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注意到这部戏是无意中看到香港娱乐节目里做的报道,简直要被那些金光闪闪满头挂饰亮瞎眼,太夸张了!
每个人一出场就像一颗移动的元宝树,看后并没有觉得富丽堂皇贵气逼人,只觉得俗就一个字(捂眼),让人深深为那些女演员们的颈椎担忧,也不知道一场戏拍下来有多少人会得了颈椎病。。。。
吐了个槽(不喜勿看)佘诗曼是我挺喜欢的一个香港演员,但是在这部戏里再也感觉不到她以往的那种灵气了,时间真不留情。
还有能再说一遍别再叫陈豪担男主了么?
真不觉的他帅在哪里啊,要颜没有颜要演技没有演技,确定不是来拉低这部戏的颜值的么?
钟嘉欣港姐美女一个是不错,美女确实是美,但是她的古装扮相真心不合适啊,没有古代美人的感觉,现代感太强。
马国明。。。
你以后还是不要再接古装剧了,别自黑啊孩子。。。
相反剧里的几个老戏骨真心不错,李香琴、关菊英、李国麟、韩马利这些老演员虽然总是做配,但是真心出彩,演什么像什么不过这部戏总归是喜剧,看完得个乐子,嘻嘻哈哈笑过了,神经放松了也不错。
一部原本只需要一对小生花旦的古装喜剧硬是装进了三对,导致那么没有笑点的喜剧硬是拍了32集,显然,TVB的人海战术也起到了效果,报道说这是2010年平均收视率最高的剧集。
可是在我这个90年代就开始喜欢TVB的人看来,人海战术的背后是目前TVB人员青黄不接的尴尬。
古装喜剧相比其他类型剧集来比较好演,也颇能赢得观众缘,但是要演得既有笑点又能讨喜也不容易。
以前TVB古装喜剧多位20集左右容量,内容紧凑、笑点均衡,采用一对男女主角+一对男女配角再加上TVB功力深厚的老演员作为搭配。
《公主嫁到》32集的容量显然是为了平衡剧中三对男女主角的戏份,佘诗曼和陈豪自然是一哥一姐的地位。
陈豪在《珠光宝气》中的表现已经说明他的气场比该剧其他几位主角弱了不少,在《飞女正传》中更是成了蔡少芬的陪衬,幸好他演喜剧人物还能撑撑场面,也颇有观众缘,但是无论形神方面与欧阳震华相比差了不少。
阿佘这两年也演了不少喜剧,始终未能发挥80%的功力,这与人物本身的可塑性有关,个人认为还是时装正剧适合她,她和陈豪搭配也算旗鼓相当,只是比当年的欧阳震华+关咏荷、郭晋安+宣萱及其他一干组合差了一个档次。
钟嘉欣、陈法拉、马国明、黄浩然是TVB目前力捧的几人,可惜编剧越是要给他们机会发挥,越是凸显他们难当大任。
只能说陈法拉和马国明作为主要男女配角表现80分,马国明虽然很努力,但是在一些悲伤的戏份中演起来还是很假。
钟嘉欣,一直被力捧,一直捧不上去,本剧中成了彻彻底底的花痴。
黄浩然,整个表演只能用“雷”来形容,哪场戏不是脸红脖子粗?
好可怕……阮兆祥、韩马利等都是些好的笑点,可惜这些绿叶都淹没在了人海之中……对比之前播出的《施公奇案2》,虽然欧阳震华与宣萱均已年华老去,但是他们的深厚功力加上陈山聪和唐宁这一对的配合相得益彰,把原本普普通通的喜剧变得精彩。
香港即将开放公共电视台牌照,TVB一家独大的日子将走到尽头,也许,将来我们在其他电视台会看到当年一干小生花旦重聚的盛景!
