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悲伤的片子很多,文艺片有《海边的曼彻斯特》 ,枪战片有《神枪手2021》等等,主题都是救赎。
很多评价说这片子简单,情节没有起伏,导演手法,运镜,剪辑都一般。
嗯,相比某些成熟的片子,这部影片确实有欠缺的地方,而这欠缺是观影后的理性思维。
在观看的当下,你能感受到的是影片完整表达了一个人情绪的递进,虽然电影表现情绪总是快速的,但是,相信经历过悲伤的人能看懂。
经历过的人会看懂这片。
突发事件后,人在极度悲伤下,放弃自我,远离人群,盼望死亡,很正常。
人人都不想痛苦,但为何有人就是能感到痛苦呢?
因为他们没有逃避避,也不会回避。
大凡直面真相的人都能感受到痛苦力量。
女主人公到达山里的小木屋,安静下来,隔绝外界,等待死亡来临。
刚开始,思念导致的幻觉一直在片中闪现,死去的丈夫和孩子,曾经的爱和快乐,在你伸手想抓住时瞬间流逝,那是幻影。
痛苦不一定非要泪流满面(这里导演处理的很好),而是内心的空洞和目标的丧失,连恐惧都没有了。
但同时人的本能是什么?
是饥饿。。。
饥饿导致女主人公需要去寻找食物,而寻找食物的中,则恰好转移了悲伤和思念。
当觉得痛苦无法排遣时,也是生存没有受到考验,安全之下,人得以集中精力去感受痛苦了吧。
影片中端,印第安人的出现救了女主人公一命,同时也教会了她打猎种菜等山里救命技巧。
对一心求死的人来说,被救,反而是懊悔和生气的事情,所以女主人公除了感谢,也拒绝继续和人来往。
如果抱着宣传人性美好什么的,很可能这里的处理就是苦口婆心的劝说,最终被打动的结局吧。。。
但中年印第安人没有更多的语言,尊重女主人的选择,这,才是这片子中最核心和闪光的的地方啊。
在我看来,影片的高光不是最后的相互救赎,而是尊重对方的选择,哪怕知道对方会选择死亡。
按照一般套路,相互救赎的人最后会幸福的生活下去吧。
NO。
影片最后安排男主人公死去,到是有点意外。
但唯到此处,才明白男主人公8年前车祸导致妻子和孩子死去,那个痛是一直在他心头,从没散去,只怕比女主人公的痛苦更甚,因为这中间还包含着深深的内疚。
而癌症的出现和所谓发现迟,更多也是他一心求死的结果。
所以他才能真正明白女主公的痛苦,并尊重她的选择。
唯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相互明白。
到底谁救了谁?
或许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这影片确实很简单。
但片中情绪的体现是流畅的。
也可能平时看多了奥斯卡,漫威,什么什么大片,习惯了快速剪辑,跌宕起伏的情节。
偶尔看看这么简单的片子,挺好。
有时所谓的表现手法都是喧宾夺主,唯有让观众能沉浸地去感受,明白,才是好片吧
无法承载失去丈夫与爱子的痛,抑郁的、绝望的伊迪不再想与周遭发生任何联系,她查阅生存指南,一个人躲到山林。
他住进一个老人留下的破旧木屋里,东西都很陈旧。
山林的独自生活绝非易事,劈柴的时候斧头不光没把柴劈好,反而扎进下面的木桩里;去河边打水的时候,装水的容器一不小心就掉进水里。
糟糕的生活似乎更让人灰心了。
从城市突然闯入山林的伊迪,依然在夜晚失眠,依然在很多时刻,在山林走时,在眼镜闭上时,眼前会浮现爱人和孩子的身影。
极度悲痛的她,甚至想饮弹自尽。
但在即将抠动扳机的时候,她脑海里响起亲人对她的临别叮嘱:“不要伤害自己。
”或许是出于恐惧,或是对世间仍有留恋吧,伊迪还是选择里继续。
缺乏野外生存技能的伊迪差点在风雪天死在小木屋里,这时候他遇到了米格尔。
米格尔救了伊迪,也救赎了伊迪。
他教她打猎、种植;他哼唱八十年代的歌曲。
他希望伊迪在这里疗愈以后,仍能回归社会。
故事的末尾才知,米格尔曾经是个酗酒的混蛋,因为酒驾而导致妻儿丧命。
他于是开始做一些善事,为山里缺乏活水的人挖井,引进太阳能。
而在他心深处,一定有着很深的愧疚吧。
这就是影片《大地》的故事。
两个悲伤的灵魂互相救赎了。
