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云云一番影片的不足,可转念细想,竟又生出几分感伤。
众所周知,国内优质作品的产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创作流程的资金投入和整体内容的把控呈现,简单概括就是有钱的知名导演联动影院及媒体平台,再通俗点说就是资本的力量。
奈飞作为米国网大的顶流,在影视方面的贡献确实不小,不管导演或者编剧的身份有多卑微,只要有好的创意,我就投资让你来拍摄,有种伯乐识千里马的感觉。
反观国内市场环境,可能就有点尴尬了。
泱泱华夏,孕育出无数的圣贤英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催生出数不尽的艺术瑰宝,而这些都令老外艳羡不已。
可是好的作品呢?
零星散落在一众垃圾玩意里,似有吞没之势,接着失望的就是观众的心了。
我们都愿意相信人才济济,但恶性的竞争和金钱的设限导致灵感不被看到,加之垄断者不愿分享话语权,造成了史诗之路的坎坷。
抱歉题外话说太多了,回到本片,能看出作品的诚意,无论是演员的表现、色调的渲染又或者氛围的构建都相当不错,最重要的,台词连贯而不啰嗦,当然,剧组很穷这点也看的出来哈哈。
可惜故事的真正的答案,终是要回到装神弄鬼这块上来。
尽管有点刻意,但编剧应该也是尽力在圆了,好歹还有前半段的刺激和过瘾不是吗?
最后,一星给诚意,一星给情怀,剩下一星给市场环境。
电影情节轻松、流畅,只是看完我不知道他到底是讲真的还是讲故事。
在看到山里争斗那一段,本来情绪到了,硬是被雷人情节给整无语了。
当时家仆拿着锄头,一锄头下去锄头把子都给干断了,可掐人脖子的手愣是松不开,还有棍子落在后背几十下的威力还不敌给拳头干一下来得上头,这段争斗前后属实侮辱我的智商。
说来也怪,片子看完了愣是记不住人物的长相。
期间一直想看清新娘长啥样,可是感觉直到最后回头的一个特写看到了新娘脸上的法令纹,我才意识到看见了新娘的模样。
其他人的形象好像都是群众,完全记不住啥样,感觉也没在意。
但是有个人的形象倒是很清晰,就是谢大好人,他是倒齿,还有个奇怪的大鼻子,下盘很大,鼻梁突兀地又细还高,让我一下就意识到是不是妆化得太过了。
出乎意料很不错的一部片子。
字幕结束之后有个彩蛋,让这个电影可以多打半颗星——虽然很多人要么没看,要么没看懂。
其实很明显了,只有一个人是河南口音——捡了孩子的就是戏班拉弦的,后来喝酒把自己喝成了瞎子(电影里也有交待)。
而且瞎子犯病的时候跟戏子李良楼说,我养了你这么多年你看着别人欺负我都不管。
掉下山崖的孩子长大了就是那个戏子。
当年被害的人,终于也长成了一个加害别人的人,甚至想要向和自己当年同样年纪的小女孩下杀手。
这就有点深度了。
但真正让这件事值得被提一提的,其实是:如果整个电影它真的只是现世美好里一个醉瞎子乱编的故事,故事差不多就得了,为什么非要精益求精,把所有的事儿说完整呢?
这是导演在提醒你:因为它不是。
孰真孰假,在粉饰太平的表象下,已经说得不能更明白了。
这份被捂嘴也要把实话说明白的情怀,难道不值半颗星吗?
看片名和电影的海报,以为是那种国产的灵异恐怖片,本来是打发时间看的,不看好。
后面从在庙里众人各自讲着围绕山村孤妻的故事各有不同开始渐入佳境,寿庭的出现把整个剧情推向高潮。
寿庭和女人的对峙,让人怀疑这里面底谁说的是真的?
寿庭和女人讲的故事开始联系在一起,让我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
这段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看着这些村民不由想起“升斗米恩,降斗米仇”,看着庙里的人为了能被警察带走自相残杀,这些都在揭示着人性的善与恶。
也跟标题山村孤妻做对比,人性可能比妖魔鬼怪还可怕。
故事结局一片和谐的景象想说明一起都是假的,但是结尾的彩蛋中的小男孩又让人重新思考这跟故事有什么关系,暗示着这个故事确实发生过。
人心险恶,人心不可测,对人心的刻画入目三分。
李寿庭对剧中人心的揣摩令人深醒:她知道玉姐虽然知道事情的真相,但蒙汗药毕竟是她下的,她自己也是罪恶的,又怎么刻求别人?