与“盛大辉煌诡异奇妙奢侈陌生乱七八糟……”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相比,几乎在同一时间段播放的TVB电视剧《公主嫁到》,显得“低调平凡常规平淡简单熟悉通俗易懂……”,就是这样的一部电视剧,在大陆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却仍然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喜爱,每天耗在网上期盼着第二天的新剧集。
如同任何一部TVB电视剧,作为《宫心计》续集的《公主嫁到》没有摆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老套模式,只要看了第一集,也就都知道了结果。
可是,又如同任何一部TVB电视剧一样,创作者不得不寻找到独家秘方,以在老套模式下能够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
在这部电视剧里,除了搞笑、大牌演员、《宫心计》后续等因素外,这部电视剧在“外包”上增加了“金句”(民谚),对白上采用了“串口辙”,说一句戏曲的行话,打着板儿念白。
这种形式使得电视剧很有传统戏曲的感觉。
对,就是戏曲的这种样式,夸张的融入到了电视剧里,才让人们觉得有意思。
其实,不仅是对话,包括演员的举手投足都带有那种戏曲范儿。
虽然这种“戏曲范儿”搞得不伦不类,模仿痕迹严重,但对于观众来说,这不是粗糙,而是导演的有意而为——或者说不伦不类到一种纯粹的境界,那是一门学问。
不过这的确让我不得不想起了新版《红楼梦》。
网友对“新红楼”最大的诟病之一便是演员的对白、动作毫无古典美感,虽然也说着是曹、高二人的原文,手上也摆弄个兰花指,可是那口气、举止——把纯粹搞到不伦不类的一种境界,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尽管伟大的李少红导演跨越本行对同为女性的记者高声斥责,尽管一些熟读红楼万遍的红学家们扯着脖子高喊“新红楼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但这并不能抹杀“无知”观众对“新红楼”的各种翻新版嘲讽。
毕竟电视剧看的不光是情节,否则就直接看小说了——你那严肃创作的主观理想得到了一个庸俗搞笑的客观结果,说明什么呢?
最简单的就是,你可能读懂了红楼梦,但你肯定没明白中国传统文化。
说到传统文化,我们再回来说这个轻松的《公主嫁到》吧。
最近这几年,家庭伦理剧在TVB的电视剧比例中有攀升之势,围绕的价值理念也全部都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归纳起来无非“和合”二字:父严母慈、母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弟同心——小家庭体现社会大背景。
这部电视剧其实也是这样,金家一家和睦,亲情至上,即便刁蛮的公主,最终也被亲情所融化,成为贤良淑德的儿媳妇。
这当然不是现实主义的,更不是女性主义的。
因为在女性主义者眼里,至少像金家的掌家丁来喜,一个妾室,应该是反抗的,而不应该是顺从的,贤良的,这不仅有违于“人性”,更有违于民主自由、妇女解放等精神。
但这的确是符合老百姓的口味的,符合老百姓梦想的,最根本的他符合了传统中国人的伦理纲常,这是不能小窥,甚至擅越的,这是中国文化根本之所在,即便这其中必然有一些落后的,甚至腐朽的——不过,您放心,老百姓不会因为这样的电视剧就去找一个贤良淑德的“二奶”,除了痴傻呆捏,没有人把这种电视剧真的与现实挂钩的。
不管这部电视剧的创作者自身是接受什么文化的,但是他们的确知道和尊重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
即便他们的作品只是一部商业片,但是它的人文价值、审美取向、叙事模式都是向着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精神所靠拢的,是尊重观众的。
在这个电视剧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家之主的婆婆的慈祥,可以看到满是富贵金色的装潢,可以看到通堂亮的戏曲灯光处理,可以看到最朴素的剪辑方式……这些丝毫不减弱人们对这部电视剧的喜爱,这些也都符合着甚至于迎合着观众们所固有的观赏习惯。
由此,不得不再次提到新版《红楼梦》。
虽然创作者号称是忠于原著的,但是它的叙事、影像语言、审美取向都背离了传统文化精神,传统伦理观念和传统审美价值。
举个最简答的例子,那就是贾母的形象。
或许新红楼的贾母最符合曹雪芹心中的贾母,但肯定不符合老百姓心目中的——虽然贾母是封建家庭的掌权者,但也绝对不是面带凶煞的恶婆婆形象,其中的尺寸,才是体现导演功力的。
还有色调和影调,很多人对贾府的评价是阴森恐怖,这种冷色调、暗影调的处理,是否符合人们对贾府的认知?
