艺,闯荡江湖,师傅劝解还是不要赌了,早日退出江湖,才能长命百岁,可是一入赌门深似海,只能用赌解决问题,战到最后。
只是舅舅变成了侄子,对手变了,黑社会换了几张脸而已。
还有就是反复的设局,被利用,再反设局,再被利用,有时都乱到分不清。
男主去救两个合作伙伴有点站不住,感情有多深,为了两个伙伴舍身犯险,就是因为道义,男主也太耿直了。
男主用女二去激眼睛胖男那段蛮精彩的,以为是引诱失败,其实是将计就计,很不错的构思。
还有用字据点烟那段帅到爆炸,有点发哥用钱点烟的风范,赞👍男主的脸怪怪的,不是很喜欢他黑黑的眼线。
女一女二不如第一部分金惠秀。
中规中矩的赌片,不懂韩国花牌的玩法,就感受不到激动的情绪,有点懵。
将老千1的剧情一笔代过,将本部电影独立来看,剧情上也不会有什么看不懂或无法衔接的地方。
与大部分赌的电影相比,这部电影没有那么多“赌神”的潇洒形象,而更多的将赌博的残酷、尔虞我诈、人性的险恶之心展现在观众面前,只要进入赌场,再大的BOSS也会被骗入圈套,赌技再精湛的“赌神”也会被斩手,再纯洁的人也会被“熏陶”成心机BOY!
也许他们最后理想的归宿,就像光淑对她哥哥说的,回归平凡,找份工作,一年在过节时玩两次牌就好!
电影字幕翻译得有些坑,最后还是看了豆瓣上的一些评论才补上了剧情!
阿鬼永远瞧不起阿光这种二流牌手。
但正因为二流才会想出"把牌吃下去"这种下三滥的招数。
不回头的天才一定会被天赋反噬,阿鬼眼前只有神之手这座高山,却输在了被自己砍手的阿光徒弟牌下。
跟阿鬼相比阿光也许真的只是二流喽啰,但跟神之手相比阿鬼也只是个二流天才罢了。
跟第一部比稍有逊色,反转过于刻意频繁。
此外不重视女性的男人都倒了大霉。
点烟的镜头太帅。
其实他根本就没多一张牌,更不会吃什么牌。
第一,他是抽了底牌发给自己,但不是10。
第二,摸了下美娜。
明知这些都是绝顶高手,做什么动作都会被发现,所以他故意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发现”自己出千并下生死赌注。
这才是心理战!!!
名为老千,最后的千术却是用在心理战上,这才是本片的精粹。
最后大哥这样做,是了解阿鬼是不会让他们俩拿到钱后安然地花的,所以故意在阿鬼面前把钱自己抢走,这样等于赌桌上的人都没了钱。
而他自己也知道受了重伤必死,所以把一部分钱当街撒了,掩人耳目。
而留下些钱给了他俩小夫妻过日子,这个结局交待得非常有条理,赞
第一局张东植自信豪赌大胜,同时于社长提示张东植的眼镜有问题。
第二轮换牌继续打,阿鬼和男主已经看出来牌有猫腻,相当于3个男人都通过记号互相知道大家的底牌了。
此时张东植对3,阿鬼单牌,其余人不跟,按理来说张东植胜。
但是阿鬼翻牌的时候却是对4,阿鬼胜。
这让张东植和男主都吃惊,在互相知道底牌的情况下,阿鬼换牌其余人完全看不出来。
接着阿鬼主持大局,当然要把记号牌揭穿。
由于张东植甩锅牌是于社长带来的,所以于社长第一个出局。
从这里可以看出千术:阿鬼>男主>张东植>其他人因为张东植看记号牌 需要眼镜 。
而阿鬼和男主仅凭肉眼观察,只玩2小局就已经看出来猫腻。
最后一局,男主知道凭千术是赢不了阿鬼的,于是发起心理战。
男主给女主信号,由女主洗牌,男主发牌的时候抽底牌给自己,同时多发了一张。
手上的牌是一对10加一张杂牌。
值得的一提的是,这个小把戏和第一次遇见高老师的时候雷同,当时在场的小喽啰都看出来出千。
由于手法拙劣,此时还不足以让他们轻易上当。
“我要看你小子想搞什么飞机”。
接着男女主表演点烟摸内裤的假动作。
连续抛出两个诱饵成功让他们上钩, 最后一局转变为赌男女主有没有出千。
牌是喝酒的时候吃掉的
有人说男主没必要给自己多发一张,有马上被揭穿的风险。
但是如果不多发一张,张东植就不会对赌内裤有牌。
而阿鬼刚刚揭穿了一个小把戏,男主居然还敢在他面前出千,阿鬼此刻是自信心爆棚的。
只能说男主也在赌他们不会马上揭穿吧,让敌人上当是有风险的。
最后结果都知道了,这局赢的不是点数,也不是千术,而是心理,看过很多赌王港片,我认为这个结局还是处理的非常精彩。
继《老千》成为一部经典的韩国赌片后,这部《老千2》便出炉了。
但是原本第一部的主角没有出现,我相信完全是演员没档期。
这一部完全将了个新故事,是第一部主角的侄子,但是故事情节却很雷同。
初出茅庐后,刚开始春风得意,却被女人骗了。
跟了第一部里的刘海真,刘海真在第一部里只是个小跟班,这里却是个顶级高手的形象,真是和中国武侠一样,一代不如一代。
最后的赌战用的翻盘桥段也和第一部雷同。
故事里人物众多,但情节有些混乱,为了翻转而翻转,让人头晕。
其中最出彩的应该就是郭度沅扮演的反派,是个扮猪吃老虎的高手。
记住这个演员,来自于两部《铁雨》。
城市发展与现代文明的副作用与焦虑感在无形的笼罩之下终将以某种方式爆发……
3.8收尾乏力,女警的片段非常扯淡,片子从一个小时以后有些失控,但整体来说,它描绘的是欧洲高度发达后必须面对的荒凉和无以为继。欧洲片虽然颓唐,这种描绘末世的死的沉默和混乱却很少有。开头风景、性爱戏、出租车对话的拼贴非常精彩,结尾的演讲与人们删除自己暴行的混剪,让人着实感觉心里荒凉。
欧洲/难民/“为什么南斯拉夫人能进去?”/饮弹自尽的女警
从精神层面的多向度分裂。几天之内从瑞士这个弹丸之地酝酿出的风暴实为内爆的前兆,是社会规模的,综合性的,断层的,于秩序性切割的崩坍。实际上,我们无法稳定真正的纷争,而是在不断延缓的其衰减的速度而已。为何能在虚构中隐藏着真实的写意性与隐喻性,值得深思。
瑞士家园
我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SCB Jungs
3.5,我比较认可本片制作团队采取集体意识的创作模式,形式上就有约10个导演和编剧
自然景色、交配、夜間計程車。瑞士。多線敘事。難民議題,集結且逐漸變大的暴風團。集體恐慌、仇外、狂歡。不太能當災難片看,可能更像是政治寓言。十個青年導演聯合工作完成的影片,有點難想像幕後的工作方法,但結果應該是失敗的,零散而無趣。
摇摆中立的瑞士也许的未来。
其实没有说的那么糟 非常有趣的是影片把瑞士和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反转 最后南斯拉夫一家进入欧盟边境 而瑞士有钱男不能非常有讽刺意味 looting/moral degeneration/xenophobia/PTSD的女警刻画的也非常仔细 在2020年是真实上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