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文笔一直不好,所以都是在豆瓣默默的标注自己看过的电影,浏览大家的影评,或感动,或唏嘘,或恍然大悟。
但现在,我却怀着一种异于以往的心情,突然抑制不住,宣泄出一片内心独白。
老实说,第一次被一个喜剧片差点催出泪来,可能对现在的我来说,这不单单是一部喜剧片吧。
连上两天夜班,昨天醒了以后上线和老妈聊天,吵架。
晚上和女朋友聊天,也弄得不欢而散。
一直到打开电视之前,还在抱怨他们不能体谅自己,这么有控制欲,这么擅自的替我安排生活,不顾及我自己。
“你表姐到你那去了,明天陪她出去逛逛”“啊,和你朋友多出去走走,别光憋屈在宿舍里”“哇,我给我空间换密码了,快点猜啊,15个字母,是首英文歌啊”“再多聊会天,就一会”哎,现在都忘了当时是怎么粗暴的回绝了,就像手里有那个遥控器一样。
就是带着这种心情看这个电影,看完后,眼睛湿润。
因为,我仿佛看见自己,躺在那些亲切而陌生的人中间。
我们到底为了什么,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
不知道和我一起背负着工作压力的人们,是不是也一样,为了物质,抛弃了精神。
一次次,以工作,黯淡了母亲殷切的眼神,一次次,以疲惫,冷落了整个家庭。
我不知道失去了什么,但得到的只是烦躁,麻木,和头昏脑胀。
我总说,等……以后,我天天陪你们,说到后来,连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不是一句谎言。
也许等我拼垮了身体,拼散了爱情,拼掉了家庭以后,蓦然回首,一切形同陌路。
我知道你们一直是我的港湾,只不过我一直执拗的不愿停泊,想一个孩子一样,总想证明什么。
但是现在我真的很想说:我爱你们,你们才是我的一切。
我是在喜剧片的类型里找到的,可是他应该算文艺片和家庭片。
在看他醒过之前,这是一部悲剧,他在乞求他儿子去度假的那刻,他彻底醒悟,可是生命也戛然而止。
可是他醒过来了,发现这都是一场梦,经历了一生悲剧,他重生了。
普鲁斯特有句:"人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你不能拿什么来比较"他一直在执拗的追求自己的事业,这没什么错,可是他因此忽视了他的家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他的选择是这样的, 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错,可结果却错了,妻子跟他分了,父亲也悲痛的死去。
难道就只是选择的错误?
我们不要讨论工作了,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当然不是就此抛弃了事业,只是不要孤立了身边的人。
这好像理论上的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啊。
其实电影更多的描述他按下那个快进键的时候?
他为什么要跳过这些,急着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让无意义的吵架,吃饭,做爱,等待升职过去吧,他滤过了很多生活,一些由自己所愿。
遥控器就是我们的愿望,我们不想做的,讨厌的。。。
通通去掉,生活只要有最美好的那刻。。
可是问题就在这里。。
我们的愿望总是理想到完全倒置了生活的本质,我们想的可以忽视的生活小事其实就是生活,抛弃他就是抛弃生活,我想到《玛丽和马克思》里说:人要接受自己的缺点,因为他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里应该理解为“你要接受生活的烦恼,苦闷,不幸,因为他是我们的一部分。
尽管你脾气暴躁,对生活很不满,即使你的处境很差很差,但是你也要去面对,去努力克服,如果你还愿意生活,愿意去分享生活的快乐,愿意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和称心的工作的话,你就不要再想按下什么快进键,一按你就错过了所以。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剧情结尾那男主角般的领悟呢?
我们没有经历他样的悲剧,我们没有因此失去的东西,没有因此而不安的心情,我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我们对自己不理解,不知道什么事亲情,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不知道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我们对这些一无所知,总之,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一无所知。
如果你不知道你最需要什么, 那这部片你白看了。
总把问题提到哲学的高度,可是我不能把他做为一部消遣的国产类的笑一下不留下痕迹的片子。
他真的影响了我
看完这部电影有个观念更新:其实有很多被大家说成很烂很平庸的电影其实也没那么烂那么平庸!
说起这部电影的大喜大悲也好,低级恶俗也好,当它把这些看似平庸的电影娱乐元素套身于一个大的人生哲理时,电影也就升华了许多!
想今年《汽车总动员》也做到了这一点!
再说到电影的一个主题:到底是事业重要还是家庭重要!?
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却很迷惘……《天堂电影院》的老阿弗莱多告诉我们选择更广阔的人生和失业并为之奋斗终身永不回头!
回到这部电影就成了矛盾的观点,不过对于《天》本身放弃爱情投奔事业的观点就很不能苟同或许这也是两部电影风格迥异的缘故吧各有各的道理、放诸任何大环境下也还都说得过去!
本片故事类似于《冒牌天神》,主人公都得到上苍眷顾而具有某种特异功能,只是这部是假以物、继而讲了个《童梦奇缘》般关于年华逝去的故事!
香港人没有让老去的刘德华再回到年轻,美国人能整,亚当不仅回去了还得到了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就像美国人把韩国的《触不到的恋人》改成大团圆结局,这都是在我们意料之中的!