(不过,此剧还是有缺陷,玉姐并没有看到杀人的过程)。
里面对两个泼妇的刻画尤其成功,明明受恩惠三年,应该是感恩戴德的,她们却恩将仇报,恶语相向,恶毒至极,不仅让人联想到农民歌手朱之文,他的遭遇和谢多么相似,为村民做了那么多最后落个埋怨?
最可怕的其实真的是人心。
很不错很不错,借故事可以拍出让人惊恐的鬼怪,按照人心来拍又可以很好的让故事圆满。
演员也是在线,每个人嘴里的故事成就每一个不同的演员,就算是村里那些泼妇也是演技满满。
很难得能够讲好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点想起故事会里面的中篇故事,无论多离奇,总会有一个解释给你,别说故事会俗,人家的销量在那里,也就是老百姓都爱看!
当然我说的是十年前的故事会,现在不知道怎样了。
加油加油!!!
希望这个团队能够有更好的电影拍出来!
兴安岭猎人传说也不错!!!
加油加油!
不止七分不止七分不止七分不止七分!!!
非常中国的故事,也是一个道教故事,开头好像罗生门的开头,曾经参与谋杀的几个人冥冥之中在下着暴雨天躲进了同一个龙王庙。
在庙里共同参与那一次事故的人,像玩狼人杀一样,一个一个编起了狐仙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有真有假,真真假假让听故事的人云里雾里产生心里恐惧,但是说故事的人,其实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说是一个中国的故事,他有最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立意。
除此以外还有戏子无情,指鹿为马这些荒诞怪谬的故事,瞎子当时救了故事主人公的孩子,养大却甚至认贼作父,被贼所谓的道义一枪崩命,恶人也有恶人的道义,也会替天行道。
说是一个道教的故事,除了狐仙,斗法,跳大神等片段,还有惩恶扬善,替天行道,冥冥定数等。
故事的结尾,所有出现过的人物和谐的出现在一个场景里面,有人说是平行世界,有人说是那个瞎子的梦。
我看来也算是一个道教故事很经典的结尾,和封神演义最后姜子牙把出现过的各路人马,不管之前是不是同一个阵营都封了仙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故事也有一点日本故事的缩影,除了开头让人想起来罗生门的故事,瞎子最后雨停带着小女孩站在庙门口的几句唱词,也很有平家物语的感觉,也有血观音的一直唱词的两位。
故事最后也很有趣,瞎子到底说了什么故事,这么说故事,也许是故事本身,也许是故事的故事,这些都无从考证,人云亦云罢了。
故事前半段长的很像怪谈,甚至有点无聊,后期笔锋一转,立意深刻了很多,喜出望外,五星好评
我知道人心即地狱,我知道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
道理我都懂,可懂是一回事,接受又是一回事。
我总是抱着天真的幻想,幻想着好人有好报,幻想着真心能换来真心。
虽然现实如电影一样狠狠的告诉我,我那是妄想,别他么那么天真,可是,内心深处还是有那么一点幻想的火不肯熄灭。
电影打着狐仙的幌子,讲人性到底有多恶,人们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能把一件事讲成跟真相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样子。
不同的人讲同一个事,却出现了好多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事情的真相残忍又寒心。
听故事的人都如此难受,故事里的人该有多痛呢。
但是,这样的故事在我这里是成功的,我玻璃心,看了难受,不能说他不是好故事。
希望其他影视剧导演看看这个电影,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明白,剧本,或者说故事本身,对一部影视剧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观众们真的不是傻子,你有没有用心讲故事,我们真的真的能看见,能分辨。