还有那种辉煌如皇宫的气派、那种“升格”的剪辑处理……我不相信曹雪芹会认为这部电视剧忠实的符合了原著,毕竟曹雪芹也是中国人。
突破传统并不意味着背离传统,尽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红楼梦,但是这个“红楼梦”首先是有一个调子的,是有一个集体无意识的,你做的是大众传媒,而不是试验电影,靠着电视台找“专家”给自己长脸,靠着脾气大斥责记者,靠着同组演员互相吹捧,以此来掩饰网络上广大人民群众对这部电视剧的恶评,这不是一个艺术创作者应该有的气质,何况也不能说明这部电视剧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低劣品。
《公主嫁到》也算是TVB大投资的主打电视剧了,但是比起新版《红楼梦》,投资差得太多,的确,从画面的精良度、编剧本身的水准来说,都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可是它上映首周的收视率就已经高达33%,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钱和技术水准都不是问题。
请广大的伟大的内地“艺术家们”,特别是导演“艺术家们”记住这一点,现如今不是你教育观众,而是观众教育你;不是你强迫观众看,而是观众选择你看——这年头,没读过书的都能拍DV,号称导演的比卖破烂儿的都多(丝毫没有歧视废品收购者的意思)——导演,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看TVB的港剧大的本地广东佛山人,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清楚关于2020年的港剧到底有什么不好看,反正是渐渐地不怎么喜欢看了吧,如果不是老妈子总是抱着电视要看TVB,我肯定会选择看其他频道。
从2017到2020,对港剧都处于一个挺失望的水平,尤其是古装港剧,我不喜欢像其他人一样吐槽TVB的场景,衣着和饰品,也不想吹鼓谁谁谁的演技,我只想说:真他妈够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三观未建立好,看着港剧,觉得他们的衣服都很潮,而且都是看里面的帅哥美女,至于里面的情感,艺术啊啥的,我其实一点都看不懂,那时候的我根本就有欣赏那方面的能力,甚至有很多的都市剧我根本就不想看,因为实在是太无聊,只要主角是我认为不帅的,不漂亮的,我都是安心吃自己的饭,至于电视里面播的是什么,我完全看不下去。
最近啊佘拍了很多大陆戏,我又开始关注她,对于不喜欢看动作片,不喜欢枪战,不喜欢猜谁做卧底的我来说,tvb剧吸引力不断下滑,我一直以为这就是我和港剧分道扬镳的原因。
和身边的本地朋友吐槽起这件事,他们怼我说:“公主嫁到好看啊,古装,搞笑,杨善,皇室剧。
”对这部剧确实没啥印象,我记得我好像看了几集我就没看下去了,可我忘记了我为什么没有看下去啊。
首先tvb的戏,我从小看到大,自然不会嫌弃什么服装头饰布景的,到底是为什么呢?
再刷我看了第一集超级搞笑,我依然满脑子疑问,为什么当时没看下去呢?
直到第六集,我终于记起了……——因为我讨厌金家的人,我还记得当时我这么一说,无论男女都炮轰我:“三观不正啊你,别人在扬善,你说别人是恶人,你三观不正!
”我一气之下弃剧而逃。
说说我觉得金家的人是恶人的原因吧:1.剧情的主线是,昭阳公主不想嫁番邦,就出了个下策,嫁了个弱鸡金多禄,而金家之所以派二公子金多禄迎娶人人怕娶的昭阳公主,就是因为三兄弟的把“柑”山误认为是金山来买,导致财务出现严重赤字险些门店不保,面临执粒收场,一个不小心甚至会家道中落,为了化危机,只能找人来迎娶刁蛮公主。
一开始就说昭阳和金多禄两人非常讨厌对方,但是由于昭阳无其他人可选,迫于无奈,她只可以找这个所谓的金多禄来帮自己摆脱眼前燃眉之急。
结果嫁了过去以后呢,金家生意好了,危机度过了,金家人就开始作了。
明明《天下第一金》是皇上看着公主的面给的,他们金家的人卖金还是靠公主的威名,但是二娘却认为是金多禄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换来了家里的盛景,这里我看着有点奇怪,但是我还是接受过去了,行吧,攀龙附凤你说是苦差,你叫那些饭都吃不起的人怎么办?
2.公主这个人设吧,也怪怪的,她说皇上是和她的娘亲先有了她,先把她抛在天平村,后面到她六岁才接到宫中,在宫中她混了到嫁龄,但是对于寻常老百姓那些装穷骗钱的伎俩却一点都不明白。
六岁前,你都有过苦日子啊,你肯定也知道有些人就是特别坏,特别把钱当回事,结果她却一定经验都没有还派金?!
wtf?