没有人比美国人更无聊了!
关于笑料,相信也只有美国人对“性喜剧”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了!
当下拿动物乱伦、同性之爱、人体短处说笑的实在不在少数!
总体来说搞笑程度比不上《初恋50次》,煽情指数胜过《童梦奇缘》!
推荐看看!
笑过哭过若有所思最好不过了……
看了《KLICK》(《人生遥控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
男主为了挣钱为了事业总是加班,对家人总是排在第二位,总是令小孩子失望,令老人失望,与老婆争吵。
而且这样的生活无穷无尽,男主的生活一团糟的时候得到了一只神奇的遥控器,不但能遥控家用电器,连生活也可以。
男主立马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对工作也游刃有余,因为他在不停的快进,生病了快进,下一秒病就好了,与老婆争吵快进,直接跳过吵架,求个耳根清净,为了快点工作,快进,PASS掉与家人应酬的时间。
他会说加班,是为了家庭,为了未来,却忽视了生活本身的意义,忘记了家庭。
直到遥控器不受男主控制了,开始不断的快进,男主才发现他错过了好多生活,错过了与家人共度的时光,甚至错过了老父亲的葬礼,连自己的儿子、女儿长大都不认得了,还错失了心爱的女人。
可惜一切都已太晚,等男主领悟这些已经是病入膏肓了,男主临死,冒雨追他的儿子,就为了说一句:“family comes first"男主临死才明白的道理,还是有很多工作狂到现在都不明白。
看完觉得有点象《爱情呼叫转移》不过讲的道理比《爱》片深刻,里面还有很多搞笑的桥段,那只喜欢和鸭子玩的狗,男主变为成功人士后身材却严重走样,变成了大肥猪,之后抽脂手术还要做抽皮手术。
最后男主一觉醒来,又恢复以前的生活了,以喜剧结尾。
本来想推荐给某人看的,后来想想自己周围的工作狂还是很多的,还是推荐给所有的人看吧,看完请珍惜身边的人,不要伤害他们,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吵架、生病、家庭聚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当Michael跳过这些,发现自己已老,他已错过了太多。
他拔掉仪器,躺在雨中对儿子说:Family comes first的时候,真的很感动。
是的,我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我们总要好好工作,总要升职,但是生命中总有很多无比珍贵的东西,不应错过。
就像是翘翘板一样,如果一边工作,一边是家庭,我们不可能总是只顾一端,那样会失衡。
至于平衡点,努力工作,但又顾及家人,这个选择就看个人的智慧了,生活总是需要经营的。
7年前的电影,今晚算看完了。
虽然有人会说不如金凯瑞成功、有深度(其实没必要比),但我也挺喜欢亚当的表演,呆呆傻傻的感觉看着也不错呢又是一部寓教于乐的欢乐影片,他拍过好几部了,真是有他自己的style。
贝金赛尔真漂亮!
“your wife’s rockin‘ body still drives me crazy.”呵呵回想《黑夜传说》系列,的确漂亮啊!
这会突然想不起morty是谁演的了,老戏骨啊。
小女儿小的时候真是可爱啊michael的总经理也是老演员,不过现在也想不起来了。
还有谁?
算了,先不想了。
总之,看后想说的很多,先不说了。
寓教于乐的欢乐片,告诉你人生是什么?
看得穿么?
那就先看看本片吧,推荐!
居然被亚当桑德勒的喜剧感动(眼泪打转呢),从没有过,从没有过。
凯特。
贝金塞尔真是个温柔的美人。
在主角躺在雨中死去的时候,我真希望片子就此打住,人的一生就这么"快进"着结束了,这该多么出其不意,令观众掩面惋惜阿。
可谁让它是喜剧呢,真正的结局你猜也猜得出来。
但是,人生确实是一条不可回头的单行道。
夜半看看,甚能傻笑,尚可。
前半段无厘头,后半段大道理,时而有煽情作调剂。
作为剧本,完全可以视为教科书级别。
但败笔也是明显的:夸张的寓言超出了观者的取向,而逆转的结局又显得对观众太阿谀了些。
这便是商业喜剧时有的软肋,否则,本片将堪称上品。
珍惜生活吧,态度和心态决定生命的品质..
很遗憾我并没有哭,也没有感动,没有因为迈可对老迈父亲怠慢的失望,也没有感受到在他最后想要奉劝儿子时的凄惨。
或许是Frank Coraci给的笑料太足了,这会在脑细胞里游荡却还是那只可怜的鸭子。
好莱坞的喜剧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可能Frank Coraci并没有通他的这台神奇遥控器让我看清楚以后的自己!
但现在他却帮我打开了这扇窗户!
很神奇,很珍贵,从梦里醒来的不止是迈可,应该还有我!
有的是迈可大梦一场后对自己还活在这个世上且仅仅是三十出头的那份惊喜,很明显我还年轻!
