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集以前的戏差强人意,作为武侠剧它算是合格的话,那21集22集的戏直接把金庸武侠的侠义推向了高潮。
这两集胡斐苗人凤相认,苗人凤从发现胡斐用胡家刀法的内心激荡的,到后面小心翼翼,步步试探,到最后胡斐承认自己是故人之子时,那种压抑了18年的情感顷刻爆发,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而在胡苗的大战中,穿插着雪山之巅胡一刀苗人凤之间畅快淋漓的战斗,那种似是故人来的感觉是痛苦最后的极致的幸福。
他终于找到了,找到了流落在外的故人之子,真相已经不重要,他终于可以安然地去见死于他刀下的亡兄了。
但是,胡斐啊,侠义藏于心,他一直是那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少侠,就算多年仇恨横在心头,就算从小吃苦练武只为报仇,他仍旧下不去手。
要不说老爷子写情这个东西动人心魄呢,两集看下来泪流满面。
另外说一句,这剧的打戏真的值得大夸特夸,可以说是10年来古装最好的打戏了,有招有式,有来有回。
可惜,夸的没几个,吐槽的倒是一堆。
时代终究是变了,一群人一边回忆过去伤春悲秋,感叹武侠已死,一边又对认真拍武侠的剧嗤之以鼻,可能飞狐是回光返照,最终的武侠还是只能死在那些眼高于顶的人嘴里吧
这一版《飞狐外传》开头拍的还可以,服化道较好,实景拍摄的风光也堪称优美,当然武打就不咋的了,打斗情节和场面很多,但动作设计只能算不过不失。
主要演员中,刘雪华的商老太演的极好,何润东演的田归农出乎意外的精彩,小胡斐也演的不错,但也就这三个演员演的不错了,像林雨申演的不剃头只耍帅的苗人凤就很让人出戏了。
而且,这版《飞狐外传》从第7集开始,编剧开始放飞自我,从第7集一直到第14集,都大幅度拋开原著,魔改自创情节俯拾皆是,如果改的好也就罢了,问题是改编的很不高明。
比如,为了表现“女二”袁紫衣,不仅大幅给她加戏,还强行给男主胡斐降智,把一代大侠改成了傻白甜小奶狗。
剧中,胡斐明知恶霸凤天南不是好人,还欣然接受凤天南邀请赴凤家饭局,放肆纵酒以致中迷药,胡斐的这种表现哪有一点像一个从小就闯荡江湖的侠客?
跟傻X有什么区别?
此后,编剧再接再厉,继练狂加袁紫衣的戏份,《飞狐外传》恨不得都拍成《紫衣外传》了。
不仅如此,随着无逻辑的魔改,该剧越到后来节奏越拖沓,注水日益严重,彻底地沦为了鸡肋。
男主的打戏可圈可点,形象上要是再符合胡斐一点儿就好了,这么白白净净和风细雨的哪里像江湖中人啊!
然后可能是没太突出吧,《飞狐外传》的一大看点就是男主的成长线,但是我感觉男主从一开始就这么厉害,到后面也差不多是那个水平。
可能是时代审美的原因吧!
现在人喜欢看在斗智中斗勇,所以比起前几版《雪山飞狐》中明着威胁叫号,同样的事情在这一版加了些暗斗的元素重新解构,加重了王府戏份倒有点儿像宫斗剧了,反而没让我觉得这一版的福康安有多坏,做出来的反应和决定都是合情合理的。
总的来说是一部无尿点的好剧,一定要说哪里不太好我最后看程灵素给胡斐吸毒血的那一段儿觉得“你要不要先把他的穴道封了再长篇大论?
你再多说几句胡斐就要毒走全身不用吸了!