整个电影有许多风景画面都很美,简直可以当旅游宣传片了。
这部电影的野外生存部分,其实跟另一部电影《在西伯利亚森林中》有些类似。
两部都是值得一看的。
我很佩服这种说走就走,一个人挑战艰难环境独自生存的勇气。
每一个人,天生对大自然会有亲近和喜爱吧。
无意间点开的片子,看完深受触动。
森林里的木屋似乎是我从小的向往,在看见影片的女主为远离人群,寻求心灵救赎的过程中;亦像是在木屋的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危机,生活在森林并非如同人类想象的如此美好。
我时常会问自己为什么梦的终点总是童年,就像我一直所向往的森林小木屋生活其实都是有具象载体———儿时在外婆家生活的木屋。
人总是要返璞归真,总是带着死去的童年记忆度过此生,记忆不断幻化成灰烬,思绪又不断塑造新的枝干,如此反复。
这便是人生。
最近生活的状态也是,半丢掉手机的状态,当看见女主把手机丢进垃圾桶时心底替她松了口气,可对于影片女主来说,失去亲人所造成的伤痛就好似一个虔诚的教徒,失去了信仰,生活的信念崩塌是很可怕的事情。
情节在发展到女主快要抵御不了寒冬时,有印第安人出现并救助了她,这个情节的设置恰好是整部影片的色彩基调转折点。
一片灰色的世界慢慢有了色彩,自然是令人敬畏的,同时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也是需要同伴去给予爱的,我不否认一个人独处时的能量是巨大的,但是当危险来临没有办法独自抵挡住的时候,有人恰好来了并伸出了援手,影片中的男女主其实是彼此救赎的关系,很开心情节没有俗套发展成爱情线,可正好是这般人类中流动的最朴实最真挚的情感蕴含的能量才是巨大的,影片的最终是女主下了山,去寻找心中牵挂着那个救济过并给予过关爱给自己的友人,下山这个行动也侧面展现了女主此刻已经从绝望中缓过神来并且心底有了牵挂,牵挂与羁绊或许是心的开始,也是支撑自己活着的勇气。
一个体面的道别,一场有仪式感的临终遗言,影片中的男女主是幸运的。
至少坦诚相待,并且见上了一面。
可真实的人生又是怎么样?
真实的人生在不断来不及告别中就这么磕磕绊绊过去,真想给你一个拥抱,可是我却做不到。
想朋友了,十分想念的。
有时候太过伤痛的记忆会被人美化、就像我在中元节前几天一直觉得朋友的离去是一个谎言,我坚定地相信对方还活着。
可不管现实如何,我都不会将她遗忘,因为遗忘一旦开始,就意味着结束。
《大地》,一部细腻温暖的自我救赎的治愈系电影,无论是壮丽的大自然风光,还是充满哲学的人生意境。
律师Edee Mathis意外失去至亲,万念俱焚,满怀悲伤,决定让自己的痕迹从社会中抹去。
咨询了网络上的求生专家后,她“消失”去了美国最人迹罕至的怀俄明州的肖松尼族国家森林。
Mathis住在木屋里,学习自己打猎、捕鱼、种植,对抗当地严寒冬天和残酷地貌,以及凶残的野兽。
但是,大自然并非如此大方地赐予,就在山穷水尽、弹尽粮绝,濒临死亡之际,她遇到了印第安人Joseph,从此,这个Edee生命中的贵人,让她开始直面内心的恶魔,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求生意志其实比想象的强烈。
电影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除了动人心魄的大自然的壮丽,还有那把Joseph喜欢坐的木椅,它就是一种象征,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心理依存互相思念的象征。
我以为电影会有一个温暖甜蜜的结尾,结果却让我潸然泪下。
人生,处处相遇,却又处处别离。
很喜欢这类的电影,因为骨子里有种孤绝的情愫。
这个世界需要孤独,只有尊重孤独,才会更加珍惜身边人。
2024年,继续我的1000部电影计划!
大家好,我是亿亿姐!
今天给大家推荐1000部电影的第12部:《大地》/《land》
很多人都有“深山老林”梦,我也不例外!