或许我们错过了很多,同时我们还会经历很多,这世界上没有倒带也没有快进,快乐悲伤还有疾病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去慢慢体味,品出其中的酸甜苦辣,亲情友情爱情却是永恒的主题,需要我没去好好呵护关怀备至。
至于工作他仅仅只是工作!
新交的好朋友告诉我很多事情小时候老师已经教育我们了,就像第一节课老师就要我们谈理想谈抱负,什么科学家啊、什么解放军啊就怕自己的理想比不过别人。
长大后身边的环境又要求我们有钱才好办事,一切都离不开名与利!
我们自小被形成的价值观一直就告诉我们要出人头地,但面对的社会却又是如此坎坷!
在这一场遭遇战里大部分的我们彻底的败给了房子车子还有那些娘子,余下的那一小部分却仍在苦苦挣扎!
一辈子辛辛苦苦下来终于混出个人样来,却发现自己已经两鬓斑白,就像趴在地上声嘶力竭的老迈可!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我曾深以为然,并感叹其面对人生悲境的幽默与俏皮,但回想这一切都立足于占有,感叹着得到与失去。
究其源头或许我们应该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探其过程或许得到失去并不重要,只需要用心去参与每一个细节!
慢慢体会别快进!
Morty:I'm an angel, Michael.Michael:An angel? I thought an angel was supposed to protect people.Morty:I'm the angel of death.又过了十年,Michael那身肥肉似曾相识。
Donna,漂亮,特别是印第安公主Pocahontas的扮相……your wife's rockin'body still drives me crazy.邻居家呱噪的满脸雀斑的总是刺激别人的小孩Kevin O'Doyle,BTW, 这彻底打消了我用这个名字的意向。
最后雨中赶去告诉儿子family come first 的时候,果然又被感动到,盈眶。
现在不知道是怎么了,很容易这样,MD。
bed bath& beyond 店里那个店员倒是很可爱游泳的那个华裔小孩Ping woo那句what?太出彩了,is he really my dad?还有后面的那句I hate that man.返回去才发现,后来Donna改嫁的那个Bill就是Ben的游泳教练,想到《钢琴师》。
以后改行当教练比较有前途,:).年轻母亲最容易跟孩子的家庭教师来电,特别是钢琴教师,还得改行学钢琴,不知道有没有口琴爱好的。
想要他老爸那个那个魔术铜板最近的片子里好多狗狗跟布娃娃那什么的,流行么Michael&Donna的歌是Linger by the Cranberries 小红莓的逗留but what the hell is the song that is playing during my first kiss? Will you still love me in the morning?Forever & ever , baby.
不知所云
其实我还挺喜欢开头那段告解:并非是镜子的不锈钢的反射下扭曲模糊的自(幻)己(想);也挺喜欢最后领带和锁链交相辉映,以及忽然抚摸过白纸的手…但是中间感觉,探究和情色都不算彻底,就有点不上不下,最后上去演讲自己的画那段的表演和台词也不是很喜欢不过这片子整体风格化还挺好的,这种片是不是不太能追求节奏?刚开始总觉得有三个主要角色是黑人但是脸盲又感觉好像只有两个,导致现在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和那个白人艺术家小哥。另外都违法了怎么还有人纠结SM的自愿原则…如果这片子只是为了讲人性本动物和出轨的人总有一天遇到鬼,感觉就很没意思了(不喜欢最后演讲就是在这里)
别被片名骗了
地下室里的性奴
我承认 我低俗了。但tm没想到是gay片 玩牛魔啊!
很棒~性感
什么破玩意,看上去尺度挺大,实际很一般。
mmp,黑人,同性恋,世界上最恶心的东西组合在一起……
拍的这是什么哦,连最基本的“性”都是零散的,有点晕剪辑,快速看完就很想吐。
就觉得很做作 但是做作的无聊
好恶俗的译名,好吧这片子本身立意就不咋滴导演讲故事的能力还出奇的糟糕……原以为会聚焦于sub的肉体本能和对race play的反感间的个体挣扎,结果发现白瞎了前期一大段内心刻画,后面剧情除了猎奇有什么合理性吗?最无语的是Jaxson这个角色,为啥要给这个酱油那么多镜头,这个角色有必要存在吗?对Lee的背景和内心刻画极其马虎,让人觉得他无任何行为逻辑可言,Thomas带着锁链哼歌的那段是全片为数不多的亮点,我还以为导演会借此点题点成“爱和连接是形成/维系SM关系的基石”结果扯到最后给我来了句,“I'm just an animal and I can't control myself.”Excuse me?
(根据欲望强烈程度不同其实观感会不同?)但是能感受到视听形式上的努力,就是剧本笔触乱飞到有些悬浮了 1.5
成性奴之后哼音乐那段还是拍的很不错的,很有dom. sub的氛围不过其他部分就比较无聊了。
这是一部情色惊悚片,讲述一位年轻艺术家对禁忌癖好的痴迷导致了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感觉不是一部电影~
有些刺激还是隐藏在内心深处就好,真搞了,身心疲惫!
烂
禁室培欲失败案例
荒淫无度、无职业、以画同志画度日、有个黑人男朋友的黑人,终于在一次约炮中被囚禁,电击,沦为性奴。
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