你说你是公主日子过多了吧,穷不记得了,那你也想想你在宫中混了这么久难道就一点城府都没学会?
虽然我也觉得算了不是什么大事,还想着可能编剧希望她这个角色能可爱一点。
3.关于金多寿,在中秋吃饭吧,公主的性格直来直去,但是她算是善解人意吧,道出了金多寿不想去做什么大将军,但是金家的人一股脑热,还以为别人很想做,而她的亲娘,二娘倒是清清楚楚,儿子什么少林学艺,多少分是因为自己那股一定要报恩的劲逼出来的,公主虽然说是太过直言,说了心里面的那句,结果那个金多禄一阵炮轰?!
wtf?!
你这个上门驸马,真是理直气壮哦,牛逼牛逼,如果真的是公主(不是编剧编的),恭喜你兄弟,你的晚上的下场大概和大驸马一样。
我也姑且当公主善良作罢。
没想过会有后续:金多寿原来根本就没有去少林拜师学成归来,连所谓闯过少林十八铜人才能留下的青龙白虎标记都是假的(自己画上去的),wtf?!
然后别人听说他的“假威名”,看在他还是公主那边的人的份上(明显是啦,不然肯定不会连上门示范一下武功都不用就能受到邀请),邀请他去折冲府,他一脸心虚,但是金家那堆人还恭喜他,这明显是欺诈朝廷啊,他继续死撑。
于是公主揭穿他,她说他连近身侍女司徒银屏都打不过,一定不是什么少林弟子,招数乱,套路差,去了只会丢架,怎知多寿玩意还无耻死撑,还脸皮厚地接受和银屏之间的比武,被打趴了,还说什么因为分心,臭不要脸,还耍赖装伤,为了避开去验武,请太医去医治的时候还无耻装心灵受创,最后硬撑到无法再硬撑的地步,自己破功出了事实。
而金家的人呢?
没有搞清楚公主和银屏所说的事,盲目的信任多寿,不分是非黑白,还用恶心的言语来诅咒银屏,难道这就是所谓一家人的爱,简直就是恶心人?
有病吧?
下面那件事(第4点)还说什么做人要和善,你们家真是蜜汁双标,越看越气,无语。
还是忍下去了。
这事充分说明了他们家对公主的不信任,盲目地相信自己家人,还不要脸,说话恶毒,诅咒人的话一套一套的,恶心人。
4.第二个令人恶心的事是关于大嫂小玉,这个女人我看着就觉得很可恨。
她娘家有问题,被银屏看到她和男人在大街上苟且,但是呢!?
好像是一副我穷我有理的嘴脸,哦我很可怜,然后金家的人还怪罪是公主无情揭穿小玉,没有顾及她的感受?
wtf?!
你家有问题,难道就是凭借你没看到,不清楚,蒙混过去度过时日的吗?
她瞒得了一时,难道可以瞒一辈子?!
所谓的善良之家是这样解决问题的?
瞎!
后面的故事发展也道出了,这位小玉不仅接济大哥,还变卖家财,贴补外家,卖什么牡丹花瓶啊,什么御赐人参啊,这么可恶的一出家贼难防的戏码,居然有这样的后续:金家这门所谓“善良之家”被蒙在鼓里多时,大哥居然替她隐瞒,而且连一点都不去了解她用钱来帮顾亲戚是否存在,万一有赌瘾的是她呢?
盲目的帮助,帮到无法再掩盖事实的时候,事情被昭阳揭穿,并败露了以后,这个大嫂哭哭啼啼的,就跑走了,整个金家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公主的身上了,这是有病吧,我猜如果当年林黛玉是投靠在你们金家,早就过上了好日子,不会眼泪流干而死了吧。
哭就有理由了?
做错事不用管了?
不用接受惩罚了?
金家人因为这件事排着队骂公主,连老太都来骂了,真是一个眼瞎之家,陈浩扮演的金多禄,全程一脸理直气壮,害得我越看越想把陈浩这张脸撕碎!!
靓女?!
虽然你有点老,但不代表你老你就对,公主说的明明都是有理的,你老花多少度才会觉得是昭阳害你们家不成家?!
反而!
