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非常喜欢《功夫熊猫》这个系列的电影,所以真心希望有个完美结尾。
可惜了,相比而言,第三部是最糟糕的那部,恩....但视觉效果真的很棒。
先说一个最突兀的地方,“虎妞是怎么找到熊猫村的”,如果电影中能增加一点虎妞辨识痕迹,嗅味的镜头,也能说得过去。
其次,熊猫村学功夫太快了,因为天煞来得很快。
如果电影这么稍作修改:比如虎妞在寻找熊猫村过程中还刻意抹去了自己的痕迹或者制作了迷惑天煞的痕迹,那么留给熊猫村的时间会多很多,他们学会功夫的过程也更加合理。
增加一点天煞每次吸收气后,变得更强大(哪怕把他形体变大化)的镜头,可以更好呼应后方承受不了整个熊猫村的气而过载的情况;改剧本其实非常耗费精力,所以其他点我都没有太多时间一一修改,只是觉得这一部相比前两部明显的低龄化,如果有可能的话,大举上映前真心希望导演再增加一些细节处理。
PS:这种充满了各种各样动物的电影,你会发现荤食很难表现也很不合理,比如我不禁会想,包子里面,会是什么肉馅吗?
看来是素的了。
西方哲学有三个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
不难看出,《功夫熊猫》系列做的正是这个命题作文。
记得曾看过一篇采访导演的文章,导演说在整个项目之初时,就写好了五部的大纲。
而当这第三部完成后,观众也很清楚得可以看出已经回答了两问——我是神龙大侠阿宝,也是一只熊猫,我来自和平谷,其实也来自熊猫村。
但这一部却似乎有意减少了让观众跟着浣熊和乌龟一起思考哲学问题的情节,而是在插科打诨、吵吵闹闹的欢声笑语中熊猫村的成员误打误撞习得了气功,呼唤出了神龙,救得了阿宝。
以至于这部电影的反派是三部中最弱的一个,云淡风轻的熊猫们全程都在卖萌、搞笑、耍宝,逗观众开心,甚至看完电影却觉得开头的谈学论道的严肃是那么的有气无力。
如此便大大降低了电影的内涵,缺乏深度的第三部自然水准也不及前两部。
阿宝自始至终都是如一切好莱坞励志电影(主角们大多命里注定不凡——不是上天选中的,就是被公认为独一无二的杰出)里那样,他是命中注定的神龙大侠,他要做的努力仅仅是灵犀一点的“开窍”——比如在学会吃包子不用筷子、打滚、睡懒觉后便可在千钧一发之际化险为夷,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任务,达到常人可望不可及的高度。
以这样的逻辑塑造出来的人物,自然是“成功不可复制、才华难以深究”了。
这便成了好莱坞励志电影的一个证伪之处:主角的成功往往不是努力得来的,运气其实也并不是那么重要,而命里注定的才华正是你的“主角光环”。
但实际上,无论是一部艺术电影还是一部商业电影,是要说好一个起承转合都合拍的故事,而更重要的则是隐藏在这个故事背后你想表达的思想。
思想,是电影之魂。
只有在灵魂经得起考究、皮囊也不错的情况下才可以被称作一部好电影,才可以在多年以后,哪怕新的电影技术出现,仍不会被人遗忘。
而以《功夫熊猫3》这样的价值观去让看电影的小孩子们思考什么人生哲学,其实是不合适的。
无论再精良的画面、再精良的包袱,如果方向把握得不对,也是徒劳。
当然,如果我们放低对影片的要求,只图一乐,忽略情节本身的薄弱,更多注重合家欢的性质,寻求一种减压的方式,那《功夫熊猫3》和《捉妖记》是可以媲美的,全程都高能笑点,还带那么点节操。
说到这儿,不得不说东方梦工厂专为中国市场做了中文的口型,史无前例。
影片强大的国语版配音阵容也不可小觑,给阿宝配音的黄磊自《小王子》之后配音的技艺是越发炉火纯青,第二主角成龙大哥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白百何、肖央、王大利、姜武至少不会跳戏,而杨幂、周杰伦两人的水准就让人尴尬,只能呵呵了。
总之,希望剩下的第四部与第五部可以多走心,无论是好好说“我到哪儿去”的命题也好,还是在思想上多习得东方语言也好,不只是简单地多加几只熊猫,多画几间亭台楼阁。
毕竟嘻嘻哈哈只会耍宝的熊猫是谈不上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不过是个“香蕉”熊猫罢了。
