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超完美的,但请不要忘记,这里是地狱.极为诡异奇谲的林奇式开场:荒无人烟的戈壁,天边驶来了一辆风尘仆仆的公车,载着风尘仆仆的你,当司机示意你这里是终站而必须下车时,你才发觉自己一直如此孤零的坐在车上来到这里.而这更不是终点,而只是你进入一个世界的起点,这个世界绝非梦境.一位看上去十分睿智的老者将你载到了"家",你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发达国度里再平凡不过的中产阶级:舒适的家居,稳定体面的职业.除了有时你会不认识洗手间镜中自己那张脸,有时长久对着电脑屏幕机械的敲击键盘会烦厌.而你由戈壁到都市的过程,有那么重要吗?而地狱的最大特点是,它能悄无声息的的弑掉人的生命.正像这里会不时有从牢笼一般的大厦里坠下,刺死在铁栅栏上的尸体,被利落的迅速擦掉满淌大街的血迹,内脏.而旁人面不改色的路过,甚至发出的笑声,让你怀疑是否那句尸体只出现在了你一个人的瞳孔里.毋需怀疑,这里就是地狱.在买醉的酒吧,却换来的只有更加清醒的酒精,而周遭的一切,或是一堆呕吐污秽的便池,或是过于清醒的来自未知的觉醒式抱怨,都在勾引,撕扯你自我的判断和思想.这个地狱运转的就像那裁纸机一样精确,齐整,冰冷.千面如一的纸可以被裁剪的十分美观,如果手指放其上,换来的只有无人理会的血淋淋.而最残酷可怖的,莫过于它会不经你同意的自动为你修复好手指,让你曾经亲历过的痛苦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这里是完美的.比你想死又死不掉的地铁隧道更幽深的地下,有那个你以为不属于这个地狱的温馨之声引诱你去掘地三尺,最后你只得承认越是完美的地方,越充盈着彻底的绝望难道每个过于清醒的人,都注定是这个超完美地狱的局外人.
里面他找了漂亮老婆又和美妞劈腿,不知道他们做爱是不是也像喝热巧克力一样"没味道"?要是没有感觉为什么他切断手指知道疼?导演假设的这个世界是不成立的啊
酷似之前看过的一部神作《巴西》(真的是神作,在下观影百部下来绝对可以排前三的作品,而且从头到尾非常扣人心弦想象力大胆构思奇特到结尾更是完全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乎意料以为要结束了结果还有以为终于这下要结束了吧结果还有如此反复实在太High了当时看完后套用《再见,绝望先生》里的台词就是“啊,我对这个世界绝望了!
”真的当时更加坚定了不想去公司上班的信念这绝对不适合正常朝九晚五理工科的25岁-30岁男性观看因为看了后会不去想上班了),当然无论从时间和内容上都要简短和直白许多。
讽刺的是剧中出现的整洁灰白的城市居然就是挪威首都奥斯陆,而最后主角被流放之地据说是冰岛,这下可能要严重打击一大片内地痴情于北欧尤其是冰岛的乐迷了,不过北欧尤其是冰岛的确是个很奇特的地方,完全不同于英法德意这些欧洲国家,希望这生有机会一定要去那看看。
而我现在觉得自己也象活在一个精神生活异常丰富的超完美地狱,表面看杂志影碟唱片游戏多如牛毛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光听不光玩不光,但实际上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活象活在一个超完美地狱,不是么,或者象一个监狱。
Eureka说是我把自己看低了,但我觉得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永远代替不了人和人之间的活动“,所以我一直很佩服能完全投入的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并且自得其乐一点都不感觉孤独无聊的人,而且这些人通常精神生活似乎都非常丰富,比如林小擒,比如Eureka,比如某个小黄,等等。
我试图服一些药品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一想到后果还是放弃了,哪怕完全没副作用还是不行,我情愿清醒的失眠也不愿意昏昏不醒,但我现在对着电脑打字时是否是真实的世界呢,这有涉及到黑客帝国探讨的问题了,不谈也罢。
冰岛/挪威的电影。
电影开始和结束都是大巴带我们驶向未知。
片头,大巴载着男主来到一个理想世界:工作难度压力小,工资待遇高,老板好,甚至妻子对于出轨都完全包容,最后,甚至自己不会死去。
《超完美地狱》,描述的就是所有美好的社会形态体现,这样的社会就是一座监狱,囚禁了你,让你忘记真正的快乐。
有时候我也在想,假如我真的很有钱,我真的会很快乐吗?