”
我很喜欢这版胡斐这个人物虽然被降武降智,削弱了很多配置,但是塑造出的侠客的精髓还是闪闪发光我们所向往的侠客是什么嘛。。。
并不是武功盖世就是侠客,也有可能是枭雄恶霸亦或鹰犬。。
胡斐身上最闪亮的点不在于聪明或者武功如何,而在于无畏和信义。。。
侠客就是为了心中的侠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无畏生死也不图回报。。
但求无愧天地所以胡斐,在商家堡出手,在佛山出手,在太极门出手,在苗家庄出手,在药王谷出手,在掌门人大会出手。。。
这些毅然出手大多数都毫无把握,不知生死,但,侠客就是这样。。
所求者不外侠义,该出手时就出手,即使舍身取义性命不保也在所不惜这版胡斐。。
为侠义付诸行动,不因人而异,不因形式而异,不因生死而异,甚至不因交情而异。。
在这点上是塑造得很成功的这个侠义精神拍出来了武侠剧就倒不了
如题,感觉非导演、剧组、演员都认认真真为剧所努力而不可得。
诚然,虽是很好的剧,但结局稍显潦草等等弊端仍然存在。
但至少在我看来瑕不掩瑜。
另外,还有个让我感动的点,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刚点开评论发现竟然很多人骂这不剧有网红脸,拍得乱,改编得不好什么的。
的确,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喜欢的,也可能有别人不喜欢。
但我还是想为这部剧说两句:首先,关于网红脸,我真觉得这部剧不至于这样讲。
至少主角胡斐、苗人凤、紫衣、灵素、田归农、马姑娘、若兰,甚至送信件的大叔、四叔、大反派毒枭团、清宫的人们(虽然我看的时候清宫部分大多跳过,因为个人在武侠剧里对这部分不感兴趣,但看起来演员们也都蛮认真地在演)等等,都在认真演戏,没有故作姿态,打戏更是认认真真在拍,出来的效果不可谓不好。
这样一部全员认真呈现的剧,如果说它有“网红脸”真的觉得不至于,我们厌恶“尽是网红脸的剧”是为什么呢?
个人认为是因为“尽是网红脸的剧”这个标签也代表着故作姿态,不认真演戏,表情僵硬,擦边球等等这些不认真对待剧也对观众不负责的剧目。
这样来看,这部剧真的不属于所谓“尽是网红脸的剧”。
其次,拍得乱和改编得不好。
我感觉这版改编很好诶。
武侠精神的中心点是永恒的,但是其具体内涵随时代变迁也会发生变化。
这样的改变让我感到主角团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只要胡斐是好人,也不是只要胡斐聪明,苗人凤、紫衣、灵素、互送信件的道士(不好意思我忘记名字了,但是记得他的信义)等等都是有血有肉,懂得独立思考,能够共同谱写武侠之美的人。
虽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著胡斐的高光,但给我的感觉是更真实了,主角不再那么具有神性,他也是一个人。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拍武侠仙侠剧总是不管剧情不管人物,只一味最求快速和高收益的年代,能有这样一部认认真真去塑造人物,讲述故事的武侠剧,真的很惊喜。
前面说到的另外一个让我感动的点就是点开剧评,发现有好多豆友都在讲述着这部剧的好,看到分数原来是从6分以下慢慢涨上来的,就感觉很开心,感觉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感觉咱们未来也还能有好的武侠仙侠剧看,因为,有人在认真制作,有人在认真演,更重要的是,有人在欣赏。
分数出了,有两点令我感到意外,一是不到7分。
我感觉给的低了,虽然我也骂这部剧,但说实话,我每周都在追,甚至是带着我六岁的孩子一起看,这部剧的质量在国产剧中算是上乘,也不做作,我心目中理想的分数应在7.1左右,不知后面有没有提升的可能。
二是打分的人只有三千多,不到四千,真的看的人那么少,剧已经过半,想当年武侠是类型剧中最火的,当年各大卫视播放武侠剧,你去同学家串门,电视里演的全是武侠。
如今真的观众少了?