一个女人,在失去了老公和孩子后,悲伤绝望的她只身一人来到了这里,而女主所处环境就是真正的深山老林。
有人说这是一部“荒野生存”+“小森林”的片子;也有人说这是女版瓦尔登湖,景色真的很美。
这是由罗宾·怀特自导自演的一部孤独治愈系影片。
有时候,真的想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呆着,把手机扔掉,与世隔绝,自己劈柴捕鱼,种菜打猎。
有足够的食物就不出门,可以拿一张椅子放在屋子前晒太阳,喝茶,看着满山的风景,什么也不想。
女主伊迪失去亲人之后,无时无刻不在悲痛之中,她决定逃离之前的生活环境,斩断与原来世界的一切联系,独自承受失去的痛苦和绝望。
她突然”消失“了。
她去了美国人迹罕至的地带之一,怀俄明州的肖松尼族国家森林。
深山的野兽、风雪、食物的缺少差点让伊迪丢了性命。
后来是猎人米格尔救了她,还教会了她捕猎、种植蔬菜、野外生存等技能。
是米格尔带着伊迪走出了绝望,但也不只如此,同时,伊迪也救赎了米格尔。
伊迪曾经问米格尔为什么要救她,米格尔说:接受别人的帮助,某种情况下,也帮助了别人。
每天繁杂的信息,琐碎的事情种种,能静下心来看完这部电影,也是一种缘分。
很多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过去,顺其自然吧!
痛苦也是顺其自然的一种。
两个伤心的人互相治愈、互相救赎!
我对类似这样题材的影片真的拒绝不了,还有之前推荐的《在西伯利亚森林中》看完有一样的心境。
如果工作不顺心、生活不顺心,可以看看这部电影,应该会治愈你。
电影:《大地》豆瓣评分:7.7分导演:罗宾·怀特上映时间:2021年主演:罗宾·怀特、德米安·比齐尔
大自然确实很治愈。
但我老是担心主角的生存问题。
钱还有吗?
工具带够了吗?
受伤了咋么办?
这个地方虽是在山林中,但和人类世界没有脱离关系。
更好的是,还有善良的朋友过来救人、陪伴。
现实世界没有这么理想化吧。
这是一个心中的桃花源、乌托邦。
没想到主角和导演、制片,是阿甘的珍妮。
一大惊喜。
总体来说,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温情、自省、美丽的景、善良的人,生动的表演。
不愧是阿甘的珍妮。
坚强的小花。
“一直以来,我最羡慕的都是这段路上的慢行者,静止的人——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
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
换言之,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
” 人的内心,都需要自然。
巨大的失去,随之而来的疼痛,任何人都会奔溃。
女主不例外,抛却一切,回归山林,连基本的生存都顾不上考虑,只想逃避。
是个人,都无法承受的疼痛,瞬间而来的那一刻,你会,想离开吗?
我想,会的。
首先是过冬,物资不足,熊的突然袭击,暴风雪肆虐。
女主即将死亡,却被山林中的男人救治,奄奄一息。
再逐渐,时间、四季的变换,重获新生。
教她狩猎的男人迟迟未归,她背上包,一人一狗徒步在下山的路上。
跋涉,重新回到热闹的人世,他患了癌症。
最后,是告别。
这一路,都在失去,也在拥有。
回见!
影片开头艾迪坐在心理咨询室内,妹妹艾玛推荐她来看咨询师,因为咨询师有“魔力”,艾玛希望艾迪能够快点好起来,但这种催促给了艾迪很大的压力,她坦白自己来看咨询师完全是因为艾玛,而自己感到跟人相处和分享很难,因为别人根本不明白,人们他们只想让她好起来。
谁都知道艾迪很痛苦,但就是没有人懂。
有一天艾迪切断了所有与外界联系的可能,买下来大山深处的一个房子,一个人住了进去。
在路上她丢掉了手机,到了地方让搬家公司把自己的车子也开走了。
艾迪的自救艾迪带了很多的罐头食物,按照书本生硬地学习野外生存的技能,她去溪边打水把桶弄丢了,种的菜被野兽毁了,劈材劈不开……食物尚且充足的时候,这些都不紧迫,更多的时候她沉浸在自己的怀恋和痛苦里,大自然原始又安宁,完全不打扰她。
冬天来临,她的屋子受到了黑熊的造访,除了惊吓,黑熊还把她的食物糟蹋得所剩无几,没有食物,也没有任何取暖的材料,为了生存,艾迪冰天雪地里去溪边钓鱼,尝试打猎,但都没有成功。
陷入绝望的艾迪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想到艾玛,她停止了自杀,她把妹妹的名字写在墙上,提醒自己要活着。
但是荒蛮的大自然并没有善待她,风雪天艾迪再一次从外面空手而归,推门的霎那被暴风雪直接甩在了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重生就在濒临死亡的时候,一个路过的猎人,米格尔发现了她,他从山下找来了女护士救助艾迪。
温暖和食物帮助艾玛醒了过来,但是她拒绝下山医治,也拒绝告诉他们自己的身份,只说来到山里是自己的选择。
女护士觉得可疑,而米格尔却认为应该尊重她的意志,就让她留在山上,体检的采样和报告由自己来递送,并且照顾艾迪,直到她好起来。
恢复行动能力的艾迪依然拒绝与人交往,她希望米格尔不要再管自己,即使饿死,也是自己的选择。
米格尔告诉她只有没挨过饿的人才会觉得饿死是一种死法,有更好的死法。
就像《黑暗荣耀》里那句“孩子,水太冷了,我们等到春天再死吧” 善待自己一点点,哪怕是这件事上。
米格尔决定教艾迪野外生存的方法,他说等艾迪自己学会找食物了,就不再来打扰她。
冬天他们设陷阱抓猎物,春天钓鱼,夏天收集野果,秋天打猎。
不知不觉就是一年,艾迪的生存技能不断增长,餐盘变得丰富,她学习建造牢固的菜园,种植新的作物,一个人的日子也变得充实起来,米格尔不时上山与艾迪结伴而行,除了简单的交谈,还可以围着篝火一起吟唱。
懂得和尊重米格尔问艾迪在山里会不会孤独?