如果没有了昭阳公主,你们确实会家不成家,你们早就财散人安乐了,清醒点老太,你凭什么这么硬气,如果没有公主说出来,你们家的矛盾会自动消失吗?
屁,只会永远存在,单靠着你们家三个傻瓜福禄寿,不会有好日子过,大媳妇掏空家里的古董,大儿子庸才一个,无能继承家业还爱嫉妒,二儿子身弱无能,不学无术,指望他赚钱是不可能的,三儿子欺瞒众人还脸皮死厚,死要面子爱隐瞒,加上三个傻蛋买了“柑”山在先,如果没有公主,你们家道中落了N世纪了吧?!
哈?
还敲了她一脑门,牛逼啊,倚老卖老啊。
对的,就是这里,我就是看了这里,我弃剧而逃,有病吧你。
评价三分给啊佘,谢谢!
跟剧本没关系。
如果一个家表面上和和气气,实际上,欺上瞒下,矛盾对于这个家来说,根本就不是不存在,难道都几十岁人了还来学人掩耳盗铃吗?
你说的没错,做人要和善,要融洽,但是当我们遇到某些问题,不是和善就可以解决的话,我们必须要提出,到底你好声好气地说,和你直接把它说出来,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吗?
明明家里本就是存在矛盾,难道还需这样“伪和”吗?
难道你这不叫“伪善”吗?
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其实和治国有点相似,但是按你们这种套路来说,魏征等那些说话不好听的臣子,你不咋信任的臣子,忠言逆耳的臣子,你全部都凌迟处死算了,他们若是被你这个皇帝每天吐槽做人要和善,做人要和善,我们都是一个国家的人,你这个不对,然后都撤职了,那你天下就太平了么?
问题只会无情地欲盖弥彰,贻笑大方。
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说话好听,而且不道出事实的真相,每个人相敬如宾,你夸我我夸你,表面很和睦实际上烂成怎么样了都不知道,这个家就风调雨顺了吗?
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法,如果你是明白事理的人,你是个聪明人,你要怎么捅破这样的“伪和”?
作为一个新妇入门,公主发现不对劲,丈夫不信任她,家人因身份惧她三分,你就一句:我们自己家里的事自己解决,容你插手?
那你倒是解决啊!
难道家中有人做错事,哭便了事,有人欺瞒,因为他是男儿,要给他留面三分就不用处置了吗?
如果要处置?
有问题不解决,任其发展,那就是自欺欺人,难道下场不会更严重吗,然后你又想再找个儿子,娶个公主弥补自己作死后的结果吗?
人间真的有那么愉快美好的事多次发生吗?
要是真的公主,她早就赐死你了,听完老太的说话,我只想竖中指,谢谢!
来个总结:TVB剧有个很严重的特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可能也只有我一个人发现吧,就是直男癌,每个剧本基本上都是直男得要死,他们都在灌输一种观念:1.在tvb剧里面,再厉害的女人,如果无男人能敌,基本上都是没有好下场,除非归顺一个男人,或者有个更厉害的男人征服了她。
2.男人喜欢拿女人开玩笑很多现代剧场景可以看得到,这个不多解释,理直气壮,不尊重别人还觉得自己有理,觉得自己风趣幽默,喷嘴而出垃圾话时,还异常自信,把自己当成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读书人一般发表言论,真是令人无语,这已经广泛出现在我们这里的男人身上……3.奇怪的剧情A:A女和B女抢男友,A女胜利,B女什么事都没有出现在婚礼祝福他,并迅速找到下一个对象,奇怪得很,都是在A女婚礼遇到的,好像是说,你不原谅前任的拖拖拉拉,拖泥带水,耽误你的青春,不去参加他的婚礼,这么“小气”的话,你就连在他婚礼里捡到下一任的机会都没有,不是直男谁能写得出来?!
4.奇怪的剧情B:男人在爱情当中拖泥带水,拖拖拉拉,不肯结束,选不出自己最爱的是哪一个女人,那是仁义道德的表现,说明了这个男人心疼和自己在一起过的女人,清奇的思路,而不是耽误两位小姐姐的青春,非但没有受炮轰,还是好男人的代表,而两个傻女人,无论他选哪一个,都会原谅他,不能怪他!
