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剧透《美术老师的放羊班》在艺术上比上一部更为成熟,圆润。
首先是电影对90年代末的农村中学场景、人物、语言的再现非常真实。
其次是陕西方言相当地道,尤其是师长训学生的话瞬间把我拉回了那些遥远的学生时代。
更重要的是,几位主角也都是曾经在农村学校里都能见到的形象:严厉的领导、个性十足十项全能的美术老师、几个学困生组成的小圈子、色厉内荏的小混混……当然,电影中也不乏浪漫主义色彩,让孩子们在看似日常实则残酷的生活中走向了美好的生活,也给我们观众带来了很多暖心慰籍。
最后,一定要说一句:王建房老师,泰酷辣!!!
在第一堂美术课上全班只有巴王超过和雪桔有美术本,一种无形的cp感就产生了。
教室后面的同学(成绩不好的同学)也第一次有机会能坐到前面,成绩好的同学敷衍了事在美术课上做其他学科的卷子,因为“耽误”学习。
也正是因为在美术课堂上写其他学科的作业,成绩好的同学反而被叫出去。
巴王超过也因为热爱画画而当上了美术课代表,第一次有了被老师重视的感觉。
在走廊上的同学有那么多,还几乎都是成绩好的同学,这种“冲击”既不真实又很真实。
老师让学生买素描纸,到文具店里老板也不知道素描纸是什么,最后居然卖给学生“烧纸”。
既反映了社会上对美育的不重视,又说学校的领导死了,真是一段极佳的讽刺。
即使是校长的儿子也对美育完全不重视,喜欢小提琴也被父亲恶语相向。
直到后面把全校的书都给偷了。
这件事挺荒诞的,没想到真的有人会去学校偷书。
更荒诞的是学校领导只想把偷书的罪名安在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不了了之。
影片中老师的任务并不是教书育人,只是写论文、评职称,当高级教师。
电影中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情节。
冷老师问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冷老师带着一众学生到河边,几个小伙伴一同到河边放生金鱼……这部电影也是非常好的一部群像作品,汉化版的放牛班的春天,随不算十分“伟大”,但很符合我国国情。
冷老师不仅拯救了这几个孩子,更是拯救了多年前的自己。
再谈到最后的结局最后冷老师被调走了,这算是一个be。
但是冷老师获了奖,黑红牛当上了海军,骊山上了体校,王大凯组建了乐队,雪桔可以做自己的选择,巴王超过也去艺考美术了,虽然郝男得了抑郁症。
人生哪有什么he、be但总要有个结局。
2023年了还有如此具有年代感以及地方特色的文艺片、儿童片。
不知为何影片结尾的“双减政策”在我看来不像一种如释重负,让我感觉更加的讽刺。
刚开始看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很大期待,海报和简介没有让我很有欲望来着。
看完之后其实后劲挺大的。
我也算是一只脚踏进教育行业,真的很触动,但是也陷入深深的无力感。
来聊聊正事——打五星的理由:1.选角方面:几位主人公的选角其实挺有特色的(请不要用偶像剧文艺片等要求),无论是长相透露出来的性格,同时也透露出来他们未来命运走向的伏笔。
看完结局再仔细回味,还真的蛮贴切的。
2.台词方面:陕西地区方言很浓,很多谚语歇后语都好有趣!
很有代入感,也很符合角色本身。
演员们的说话神态和语气、断句等等,都非常体现演技,很佩服小演员们!
3.音乐方面:听的时候本来觉得主题曲片尾曲都平平无奇…但是真的好上头!
歌词也很符合当下的画面和剧情。
很多白噪音的背景音,真的很舒服。
有蝉鸣,也有落雨,像极了记忆里回不去的童年。
4.内容方面/剧情走向:高潮真的看的落泪,有起有落,既有理想主义,又是现实主义。
教育界里当然会有这样一个美术老师,但其很难有当兵的亲戚的同时还认识有关系的体育老师,很难既会唱歌又会散打,很难自己的教育理念被真的认同,也很难一直坚守着。
反思自己作为教师,真的是会带有不少强势的命令语句,但也对于许多问题学生感到头疼与无奈,有种被内涵到的不适感,因此观影中既有反思,也有无可奈何。
我愿意相信一定有这么一个地方发生着这样的事,一定有这样一个老师改变他们命运,影响深远。
何其有幸,他们拥有这么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看过的电影中最好的国产电影,放在这个年代,能看到这样的影片,实属不易。
这样的影片竟然没有被封,算是这个年代的欣慰。
至少这部电影就像楚门的世界一样,作者想表达什么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些端倪,给生活在楚门的世界中的普罗大众一点蛛丝马迹。
不过这些已经足够了,聪明的人已经能从中跳出来了。
不过我还是没有办法在影评中把一些话说得太明白。
我是00后,这部电影仍然倍感亲切。
很感谢从小能从类似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国产电影想表达的一些东西完全清楚。
这部电影的处理非常艺术,都说这个时代需要美术老师这样的人,可是只有这样的人能行吗?