假如我没有道德和伦理的束缚,我真的会快乐吗?
假如我长生不死,拥有完美的爱情,我真的会快乐吗?
有的东西会失去,才显得珍贵。
假如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替换,仿佛刺激感就会减退。
影片后段,男主打通隧道,香气四溢,连将死之人(老人)都寻味而来。
一生的无限满足的“快乐”竟然被食物的香味引诱。
男主在这个世界中,也确实获得了快乐吧。
就像是我们也总是被物质的金钱,姣好的面容所心动。
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东西,我们无法参透过程的美妙,保质期也更加简短。
试想,我们真如片中的女二那样,为了生计发愁,为了住所担忧,会不会忆苦思甜在片中的“地狱”生活至死?
片尾曲柔和叙事。
我反复听了几遍,打完这段字。
虽然不喜欢片中的世界,但不可否认,很近的未来,人类就是沿着这样的线路发展,生育率越来越低,高福利高素质之下,失去了热血和希望。
比起失去自由我更害怕失去灵魂,比起邪恶黑暗我更害怕了无人性,比起无尽的痛苦我更害怕一马平川的蟑螂人生。
一个没有梦想,没有未来,人如蟑螂一般活着的社会。
一个没有道理的社会,一个走向极端好的地狱。
道可道非常道,主义是从万事不成。
善与恶都存于人性,天堂与地狱都有路径,这才是一个有道理的世界。
伟大的世界不需要圣母般的政治正确,不需要不劳而获的完美生活。
每个人能够用脑子选择自己的路和用脚走向这一定能有的路才是自由与公平,平凡安定的生活或者野心四溅的屠戮,一切都靠自己的本事并且承担自己的后果,这才是真正的美好。
任何一个想要追求的完美最终只会在通往完美的路上被恐怖吓醒,任何一个方向的极端都是最残酷的折磨。
有没有一个超完美的地方?
怎样才是超完美?
边看这部《超完美地狱》,我边问自己。
从名字上来看,“超完美”和“地狱”已经是强烈的反差。
就这样它引起我的观影兴趣。
一个人跳入了地铁站台,一辆巴士把他(的灵魂)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巴士上只有他一个人,停在了一个像是加油站的地方。
有个男人很热情地打了横幅欢迎他,带他去到住处;也已经为他安排好了工作。
第二天,他去到公司,老板和同事都对他特别好,整个氛围看起来友好又温暖。
一切看起来都正常又美好。
可是,就是有些什么地方不对。
他看到有人跳楼,身体挂在栏杆上,整个腹部被戳穿,肠子流了一地。
但路人并没有太大的情绪反应。
他把手放进了切文件的机器,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半截手指掉下来。
流了好多血。
可是他的同事们并没觉得这有多可怕。
他被一辆小车送走了。
他们接好了他的手指,简单得似乎用胶水稍微粘一下就可以了。
某天在酒吧的厕所里,某个人在大发牢骚,说出了他的心声:“这里什么都好,但这里的酒吧的酒一定被掺了什么,喝再多都不醉;任何东西吃起来都没味,连最爱的热可可都没有了那股香滑的味道;汉堡女人什么都没味。
”他似乎意识到问题所在。
他跟着那个人去到一栋楼前。
那人住在地下室里。
那窗口似乎隐隐地透着些音乐声。
他走上地铁站台。
和剧开头的地铁站台情景一样。
他又跳进去。
当然,他又被修好了。
这个地方原来可以修好任何身体零件。
过了几天,他又跑去那栋楼,想办法进到了地下室。
他敲了门,设法让那男人开门给他。
他进去后,听到了音乐声。
结果发现是从石墙上的一条小缝传来的。
他们一起听了好久。
第二天,他就带了整套的工具,用电钻钻开了那条缝隙。
不断地往里钻,直到离音乐声传出的地方越来越近,音乐声越来越响。
他俩在那洞里快乐地喝着咖啡,听着久违的音乐。
还听到了孩子的笑声。
他继续钻,直到打通一个小洞。
他看到里面是一个厨房。
他伸进去一只手,够到了厨房里桌上摆放着的蛋糕。
他勉强掏走一块。
直到政府执法人员过来抓他的时候,他还尽情享受着这至为美味的蛋糕……快乐到底来自哪里呢?