但愿几年后再一次走出电影院的时候,第一感受不是: “阿宝,你真会玩。
”
从开头看就难以看出这功夫好到了什么地步,熊猫一开始就感觉不到大侠的气场,没看过前两部,所以评语不受影响,场面上还是不错的,以中国元素为主,其中人物各种各样,以熊猫大侠为中心,只是不能理解后面所学的气功,拍的过于紧凑,过渡时间不够,其中还是有不少断处,情节不连贯,搞笑情节倒是挺多,不少可爱有趣的画面,让小孩子看还是不错的
人类社会,励志篇章颇多,少年英豪,英气勃发,常以此句自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自此踏上茫茫江湖路,闯荡拼搏,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当然,这是一种意境,一种形而上的教学,现在人类21世纪,培养孩子成才还都是靠的现代化的教育。
不过,绚烂辉煌武侠梦,仍然是每个成长中的少年心中不灭的追求,时时刻刻,蓄势待发,每个人仍然期望着成功。
那说到成功,关键一点是时势。
纵观历史,功成名就者确是有一两点过人之处,但与他成就的事业相比,并不是绝对因素,所谓的机缘巧合,他们碰到更多。
大环境之下,再有一两次机缘,成功就指日可待。
结合这部《功夫熊猫》来看,阿宝原先也不过是一只普通又平常的熊猫,鹅爸爸面条店里的学徒,有点谦虚,有点爱幻想,仰慕盖世五侠,喜欢跃跃欲试,性格平和。
如果没有后来的故事,如果没有功夫的存在,阿宝将和爸爸李山一样,就是一个活力四射、热爱嬉戏玩乐的熊猫,平日里不是吃就是睡。
可是后来时势变了,熊猫世界的灾难来了,拥有神秘力量的大反派天煞横扫神州大地,妄图残害所有功夫高手从而一统天下,建立一个没有自由,没有快乐的霸王世界。
时势要求英雄出现,时势要求救世主,神龙大侠出场的基础建立了。
相传在与世隔绝的熊猫村有着对抗天煞的力量,为了拯救苍生,正义善良的阿宝与父亲踏上了归途,而阿宝的好伙伴悍娇虎、金猴、灵蛇、螳螂则一同拖延天煞,阿宝不仅肩负着成为真正的熊猫大侠的使命,还要让村民美美等新伙伴练就新功夫,继承乌龟大师的遗志,共同抵挡天煞。
阿宝还要迎难而上,学着把那些热爱享乐、笨手笨脚的熊猫村民训练成一班所向披靡的功夫熊猫。
这一切的内因外因夹击之下,神龙大侠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这就是造就英雄的时势。
永无休止的贪念往往是邪恶的发源地,友情亲情的陪伴让我们一步步成长,爱和宽容缓解一切仇恨,爱把一切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从而铸就传奇!
从意外的幸运降落肩头,到一步步的磨练成熟,能力越来越大,而阿宝始终保持初心,始终坚持做那个有爱有包容的面条店鹅爸爸的胖儿子,快乐,善良。
这,成就了那威震天下、功夫盖世、救苦救难的神龙大侠!
这集可以说是熊猫阿宝寻找自我的历程。
途中遇到一个个让他了解自己真正是谁的“ 人”。
首先是乌龟,可以说乌龟是阿宝成长中最重要的人,阿宝所经历的一切都在乌龟的预料之中,就是他一步步引导阿宝找回自己,最终终于做回了命中注定的那只熊猫。
本集也解释了第一集中乌龟为什么会选择看起来笨笨的阿宝作为龙战士来拯救世界,正在他第一眼看到阿宝的时候,他就看到了功夫的过去和未来,看到了这个将两者合二为一的熊猫,龙战士非他不可。
阿宝也由此可开始接受命运的安排。
他为了让阿宝更好的成长,做回一只真正的熊猫,学会当熊猫的真谛,乌龟在灵界给阿宝的熊猫爸爸发送了一条“上帝的短信”,告诉他自己的儿子在哪里,并带阿宝回到熊猫村体验当熊猫的感觉。
而这时阿宝正在浣熊的要求下体验当师父的感觉,这时的他还很幼稚,尚未理解浣熊师父那句:“你就是你自己”这句话的含义,所以教的一塌糊涂。
后来阿宝遇到了熊猫爸爸,体验了当熊猫的儿子的感觉,这是跟鹅爸爸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个爸爸不但跟他长得像,连性格爱好都简直一毛一样,比如都爱好功夫,都患有熊猫哮喘综合症……除了熊猫爸爸比他一口吃的包子还要多。
“呵呵,在熊猫村里,连刚出生的小熊猫都比你吃得多!