麻木不仁的乌合之众又能做出什么改变?
很喜欢弹幕中的一句话,大意是,一群能力不行的家长还想自己的教育能带出来厉害的娃,真的是深有感触。
这几代人的历史看过来,真的觉得一些东西好像被无形的力量刻在身上,想改变却是像孙悟空逃脱五行山那般艰难。
冷狼老师我很佩服,能经历这么多流言蜚语还能坚持自己的一些想法,实在是不容易。
反正我做不到,所以我溜了。
如果这个社会里能有越来越多像冷老师一样坚守底线的人,那我相信整个社会的环境会越来越好,可惜社会不需要这样的人。
所以我只能悲观的得出结论,这个社会很难变得像想象中那样美好,如果没有彻底的、革故鼎新似的改变。
这是思想问题,无关科技进步、经济发展。
难道这样的思想真的不能适应发展吗?
还是只是没有足够的动力接受思想呢?
经常听到一句话,上面的思想是好的,都是执行的人执行出了问题。
好嘛,甩锅扣帽子信手拈来。
有没有可能,这样的执行就是现在的最优解呢?
不管怎么说,进步总是渐进性的、需要牺牲的、阵痛的。
很可惜,我无法接受这样的巨大的以一大群人为代价的进步。
也只能默默看着这一切罢了。
最后很感谢作者能在现在这个时候拍出一部这样优秀的电影。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美术课、体育课的上课时间被语数外主课占用,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中学生涯?如果有,请《树上是个好地方2》帮你回忆青春。
时间线来到了娃娃读初中时期。
这次迎来了特立独行的美术课老师,也迎来了文化课和美术体育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的尖锐矛盾。
毫无疑问,文化课直接碾压艺术课。
究其原因还是文化课仍然是学生升学的渠道,也是学校升学率的决定性指标。
整个社会寄予文化课太多希望,用来改变命运,让升学之路变得狭窄拥挤,也忽略了艺术才能的培养。
培养艺术才能的确艰辛,不仅要克服简陋的练习环境,每天也要坚持练习,精雕细磨。
有梦想才有这个动力坚持下去。
遇到阻力需要老师的鼓励,走错方向需要老师的纠偏,正所谓百年育人的含义。
孩子就像白纸,可成魔可成佛,关键在于社会、家庭共同努力,光靠文化课是远远不够的。
谈完感受,我们再说说电影本身。
这次美术课老师并没有带来第一部的新鲜感,只沿用了第一部的构思,所以剧情上并没有创新。
尽管如此,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情节。
电影成功展示了如何教导一个坏学生走向正轨,这是否给了我们启示呢?
跟第一部互动太少也是一大遗憾,至少可以保留那颗树吧。
看着关于理想的描述,听着打动人心的歌曲,如同一个娓娓道来的逝去时光穿越而来,70后80后应该会比较有感触,现在的小娃娃们怕是看不懂。
怀念90年代的学生时代,丰富多彩,还有对着理想单纯的向往,不只是追求名校和成绩。
时光一去不复返,只能在电影中回忆过往。
这样的老师不多见了,这样的电影也不多见了!
☔️北京这几天大雨,白天难得在家睡了会儿晚上就挺精神。
终于腾出时间可以认真看一部电影🎬上周五刚上映,还是热乎的~一口气看完,能看到这样优秀的片子,太值得了。。
看完了后,无比感动~笑中带泪,满满回忆~关于青春,关于那个时代,关于梦想。
想说的很多,但是又有点难过,因为那些美好,的确再也回不去了。
有时候时代的进步,牺牲的就是那些珍贵又纯真的过去。
我想到了很多人,我的同学们,我曾经的好朋友们,还有我的老师们,而我过去的经历,全部跟着电影情节,同步闪现,因为太多和我本身经历非常相似,所以大晚上的,一会笑一会哭。
就像程老师说的,它确实很治愈,让我感受到一直在路上,也应该偶尔停下来。
碾压了很多院线电影,可以唤起人心灵深处的本真。
特别好,真的,在如此浮躁的社会,还愿意坚持初心的团队,已经不多了,感谢让这么好的作品得以上映。
而且是疫情期间诞生的作品,背后的付出可想而知……相信会有更多人看见,无比期待下一部💪安利给大家,来场心灵治愈spa重启更多能量……❤️
在西北大读本科时的摄影/短片专业课老师就是张忠华导演,还记得这两门专业课时张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也让我对影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时隔多年我跨专业考了研,写了融合影视的美术教学相关论文,毕业后终于当上了初中美术老师……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与自身的现实经历交织,形成了一场完美的闭环。
片中的小演员们都长大了,我也一同向前走着,期待早日看到第三部!