观众们对武侠剧真的苛刻啊,主创们看到这分数不必悲哀,因为真的是苛刻。
毕竟像我这一代武侠迷,是在金庸古龙的小说,香港TVB的剧集中调教长大的,后来有了电脑,又玩过《金庸群侠传》,尤其是这部《飞狐外传》,它是金庸的作品,金庸迷向来较真,打分苛刻也是必然。
武侠真的沦落了吗?
我认为不然。
我想网络上看的人远不止打分这些,很多人不上豆瓣,但是看剧,我看到网络上很多文章,也对这部剧赞誉有加,可见传播范围是有的。
看武侠的人真的少了吗?
也未必。
原因有很多,很可能是由于像我这一代或两代武侠迷,岁数大了,人在中年,生活所迫,儿女事多,导致看剧的时候少了,褪去了武侠的激情,更多了生活的琐碎。
而新一代的读者,看网络小说多了,更喜欢玄幻仙侠,对武侠差点意思。
有时候会问自己,真的变现实忘却了武侠的激情了吗?
当然没有,每当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总想背起包,拿起宝刀,独闯天涯,江湖梦何曾断过。
新一代的小读者小观众们,请不要错过武侠,金庸古龙所描绘的武侠世界,远比网络世界真实精彩,他们所刻画的侠义精神,是所有网络玄幻的源头,尤其是金庸,通俗小说其为王者,武林至尊,他的书甚至可与严肃文学媲美。
武侠,成年人的童话,不止是童话……
这《慢狐外传》前三集总体来看,导演是会拍戏的。
然而剧中充斥大量注水镜头,特别是慢镜,给了太多无谓人物以及雨水之类进行慢镜特写。
像胡苗决斗,你胡夫人在大雪天里又画画又弹琴的,怎么没把她手指冻掉。
武打更是慢镜泛滥。
武打戏,宜快不宜慢。
在打戏里面,慢镜主要起画龙点睛烘托气氛之用,营造人物登场时的紧张感,或展现武功招式之肉眼不可见的瞬间威力或起到场景略写情感过渡等作用,而不是破坏气氛。
在需要充满力量感的时候你可以加速却不能用减速,一些明显摆动作剪辑的镜头更要加速。
然而人物疾冲你给个慢镜怼他帅脸,打手甲被打飞你给个慢镜,掉地上你还慢镜特写,是带资进组吗?
刘雪华我很喜欢,可任她演技再好,老太太在杀马镖头时的慢镜特写是不是也忒久了?
水时长是有硬指标?
商家堡这么凶险的剧情愣是注水出三又五分之一集。
十一假期看完了,好久不看武侠剧,老婆和我都觉得还行,比仙侠古偶强。
改编还能接受,摄影、服化道、武指、配乐做得挺用心,动作戏挺利落,慢动作不频繁。
几位主角看着顺眼不招人烦,第一次看秦俊杰的戏,饰演袁紫衣和程灵素的演员也立得住。
老婆说何润东饰演的田归农演得挺好。
看有的评论说苗人凤演得不好,个人没觉得,瘦弱的身材想展示出点威慑力就不好演,拿着点气质演,能接受。
主要配角有点意思,比如那三个见风使舵的官差,刘雪华饰演的商老太,还有几个不列举了,看豆瓣才知道原来皇帝就是导演。
几场亮点戏,袁紫衣与胡斐在佛山决战凤天南那场戏拍出了江湖侠气;胡斐与苗人凤对打时,穿插闪回胡一刀与苗人凤对打,招式呼应挺用心;程灵素死的时候有点小感人。
最近几年新出的能看上的武侠剧就这一部,这个团队可以再拍拍别的武侠题材,可以考虑《萍踪侠影录》《 七种武器》,千万别拍古偶剧。
胡斐扬四叔骨灰这个剧情改的过于离谱,原著里平四叔很有智慧,躲了仇家好多年把胡斐养大,利用局势威逼阎基交出刀谱,最后回老家养老了。
这里改成为了偷拳谱被阎基射死了,然后骨灰还让胡斐给扬了。。。
服了编剧了(乾隆年间火葬加扬骨灰!