”阿宝一听简直蒙逼了:“我说我怎么老觉得在吃的方面还有一点潜力没有开发出来。
”这句话也暗示自己生在这个环境里,难免会被环境所影响。
正当父子俩开心玩乐的时候,本集终极大反派“天煞”出现了,天煞每杀死一个会武功的人,夺走他们的“气”,就会变得更强大。
(可他却不知道欲望大了会膨胀,身体无法承受,最后就是被自己的欲望毁灭的。
)连乌龟也难逃一死,阿宝自然而然就成为那个命中注定消灭“天煞”的人。
并且只有学会气功才能打败“天煞”。
而这时熊猫爸爸为了不想失去儿子骗了他说来熊猫村可以教你学气功,(一个正常父亲对孩子自私的爱。
)阿宝去了熊猫村跟千千万万的性格各异熊猫相处真正体验了一回做熊猫的感觉。
幸福总是稍纵即逝,天煞杀死了所有武林高手,正向熊猫村赶来,身为“龙战士”的阿宝自然担起了这个责任。
为了打败天煞,阿宝培养了一个熊猫军队,这时他才明白浣熊师父那句话的真正意义,他因材施教,教会了熊猫们做最好的自己。
最终阿宝明白了“我是谁”。
我是熊猫爸爸和鹅爸爸的儿子,我是乌龟和浣熊的徒弟,我是老虎他们的好朋友,我是消灭邪恶的龙战士。
笑点就不说了,一个接着一个,画面就更不用说了,细节很棒,细腻到毛发的质感,中间不时穿插中国水墨风景画,由于所有角色的口型是汉语,在某些瞬间真觉得是国内制作的动画……
2008年,一部《功夫熊猫》以其独特魅力倾倒无数观众,借此影响力,《功夫熊猫2》的票房更以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压倒前部,巨大的市场潜力已让《功夫熊猫3》呼之欲出,《功夫熊猫》观后感。
可见当年《功夫熊猫》一炮打响,的确有其成功之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不言影片构思之妙、设计之奇,单以教育的视角来审视故事内容,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也有多处。
其实,一旦说破,这些也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道理,甚至是听得耳朵起茧的话语,只是熊猫以自己的故事再一次证实了这些寻常道理的正确性,正所谓真理都是朴素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熊猫之所以能从一个其貌不扬的门外汉精进成万人瞩目的神龙大侠,兴趣是最为根本的内驱力。
功夫是他的理想,是他在梦中都孜孜以求的东西。
他对功夫的热爱,使得他能冲破世俗的羁绊,譬如舍弃可以成为汤面店的唯一继承人在商场上弄潮逐浪的机会;使得他能够忍受别人的冷嘲热讽和捉弄;使得他能够在重重困难面前不言放弃。
也正是因为对功夫的热爱,才能让一个看似头脑愚钝的他用心参悟功夫的奥秘,当熊猫使出五溪指法制服残豹的时候,我们在诧异中对他何时学会这一神技而惊呼,但也立刻想起了学艺之初功夫大师用这一招折磨过他。
处处留心皆学问,兴趣让熊猫自觉进行“探究性学习”,潜心练功,不露痕迹,而并非全靠老师言传身教,古语即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
熊猫兴趣让熊猫时时将所见所闻联系到功夫上,当他面对空空如也的神龙秘笈百思不得其解时,爸爸的面汤秘笈一语惊醒梦中人,他立刻醍醐灌顶般顿悟:秘笈就是没有秘笈,从而完成了作为神龙大侠从心理上必须经历的蜕变,这是境界提升中的一次破茧成蝶,观后感《《功夫熊猫》观后感》。
因为兴趣而努力,因为热爱而执着,所以熊猫的成功正如龟大仙所说“世上从来没有意外”。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培养并强化自己良好的兴趣,并努力使学生从中感受快乐,由此,他们会因自己正确的爱好而自觉地挺进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力量强劲而持久,同时,老师也就可以避免在说教和命令中疲于奔命,焦头烂额。
事实上,许多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也并不是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又有哪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是缤纷美丽的?