他在人间不快乐。
到了一个超完美的地狱,看似一切都好了。
有好的工作,好的人际,好的住房, 好的永远不坏的身体……但他却不惜一切,追求起那舌尖上那食物的香味,音乐的悠扬,以及孩子的笑声。
哪里才是完美?
到底什么最重要?
《超完美地狱》是一部反乌托邦精神之作。
男主为了寻死决定卧轨,于是来到地狱,地狱的生活刚开始让他以为很美好,无偿提供的工作、住宿;同事们的友好;开放而有钱,又不麻烦的暧昧对象...但不久他就发现所有人物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虚假中,公司同事每日摆着同一张脸,干同一件事。
女人看起来开放、性感、独立自主,但实际上却无趣枯燥、只知日夜研究装修,滥交,穿白色制度的社会工作人员不是来给社会送温暖的,而是冷漠、如机器一般无言的。
感受到危机的男主人公不禁去寻找“出口”,他先是再次寻死,却变成僵尸,不果后于是转而去挖一个秘密的地洞。
最后敲砸发现的一个透着光的洞象征着他们的出路,临门一脚却被警察抓走,最后带到一个冰天雪地中。
受他们的民族文化影响,北欧电影是冰冷、荒诞、后现代的。
此片从结构和剧情上来说非常完整成熟,具备了反乌托邦拥有的符号,对立元素,一些黑色幽默(舌吻)也蛮有意思,充斥着对现代精神文明的嘲弄。
但我最为看重的超现实和荒诞元素又不像罗伊安德森那么大胆,没有什么新意,对乌托邦主题的探讨又没有更进一步,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作品。
另外说实话,不论是中产阶级的困惑(如《第七大陆》)还是反乌托邦,我都难以产生同理心。
毕竟你们嫌弃的那个地狱,正是底层人梦想的天堂。
高福利欧洲社会的完美写照。
看来导演也觉得这样的社会没有灵魂。
我还以为欧洲人没有这种感觉。
画面很美,讲故事的节奏也恰到好处。
所以即使故事并不新鲜,也愿意一听。
地铁卧轨那段可悲的喜感很加分。
很独特的世界观设定。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这个男人的完美天堂里不存在麻烦女人;反推之,如果女人都零麻烦了,男人世界也就完美了 如果生活没有痛苦,没有悲伤,没有迷茫,没有徘徊,没有抉择,没有艰难,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这就是完美了吗?
但同样的,也没有激情,没有快乐,没有感官,没有情感,这或许就是地狱了。
都市的生活总是容易使人麻木也变得虚伪,电影放大了这种麻木与虚伪,一个不麻木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就如同
片头的接吻就像在啃猪头极为用力在狂野中接头,风景不错新工作是会计自杀者插在栅栏上,肠子都出厕所里男人的抱怨,什么都没味了。
听半地下室里的声音被切了手指,奇迹般好了。
探究,重回接应点。
新人占据他的位置,聚会,女人(很漂亮),做爱,装修房子出轨耍了前女友,结果这个并无深情又重回地铁站,同样的场景,啃猪头接吻的男女自杀,被反复碾压但死不了。
半地下室中的奇怪声音开始挖掘被解雇挖掘,通向另一个世界,抓了一块蛋糕,有滋味。
被抓,送到冰天雪地的地方。
结束。
在人死之后,会被送到一个世界。
这里的人不老不死,被地铁来回碾过也不会受伤。
他们的生活和生前的世界一样——上班工作,和同事聚会,去夜店寻找艳遇,和小女友同居……只是,在这里你闻不到烤甜饼的香味,品尝不出咖啡的苦涩,喝一晚上威士忌都不会醉,也听不到孩子的哭声。
如果送你去,你愿意么?