艾迪说“我确定我在外面比这里更孤独”,米格尔表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样。
他们轻松地相处,不询问不打探对方的过往。
有一天米格尔说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在几年前的车祸中丧生了,艾迪说“我很抱歉”,米格尔说“我也是”,艾迪听了感到奇怪,但是没有追问。
有一天米格尔来了,告诉艾迪自己要离开一段时间,把自己的狗留给艾迪帮忙照顾就离开了。
可是这一次一离开就是一年多,艾迪越来越觉得不安。
“她从来没有离开这么久”她会自言自语。
终于这份挂念驱使她决定下山找米格尔。
救赎艾迪通过当年救护过自己的女护士找到了米格尔,他已经癌症晚期。
米格尔感谢艾迪,说因为她,自己才能够优雅地死去,艾迪非常不解,因为对她来说,自己只是一味地索取,应该是她感谢米格尔才对,因为米格尔,她才觉得生活值得再过一次,自己获得了重生。
临终前,米格尔向艾迪透露了自己的秘密,当年正是自己酒后开车出了车祸,造成妻子和女儿死亡。
因为自己的过失,米格尔一直以来背负了很深的愧疚。
对艾迪来说,没有了家人活着太难了,而对米格尔来说,想到死去面对妻子和女儿更让他懊悔自责。
这两个独自痛苦的人在大山深处相遇,在相互理解和陪伴中得到了救赎。
最后米格尔优雅地飞升了天堂,艾迪拨通了艾玛的电话。
看这个片子和影评之前,大家要先对制片人和导演做些功课, 罗宾·莱特/罗宾·怀特饰 Edee (自导自演)(演技高超)等等可以安利的好评。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大地》是一部离开喧嚣世界的作品,又像是一部所谓“心灵救赎”,或者它适合抑郁症患者,看看森林看看内心期待的场景和故事。
为什么叫做“大地”,而不是别的名字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站在真正孤独者身上去思考:一个人所作所为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前提需要经历什么然后需要多少时间酝酿(内心自我挣扎),才能做出一个独断,可尝试的决定,并且放弃很多,忠于自己。
假如,你可曾有过“越不去的坎”让你产生放弃的念头,你又是经历了多少“挣扎”。
看到《大地》的宣传照我才决定付费观看,这些镜头(本身我对国家地理,星球研究所...都比较喜欢)体现的大自然,体现真正做出离开的决定,需要多少勇气(压力)。
这是自我救赎的剧情,没错。
如果有影迷像我,基本是个自我封闭又孤独的人而且还能苟活好长时间,这么长久的感受,从小到大都在沉淀,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导致,情感迸发,然后可能突然决定干点别的。
有的人不合群是因为过度活在别人的空间里,有的人则是活在自己的空间里。
但我觉得片子在最后, 罗宾·怀特饰 Edee在前往 德米安·比齐尔饰 Miguel 住所的途中,汽车上发生的情节被删除了还有 德米安·比齐尔饰 Miguel离世和老歌没有更多的展现。
这部影片类似《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肯尼斯·罗纳根执导的剧情片 》。
我是个孤独者+自律者,但我否认“孤独者患者”这样的名词,我所做的重大决定和我所经历的后悔的事情还有每天都在询问自己的内心。
只要我遵循内心,我就能付诸实践。
主动和情感切割,能让人感到安全,这确实不“饱满”,但对自我而言,可行。
只要遵循内心,在此,祝福那些仍然在犹豫中的“生活使者”可以遵循内心。
此笔记包含剧透🥚电影名字:大地开篇我是有一点懵的,因为不知道具体讲什么,但其实主题很简单。
一个丧子丧夫的女人,放弃人类社会,去到了人迹寥寥的地方独自生活。
她不想呆在有人的地方,甚至心里已经没有了求生的欲望。
中途在一次暴风雪中,在昏倒在家之时,遇到了两个印地安人经过此地,救治了她,男的还教了她生存的必备技能,而最后,男主得病死去,两个在最后彼此救赎。
内容其实很简单,但是节奏循循渐进,让人很想知道后续的发展。
特别是在看到Eddie(女主)从几乎毫无野外生存技能,到中途崩溃大哭说“This isn’t working.Nothing‘s working.”拍头大哭想自杀,真的很共情,非常能理解她寻觅此地想缓解伤痛,却在大自然的残酷之下更加难以承受的心理折磨中试图寻死...(而当时弹幕真的很刻薄,嘲笑女主没有准备好就过来,以为玩儿呢?