他还一定能得到幸福,直男爽文实锤。
4.奇怪的剧情C:千金女下嫁出监狱没多久的更生冲动型直男,结局完美,男的还倍有面子的样子哈,不用给面子老婆,老婆还体贴他的情绪;换过来,穷女嫁有钱男,必定要写她受男方家里各种排斥,刁难,日子巨不好过,老公还大部分死妈宝,他们不懂处理家庭关系,而且还怪女方不懂体谅自己情绪,一个不小心就爱写成分手收场,完美不?!
直男逻辑实锤。
5.奇怪的剧情C:这里有个特别恶心人的逻辑,基本上那些什么金融才俊,商业大亨的儿子,某店老板等等条件更好的,更靓仔的男人,穿着打扮都很正很赞的男人,基本上,清一色都是坏人,在剧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被安排做你意想不到的坏事陷害来女主,等条件差的男在危机关头英雄救美,唉,屌丝直男爽文无疑。
6.坏人一定下场不好,每个剧,一定要分好人坏人,这本身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最令人无语的是,坏人一定要没有好下场这里我真的不敢苟同,坏人如果受到了惩罚,难道就一定要一个标签贴到死吗?
每个戏都是,坏人要坐牢,要破产,要众叛亲离,坏人做的任何事都是坏的,清一色坏事,要……无语……哦清一色坏事这个吧,近来有所改善,但是坏人一定没有好下场这个真的铁剧情,不改。
直男癌写的剧本,谢谢!
潜移默化之下,思想都扭曲了,翻过去看港剧,我才明白为什么我有一个热爱港剧的好朋友,她高中的时候能做出这样的事:她爱上了一个不怎么喜欢她的男友,主动上门去他家帮他妈妈煮饭洗衣,你没听错,她那时候才高中哦!
然后那个男友呢,却和其他同学暧昧不清,人尽皆知,但是那个女的还是不放弃哦,和他妹妹搞好关系哦,搞什么情报分享的哦。
最后逼到那个男友都骂她说:臭不要脸死臭鸡别缠着我。
但是这个朋友很牛逼,她并不觉得他不爱她,做到了完全死不要脸赔到底,继续缠了他整个大学,后面还结婚了,结婚了还有了孩子以为婚姻很幸福哦,结果那男的,家庭责任感巨差,还出轨被实锤,但是我的那个好朋友却还不肯离婚哦,她真正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我只想和这个男人结婚生孩子,管他本人是什么想法,都去死,哪怕没有爱情,我就是看上他,牛逼吧,看看广东省的离婚率,不错不错,我懂。
一部电视剧好看与否,确实首先要看编剧做得怎样。
近年来tvb比较好看的几部大戏,无一例外都是剧情方面难以找出可憎之处。
《公主嫁到》最大的败笔就是把金家的一干人等写得如此没肝没肺,上至七老八十的祖母,下至三个孙子,都是得了好处就忘本。
最初和皇帝家结成亲家,虽说是相互利用,但昭阳公主哪点对不住金家了?
(除了一开始让他们一家大小早起请安等等)金家人过河拆桥,实在可恶!
这部戏让许多原本讨厌佘诗曼的人开始发觉她还挺可爱,而陈法拉演技也没那么坏,至于钟嘉欣呢?
她确实适合演这类憨憨的角色,或者这就是本色演出么?
陈豪,一开始还有让人感动的时候,他让三弟脸上长痘,自己去皇宫做那短命的驸马;随后就越来越让人讨厌。
好幼稚 ,粗制滥造的编剧和演技,就靠服装吸引眼球糟糕透顶看得感觉把观众当猴耍似的============================================================================
这部港剧实在是好看!
童年记忆啊。
咪咕视频上可以看。
我很喜欢开局这个剪纸画面,那个时候就已经这么有创意了吗!