先看了《山村狐妻》,意外的挺不错的:结构精巧,叙事丰满,逻辑自洽,且蕴含的对人性和”群体失智“的批判也让片子”脱离了低级趣味“,在恐怖片的范畴里已是相当的不错了。
当然,服化道、置景、表演、导演等的技术层面,网大痕迹还是很明显的,”土味“扑鼻。
不禁勾起我的兴趣,返回头看了这个团队之前的作品,从早期《伏妖白鱼镇》,到后来的《兴安岭猎人传说》,从稍有亮点整体没法看,到现在的高整体完成度,可以看出这个团队的进步。
坚持用心做故事内核,这个团队值得让那些天天抱怨”不让有鬼“的好好学习学习。
其实看过剧的都知道这部剧整体来说不怎么恐怖 但这部剧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人性 从在庙里他们为了自己的自相残杀 谢锦一直在救助他们 但那群村民却因为谢锦在办婚礼而未帮助他们而记仇 这都是人性 我一直在想谢锦的那一段 真的让人很生气 人家谢锦并没有任何义务帮你们 凭什么你们知道人家办婚礼不能帮你们还有理的吵 一直说人家希望大家真的不要觉得任何人欠你们的人家帮你是情分 不帮是人家出于对自身的考虑 不要觉得他一直在帮我 今天突然不帮就不对 这事人家也不算有错 毕竟人家也不可能一直帮你 人家又不是你爸妈
难民身份、被父亲抛弃的不安全感,让他成了为目的不择手段的小混球。结尾钉箱子渗出血那个镜头印象深刻。
看的好难受,孩子演技赞,撑起了整部剧。世界那么大,哪里才是家,对于孩子来说,有爸爸的地方就是家。
剧本做得很段落化,故事虽然断断续续但情感共鸣得以始终,细节设计连同情感表达都非常充沛,令人难忘的细节非常多。且多种情绪并行,这对父与子的情感状态模棱两可,这让人物更立体更具魅力了。以及我居然看了一部科索沃的电影,活久见系列。
用最平凡的结构用小男孩的视觉来表达目前德国最棘手的政治问题,就是感觉缺个张力
小朋友撑起一部戏。
小男孩侧脸不好看,正脸真的很惊艳
看的太憋屈了
现实题材难民电影。有种莫名的烦躁感。
这个小孩生存能力太强大了,长大了一定能成事儿。
嘘寒问暖的善意浮于表面,自身利益面前终究暴露出人性中的自私
算是蹭热点之作吧,让观众看到另外一条难民之路。不过,影片中的主角小男孩真难让人心怀同情之心,只让人倍觉讨厌。剧中男孩伯父说得好,对于小孩,你得从小让他明白,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做的。其实,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总是在极度的溺爱与冷漠之间徘徊。
只看了半小时就没继续看
卡罗维发利-科特布斯-柏林这条东欧青年导演出头的经典路线上的作品,科索沃和移民(难民)题材恐怕是最大亮点吧。片子质量大概也就是勉强及格。儿童视角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而故意不谈战争背景及政治经济背景乃至宗教问题,只去诉诸于父子情感(父亲写得又不好),让这部影片显得格外单薄(哪怕你甜腻到[世界转角遇到爱]那个程度呢……)。所幸大家族打招呼啰里巴嗦的方式还是蛮有趣,勉强搬回点分数吧。
琐碎却老套,移民主题并没有处理好。情感动人。
表面上是父子之间感情的博弈,却带上了难民偷渡,和国家政治问题,这种热点近年也是越看越无聊。
1.没有强大的祖国做背书,人民何谈尊严;2.上梁不正下梁歪,偷东西打老爹,老爹软弱无能没出息,儿子长大成人也会是个祸害;3.穷生奸计,富养良心,瞧瞧除了那个胖叔叔一家子还凑合,剩下的哪儿有一个可以称为好人?
只有我想給這個小兔崽子兩巴掌麼。你可以當被寵壞當孩子但請不要拖累傷害他人,也不要抱怨自己咎由自取的慘況。整部片沒有一個真正善良的人又為什麼存在。
emm…
孩子以自己的天真与执着追寻一种他以为的安全感 在尔虞我诈的成人世界迅速熟悉规则但拒绝成长 难民身份不在于他个人而在于整个国家甚至世界 在无序混乱中生长的孩子也难以要求他愿意完全遵守规则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他在生存中有且仅有能学到的 敢于创作这样让人喜欢不起来的主角形象也是非常勇敢
科索沃去年的申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