甚至觉得她是活该。
看到这样的弹幕也真的是很伤心愤怒,人心确实难以互相理解,但代入女主境况,是真的很为她担心和忧虑的。
) 被陌生人拯救了,心里也还是没有生存的欲望。
而在男主Joseph的陪伴下,以及教她生存的技能,她一点点在生存的各种需求中忙碌,种菜、捕猎、修补屋顶、设陷阱,她开始好好生活了。
只可惜Joseph生病了,佯装暂时离开,再也没回来,留下了他的狗陪伴她,Eddie开始面对过去的伤痛继续生活,在天空下泡澡那一刻真的是热泪盈眶,她在痛苦前变得平静,真的度过了太多的煎熬。
她开始期待Joseph会回来,并感觉到异常后,一次次背着包带着狗去找他。
也在他临死前最后时刻,彼此诉说了自己的伴侣和孩子是怎么离开人世的。
这一刻,彼此都不再需要说其他,生命之间以心灵交流,用心灵拯救了彼此。
Eddie也将当下与过去连接,不再掩埋过去。
朋友对我说: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更加明白其中的意义。
看不下去 太矫情了
循序渐进 虽无波澜起伏 但平静中亦有力量 唯有羡慕那种荒无人烟的生活
Robin很出彩,空镜很美,其他说不出了
感觉想表达的东西是好的,但是没表达好。从哪个方面都没法感动。还恶俗地加一份爱情…风景拍的不错。
罗宾阿姨确实很有味道,在电影里很美,但也仅此而已了,平庸的长片处女作。
其实还挺羡慕女主,遇到人生这么大的悲恸,还可以离群索居去疗伤,关键还能遇上一位救她于水火的男人,好可惜这位也是来疗伤的男人,最后还死了。离群索居好实现,但离开现代社会,过一种完全原始的生活,自己狩猎种菜,自己劈柴生火,几乎是不可能,电影里女主也要靠人帮助靠医生给药才挺过了生死关。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孤独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自己生存,不是在荒野就是在闹市。
#Sundance2021-59,3.5/5,就很舒服,Robin真是talented!
#生活在别处#如果只追求“形式”,离开得不到真正的离开,解脱得不到真正的解脱,唯有对过去的自己和解,重新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有了新的生活目标,才能得到真正的自我救赎。“形式”是“得道”的必然路径,否定至否定之后,活下去的意义才更明晰。
看不下去
怎么演出的这种东亚式含蓄,我快死了我不和你说因为你说不想听,我死了你也悟了然后推开世界的门。。
太左了太作了
不怎么好看。
还是喜欢西伯利亚森林多一点
‘’与其在无休止的痛苦中沉沦,不如带着悲伤负重前’‘
剧情略枯燥平
It's a very sincere film, however, the ambiguous montage, cinematography style, and the upbeat BGM combined created an aesthetic that resembles more a professional ad campaign that sells a message than a story
独处是为了认识自己,放松自己,治愈自己,然后再次融入集体中去。人到底是群居动物,孤独只会迷失在世界中。
自然风光很美 挺喜欢这个故事的
中规中矩的荒野心灵鸡汤。最吸引我的是,开头时女人连锯木头都能把自己厥过去,末尾时劈柴,一刀斧头下去,木头直直一分为二。思维简单,清晰直接,这才是隐遁的精髓。
本来对这种片抱有很大的偏爱,然而牵强附会的现代人逃离到治愈的刻意造作实在看不下去了,唯有风景可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