很多人求之不得的要去那里,可住在那里的一些人却宁愿牺牲一切,去听一声孩子的啼哭,闻一缕面包的香气。
比较耐人寻味的是,Andreas在很早之前就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世界的不同寻常——听到酒吧男人的抱怨,尝试自残证明自己不老不死不受伤,追到生死交替的边缘…在一切都指向“地狱”这个方向之后,Andreas却大跌观众的眼睛,他没做出什么反抗和挣扎,反而开始积极的融入到这个世界中——他主动加入同事的饭桌,参加聚餐,找美女搭讪,开始脚踏两只船的繁忙生活,生活一度变得很滋润。
真正开始反抗的时候,是被自己的爱人抛弃之后,心情灰暗到极点,活着已经了无趣味,可是去求死死,又死不了。
好像失意的人总要找一些事情做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然就会被自己折磨死一样,这样游荡到那个酒吧男人的窗前,Andreas终于能找到事儿干了——这个世界太过痛苦,要寻找过去的世界。
所以想到,这样的人,其实都是软弱和想逃避的人。
自己被女友甩了,是谁的错呢,反正不是自己的,女友的? 好像也不是,毕竟是自己很傻很天真的以为这是一段两厢情愿的感情。
那这满腔的郁闷到底要归咎在谁身上呢?
然后才想到:原来这一切都是社会的错啊!
被这样的人反,社会也挺悲哀的。
电影的开头,Andreas自杀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烦恼了吧。
于是,地狱的市长一脸迷惑:我们这里没有烦恼啊,人们在这里都很快乐——为什么你不?
是啊,这里的人有工作,有娱乐,有爱情,有性生活。
但是没有烦恼,可我们偏偏是喜欢自寻烦恼的人。
电影的最后,Andreas被带到不知道是什么的地方。
其实巴士也很为难,到底哪儿能容的下他呢?
他用自杀的方式逃离了人间,以极度反叛的精神逃离了地狱。
我想等待他的,一定是天堂。
其他的关于这部电影的闲言碎语:* 这是一部属于北欧的电影,不光是因为两个主要的外景地选在了北欧——挪威的奥斯陆和冰岛的雷克雅未克。
还有整部电影的基调:奥斯陆的冷漠,冰岛的荒凉,地狱里人的沉着冷静不为所动,都带着北欧人的气息。
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 电影里,地狱与现实的转换地带是在冰岛拍的——这个真正的生与死的交叉地。
站在雷克雅未克的郊外,望不尽的荒芜土地,阴沉沉的天空,远处连绵的黑色群山,没有一丝生的气息,那是一种关于死亡和绝望的美感。
* 虽然奥斯陆的阴沉天气,和奥斯陆人的清冷都和电影中的人很像。
但得知地狱外景地是奥斯陆的时候我还是大吃一惊,因为——奥斯陆真没这么干净!
还记得中央火车站的一坨屎么?
http://www.zhangxiaoxi.net/
没意思 删掉 删掉 看别的
奇怪的片子还是法国人拍得好
配乐好,凿洞的部分甚至让人获得了一种寓言故事般的文学体验,不错看。
男主好像加索尔啊
不太理解,也不认同多数人的理解
让生活在1984里的情何以堪
06.26
這是我看北歐電影最多的一年,還有好幾部是在放映廳工作時看的,根本記不起片名。特別是冰島片,冷冽、寫實、黑色幽默。
别做人了。
刚来的时候还以为是天堂,但这波啊这波是18层地狱。第一层丧失感情,后面肯定有更惨的慢慢享受吧!
要是有这么完美的 想什么有什么的地狱 我指定不会想念人间。人间那点破事 没了就没了。
超现实主义来表达对社会中因追求和谐,抛弃的一些东西。还可以吧。
北欧人民的层次感就是不一样,直接跃升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顶层。正如当年拥有一切自由,你又会想念自己拥有的不自由权力了…
2.5
我只想说,要啥自行车... ...哈哈哈
新地狱法则:没有欲望,就没有痛苦,每个人都能生活得很快乐。如果男男女女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抛却占有欲 忘掉无谓的对与错 仅仅把情爱作为辅助自己愉悦的手段 那么谁都不会受伤害 最怕的是不平衡的爱情 爱到撕心裂肺 爱到不能自已 总是忘记再爱自己多一点
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争取你还想要拥有的,争取不到,也不必难过,因为这就是活着啊
人活着在干什么。
有些细节挺不错,创意也好~可感觉虎头蛇尾,表达的思想有点不上不下。不够戏虐,也不够深刻……悬在半空感觉很难受,可能是剧作的问题吧。
好消极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