刘三好终于和皇帝在一起了哈哈哈。
皇上终于和三好喜结良缘,只在宫心计结尾撒了糖。
剧情紧凑,几位公主也承包了很多包袱很多笑点,昭阳公主真的很可爱啊。
贵妃真的很严格
金家精神:笑也要做人 哭也要做人
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很搞笑的视频,点开看过之后真的是哈哈哈大笑,“阿史那莎苾”这名字取得真是太绝了,也让我从新看了一遍《公主嫁到》。
当时还真没想那么多,现在看到这里真是搞笑极啦,先见之明啊。
哈哈对于这部剧,有一点还是认同的,其实金家虽然有金家精神,但是确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没有公主出现迟早会面临这个局面,而公主的出现只不过是一个契机,同样的公主也确实在皇宫长大,天天写着劝世之言,还那么刁蛮任性,举止高傲,嫁到金家也算是互补了,公主学到了尊重他人,有爱心,金家也因为公主到来早点解开心结就少些伤害。
马国明饰演的丁有维真的很抢眼哦,蛮喜欢他的。
对于台词有地地方和三句半似的不接受,还有大结局真是是太太太太太太圆满了,个个能生还挺着大肚子,哈哈,从新刷一遍还是蛮好的。
《醉打金枝》的剧情+《宫心计》的华丽外衣+《溏心风暴》的家庭亲情卖点+《金牌冰人》等的若干桥段=《公主嫁到》,但陈豪+佘诗曼〈欧阳震华+关咏荷,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前者只是物理组合,后者则会产生化学效应,很想念当年的“死胖子和荷姐”;《宫心计》的华丽包装还没看完该剧就有了审美疲劳,为何要在《公主嫁到》中再刺激我们眼球一把,其实港剧当年的场景及服务虽然没有大陆那么铺张及繁重,但那种清新的感觉和审美的趣味仍相当有特色,为何要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呢,唉,在这些方面港剧是远没有大陆的优势的;《溏心风暴》的大卖似乎让TVB看到了家庭亲情剧的市场空间,索性在《公主嫁到》中再大打一次亲情牌,但那非常造作的鼓掌动作以及所谓的金家精神,除了让人无奈再无奈烦躁再烦躁外,不禁感叹难道编剧们真的已江郎才尽了吗,即使冷饭回锅也请加些佐料;PS:似乎近年港剧已迷恋上了喊口号似的台词和剧情,前有《宫心计》中刘三好的絮絮叨叨,现有《公主嫁到》中喋喋不休的金家精神,当年港剧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又到哪去了呢?
可能是因为关心才会挑剔,是为一评。
最喜欢米仁慈,贪心又贪生怕死,家财万贯却抠得不行😂我觉得她好可爱!
我还喜欢司徒银屏😂为了公主舍生忘死,金家有点喜欢不起来,总觉得金多禄好浮夸。
如今的TVB真的落没了,从小看到大,现在已经没有小时候守着珠江卫视的感觉了。
因为TVB我还学会了粤语😂以前的女演员都跟仙女似的,演技也杠杠的。
男演员也都好帅,现在是啥样的都有。
可以去SHI。
说教死了,难看死了
看了几集
挺喜欢TVB这种风格的轻喜剧,笑中有泪有感悟,演的很到位!喜欢没个角色
无爱
真的一般,虽然不知道为何都是30好几的人,但是服装、佩饰、皮肤都那么好。就是剧情白烂。太容易被牵着鼻子走。@Home
这剧情也是太要命了!我坚持不下去了……
前面还行,后面就是一部传统的港剧
我只想说到底我的笔记本什么时候才能拿去修?我实在受不了了.....
我看最后一集带发现亮点,伪装成大唐商人,欲刺杀皇帝,却被人揭发,还被皇帝布局捉拿的突厥王子本名——阿史那沙苾。。。我擦,听到突厥王子说出自己本名的一瞬间,我整个人都抽掉了好么。。。编剧大人您是有多恨突厥人啊,给人家起个名字叫“我是那傻逼”,你也太狠了吧。。。
我跟我妈一致得出的结论:一家二百五,聒噪婆妈又愚蠢
不错啊很欢乐
tvb渐渐式微,以前让我如痴如醉的古装剧现在已经变成了鸡肋,还是熟悉的面孔,情节却了无新意,所谓的悬念和高潮更像是为演而演,我对古装tvb的深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演员都不错,只是剧情弱爆了,仅仅为了听粤语而已。
TVB越来越穷了本来看的时候还想着给三星的,可以这结局太恶心,都不知道计划生育的,一群母猪,太可怕了。再减一颗星。
为什么要出这么假的剧情!!!精致和华美不止要在服装上啊大哥!大吐血大失望
无语。。。
都知道港剧弱智,问题是爷就爱这个神经兮兮的调调
我就不明白了如此烂片的收视率怎么会这么高.师奶的智商我十分怀疑.
金家精神,佛口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