但因种种原因,我们现实中的教育往往千人一面,思维僵化,追求单一。
这就涉及到教育思想中一个经典的做法——因材施教,也是《功夫熊猫》体现的另一人生智慧。
当残豹冲破重重防线杀奔而来,和平谷笼罩着死亡的阴影时,平常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让熊猫在短时间内成就为神龙大侠,在偶然的机缘中,功夫大师灵光一闪找到了适合熊猫的教育方式。
功夫大师发现“吃”可以让熊猫奇迹般地激活潜力,于是他就千方百计为熊猫量身定做了以“吃”为特色的训练模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最终熊猫神功练成。
龟大师和功夫大师可谓有都一双慧眼,是他们慧眼识“英雄”、教“英雄”,才成就了“英雄”,为和平谷的居民带来和平。
“不拘一格降人才”,成材的道路很多,当老师的要善于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学生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个人认为诸如“最近发展区”等提法其实也可认宗于“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高尔基说:思想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您愿意,甚至在石头缝里您会发现思想的。
那么一部让世人争相先睹为快的电影大片,带给人们的不应该仅仅是娱乐,我们要努力从中发现一些有用的东西,并积极运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整体画面制作精良,算是中美合作的典范,且笑料包袱较多,很适合贺岁观看!
但有几大毛病不可忽视:1、李山与阿宝相认理由过于牵强,李山出场本身就很突兀,父子相认更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据;2、前面还说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神秘熊猫村,但悍娇虎在无人带领下却能轻易找到神秘的熊猫村,发出求救信号;3、阿宝一开始还不能把天煞带到灵界,后面就突然将天煞带入灵界,手法过于突兀,而且用的还是太极花瓣,那花瓣还没有小门神里面做的好看;4、既然气功至少要30年才可修炼成,熊猫村民和阿宝如何瞬间就掌握了!
最后,影片把功夫虚化、神化了!
说到底还是没有完全领会中国功夫的精髓,照猫画虎而已!
综合以上,这部续集做的并没有前两部好,唯独在笑料上下足了功夫。
如果看看图个乐就无所谓了!
继《大圣归来》之后又一次进了电影院。
动机主要来自第一部建立的好感。
第一部的时候,跟媳妇儿在电影院里,听着老乌龟说了“Yesterday is a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Present.” 当时我就震惊了,能把英语讲得这么押韵,这么有西式禅意,厉害啊!
之后,又看了第二部,又看了那两季接近五十集的剧集,到最后也没看完。
套路重复化太严重了:一个巨牛逼的坏人打上门来,寻求突破的Dragon warrior果然取得了突破,打得坏人满地找牙,皆大欢喜,无疾而终。
这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候特别爱看的《六神合体》,一波波地无力感让我把剧集全删了,当泡面番都太长了。
寻思着,过了这么久,那些无力感应该退得差不多了,于是再次进了电影院,说不定又听到什么牛逼的台词呢。
画面确实不错,各种视角纷飞,各种颜色鲜嫩,各种3D立体。
然后我估计这次准备牛逼的台词大概那句当师父的心得:“我不希望把你教成我的样子,我只想把你教成你自己的样子。
”以及一番相应的思考,比如“我是谁?
”之类的。
但是我看着艳丽的画面、更高更快更强的打斗、看着他们一边寻求着答案一边与黑恶势力斗争,却出戏了,心里想着:“这种片子带小朋友来看挺不错的。
” 然后又问自己:“我为什么失去了兴趣?
难道他们在寻找的答案对我来说已经是小儿科了吗?
” 并不是,我认为自己并没有想清楚他们追求的答案,但是我已经懒得再想了。
“生命的真谛、自我的目标、我究竟是谁?
” 想清楚这些鸡汤问题对年终奖有什么帮助吗?
当这里出现了“年终奖”三个字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开始老了…… 已经不再是那个思考终极问题的乡愿型中二少年了。
然而,还有另一个中二少年在不断地出戏: 妈妈与幼年阿Po的照片旁边,放上了阿Po和两位爸爸的合影。
两位爸爸,基!
阿Po领悟了气的真谛,阿Po终于放出了龟派气功!
阿Po刚领悟龟派气功就打出了龙拳,那是超赛三的招式诶!!!