你细品,编剧是不知道那时候的人对死有全尸和入土为安的执念吗),还有赵半山直接人没了,要不是想看看还没出场的程灵素我直接弃了。
苗人凤此人应是个胆色胸襟无人能及,为人坦荡正直,性格有些沉闷木讷的大侠。
他性格里有萧峰郭靖的影子,武功虽高但一生都在被人谋害追杀,因沉迷武学妻子也红杏出墙,如同现实中钻研学术而被爱人抛弃的科学家,学术界有着巨大成就,生活中却很悲惨。
他的魅力应是性格散发出的光芒而非外表的英俊潇洒,和杨逍这样玉树临风的形象显然格格不入。
第3739-十一假期看完了,老婆和我都觉得还行,比仙侠古偶强。改编还能接受,摄影、服化道、武指做得挺用心,动作戏挺利落,慢动作不频繁。几位主角看着顺眼不招人烦,主要配角也立得住。最近几年能看上的新出的武侠剧几乎就这一部,这个团队可以再往下拍拍。亮点有袁紫衣与胡斐在佛山决战凤天南那场戏拍出了江湖侠气。胡斐与苗人凤对打时,穿插闪回胡一刀与苗人凤对打,招式呼应挺用心。程灵素死的时候有点感人。看有的评论说苗人凤演得不好,没觉得。
惊了惊了,居然真拍出那味儿了!感谢没有磨皮的镜头,感谢恰如其分的音效和bgm,感谢实打实的一拳一脚,而不是慢镜头转圈圈,有没有“侠”现在还不好定论,但“武”是有了!
快进的看了6集,剧情改编上我反正没觉得好在哪,求求各位啦饶啦金庸的武侠吧,而且男女主根本不适合演武侠,一些配角装腔作势的感觉也让我觉得无聊
还是看书吧
苗胡两大侠还不如聂远版的有气质,小胡斐年龄太大,马春花又老又丑,剧情魔改,武打镜头晃得头晕,商家堡这么精彩的片段都能拍得寡淡无趣,我已经没兴趣等程灵素出来了。
两分是给金庸先生,毕竟基本还是遵循原著拍的。然而剧中好几个主要人物的演员都不太贴脸。原著里袁紫衣的人设的确不咋好,但人家不是普女!!!!!
这剧质感还不错,但不喜欢这个故事,没兴趣追
质感不错,打戏也不敷衍,差不多是近几年最好的了,没有几个黑子所说的慢动作。另外林雨申演的苗人凤真的好帅,他还真的挺适合演武侠风的。
看预告,改了不少,胡斐老婆苗若兰年龄直接小了不少。
魔改严重,打戏全靠剪辑,基本没有长镜头。杨逍,欧不,是苗人凤太不贴。
强行装逼耍宝扮酷,就是不能踏踏实实的营造个武侠世界
综合来看还得不错的
什么玩意,TMD还天山派,以为是梁羽生啊。
接受不了胡斐的发型
苗人凤不弄辫子,在清朝能活多久。现在剧组这么穷吗,杨逍和苗人凤一丁点变化都没
近几年看过武侠味最正的武侠剧,实景拍摄太漂亮了,当然没看过原著,槽点还是有不少,先观望
前一大半按书拍的,后面把雪山飞狐舍了。故事还算完整,但不三倍速很难全部看下去,因为起承转合全丢了,仿佛一个廉价的金庸页游,忙着发任务、赶地图,其他都是过场动画——“听说京城要开天下掌门人大会,我们在那里一定能找到线索!”这已经不是人话了,就是NPC。
邢菲的程灵素出场了才开始看,虽然布景简陋,流水账地走过场,但真实地感受到了爱而不得,人人有遗憾,人均be的飞狐外传原作精髓。
这剧 尤其是前期 让我学会了如何写反派
打戏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