卧槽!卧槽!!卧槽!!!
那个小姑娘,仪态、相貌、声音、服饰、心境,简直就是我的初恋和白月光啊!
这股子清纯劲儿,这不比刘浩存强一万倍!!!
张子墨,我记住这个名字了,以后你要是去拍偶像剧或者爱情片,我一定掏钱买票入场捧场!!!
爱死我了!
就为求这个小姑娘的一笑,五星,直接五星!!!
PS:片头全是从没见过的的出品公司,em,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PPS:第一部是小学支教老师、第二部是初中艺术体育生,那第三部也许是em,不敢想,这要是到了第四部,自主创业,绝对是自主创业,哈哈哈
PPPS:其实应该说这片子剧本编排还是太明显了,有点影响观感(镜头语言也很平庸),但是我主要看那个爱跳芭蕾(或者她妈妈爱跳)的小女孩,可惜的是在树林里跳舞跳的不是芭蕾,有点失望,唉
PPPPS:插曲和片尾曲都不错,很有感觉,导演是有点才华的,期待第三部!
(请导演务必让小女主出演,并且在大银幕上映,谢谢)
这种类似的反思电影看得早些年看得有点多,现在感觉有点炒冷饭,因为上了那么多年的学,明白不管是学霸还是学渣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是没啥天赋的,走得好不好运气很重要,然后小时候做的那些梦呀,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能实现,绝大多数人都是螺丝钉。
碰到个好老师,山鸡也变成不了凤凰,但是好老师的意义在于,即使多年之后工作在一些平凡的岗位上,想到这些老师依然心底能有一股暖流,他可能温暖以及治愈那些被鼓励和认可的学生
一直以来猴王都是最棒的 现在依然期待创造更好的成绩
一群不要命的人向你讲诉自己的人生哲学
每次看motoGP的片子,都像在看Valentino Rossi的纪录片。偶尔看到别人夺冠时,才反应过来这是motogp罗西小的时候也太萌了,圆圆的脸,真的好圆家乡的服装店模特身上都插着罗西的头像,披萨老板也会把包装袋上电话号码里的46做高亮还有Marco Simoncelli的采访,每次看到这么鲜活激情四射充满天赋的选手的结局,五味杂陈原来日本的摩托车厂这么nb,一大原因是二战后禁止日本造飞机,航空发动机工程师只能转去了摩托车行业……早知道这样我可能当年也学航空发动机去了……哪天不想搞了,也跑摩托车厂去……不得不说人的一生很多节点,稍微给点儿外力,就会偏到不同的航向。就像当年看完wonders of the solar system,后悔没报天文一样。但人生就这样,不同的分支有不同的奇幻世界,还是希望多多探索,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希望早一天能当上护林员
敬佩
整个青春的追随…
看的热泪盈眶啊~为了梦想的执着~
一代新人换旧人
nt7
啃生肉
我真的respect
不懂GP的人貌似只能张着嘴看完本片
回顾Rossi的100胜太美好了!!从faster拍到fastest,Rossi的对手们换了一拨又一拨,呵呵~~也让我想起来这赛季又拖了四站还没看了。。补。。。
虽然有鬼一样的字幕时间轴 我还是看完了 Rossi!!!!
燃!
我就是Vale脑残粉
感觉这部比Faster好看一些!虽然这几部配乐用的都是一个人/乐队,但这部配乐存在感挺强的。喜欢远镜头追着赛车手转弯,周围的一切都模糊起来;还有几段montage也很喜欢。另外Ewan的配音水平也有进步。时隔多年回看这些人的事业发展就很感慨,有的人当年感觉前途无量,可后来表现好像也没有很亮眼;有的人感叹别人转去superbike可惜了,可过几年自己也转去了superbike。采访这些赛车手时大家都是从几岁就开始骑摩托,但好多人的高光时刻真的很短暂,不过转念想想,能站到过领奖台上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是吗。
时速一两百码摔下来,看着都可怕,真是玩命地开啊
Hahaha!! Be water my friend!
我以为12年罗西的故事会继续的,但是电影结束了。
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