Boss的下场就跟魔人布欧那个巴比迪那个手下一个套路,龙套中的龙套诶…… 【完】
看完功夫熊猫3,想夸美术真不错,天朝外包力max,以后没准会有很多令人惊艳的国产作品诞生呢。
印象深刻的场景有,乌龟大师的桃源仙境、名为灵界其实就是带特效的张家界的灵界,等等(其实没印象了)。
片中,作为拆迁办主任的——“气”系列扭蛋收集狂魔——天煞牛先生 用两把小斧子 腰斩翡翠宫一段 看得还挺爽的,以后知道怎么豪气冲天地拆人祖宅了【贴心断句免得憋死】。
除此之外,就没啥了。
一度怀疑编剧是不是便利店里买烟随便找来的。
一个好编剧,简单的故事其实是能说出花来的,即便是说不出花,起码能做到使人信服。
然而我觉得功3的剧情既没说出花,也不能使我信服,甚至于我都没太懂它想说啥。
譬如简单地来说,我很喜欢的2,全剧大概是很想表达find your inner peace吧,一通打打打下来,我觉得自己明白了何为inner peace,也为阿宝最终GET inner peace橙色心法的结局感到顺理成章,心悦诚服。
而3也是一通打打打下来,我不仅没搞懂“气”是什么,并且为剧中——包括阿宝鸭爸爸以及连名字都没有的猪兔熊鹅等若干配角NPC——都因为“做自己”,就莫名其妙地纷纷GET了“气”的橙色心法变成堪比王某的气功大师——感到十分不服,哪有这样的!
反派冤不冤,天煞你个傻逼,叫你出门以前不更多地“做自己”,没学到气功吧,死了吧,爆炸了吧,扭蛋都白收集了吧,傻了吧你。
可是气功究竟和做自己有啥关系嘛,那么高深,编剧仿佛是在糊弄我,把我当成了——看在美术做得很好的份上,就可以原谅编剧小学没毕业作文跑题不合格的好人。
哼,我像是那么和气的人吗。
连自己都没办法搞懂的事情,想要说明白,还让观者搞懂,这基本上就是吸了大麻开始异想天开了吧,谁他么有那么多福至心灵的慧根啊,“我是谁”这种宇宙级哲学问题,在悠悠的过去使多少人想秃头都没想出个子丑寅卯,这会儿还要顾及着打打闹闹卖萌卖腐就想说圆了,野心也太大了,真是强行装逼失败的案例。
不过话又说回来吧,美术真好,我还是原谅他吧!
PS,影片最后,各种猪兔熊鹅老百姓一起全民健身练气功那段,不知道诸位觉得如何,我看着就跟广场健身文化宣传片似的,无比出戏,不过也没关系了,反正都是剧终了也该出戏了,感谢编剧末了还不忘贴心送我等一程。。
<图片1><图片2>
关于教育的问题,描述成长的故事。很喜欢这样的独立电影,清新,文艺,缓慢的节奏,思考着人生的种种,成长中的青春总是面临着种种的惆怅。好吧,生活就像一团乱麻,我们都得尽力。
这算不算美国的一种青少年类型片
8.0 Olivia Crocicchia
每部励志片中总需要一枚胖纸。
男生心里的那只大毛怪还是在心里比较好,这样具体形象化成一个胖子还是不太合适吧。3
在叛逆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遇上的是什么样的人。
我完全看不明白,是讲这个胖小子人心善良抵制住了诱惑所以就长大成人了的故事吗?可他真的该减肥啊,那么胖就不只是健康问题了,那是个人意志的问题了。
米国文艺片什么实在扛不牢
没放盐 @2012-01-07 22:46:18
这部电影对我的点是看完之后比较released
小胖子的青春期,美式青春。
太温暖感人了!这就是道义的力量!人性的力量!文明的力量,人的力量,这,也是一个先进些的人类文明的力量。开始的郁闷,后来的晨光初显。。在片中人物的相互交流和关系处理,片外导演的掌控和讲述,都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文明体现的魅力和力量。
典型独立小片,镜头对准缺乏关怀的怪咖少年,他们本不怪异,只是在别人眼中他们是怪异的,献给千千万万如泰瑞一样不受到理解的孩子。
这电影让我脑子里不停闪现出那个令我作呕的道貌岸然的高中班主任...很不爽
我居然看了这么文艺的一部小众片...
假装你只为他人考虑而忽略自己是没有用的
泰瑞是个好孩子,一直很平静,很不错的小成本电影。
我觉得是个很美好的青春片儿啊,为啥这么低的评分。
永远都是最平淡的意想不到的但又能微微触动心灵的小事情 小感动 小微笑 永远都爱简略的不加修饰的小调调主题曲。
片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