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第一次看越南电影《迷失天堂》,据说这是越南史上最长的一部电影。
习惯了英语、日语、韩语的语境,忽然间看这么一部长长的影片发觉得越南语有一点像潮州话,正如潮州人说客家话像泰国话,也许是因为什么都听不懂的语言。
所以,感觉像就是像了,没有什么任何逻辑联系。
作为一部讲诉gay的影片,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越南,这样一个神秘的国度,和我们又有着千丝万缕的感觉。
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感觉是,那边那么热,和广东这边差不多。
人长的和南方人差不多,唯一最大的区别就是头上戴的帽子,而且也是踏着改革的步伐在前进、、、、、、影片采用长镜头的手法给我们展示了西贡现代化背后,几个漂泊于这座城市的年轻的辛酸史。
作为男妓,这样一种卑微的职业。
靠出卖自己的身体获得收入的男人,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渴望拥有爱。
影片采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去切换,一个妓男的爱情故事和另一个不相干的妓女爱上一个疯子的故事。
这些社会的弱者与这座现代的城市显得格格不入。
影片的最后,字幕显示,那一条妓女与妓男接客的街道已改建为超市。
似乎是在暗示采用现代文明的方式就可以抹掉那一切心灵的创伤。
这将是我第一篇影评文章。
更多的,是为了写给自己。。
从影片的一开始的音乐就听得出来,这可能是一部内容会偏悲情的电影。
但影片一开始放出的却是年轻男孩的活力四射的晨练场景。
整个画面充斥着热情洋溢的正能量,开始的画面和结局的鲜明反差让我感动之余,更多觉得比较突兀。
先撇开故事内容不谈,演员们的演技我觉得比较生疏,拍摄手法也显得比较单调。
期间很多镜头拍摄的都是演员在讲述一些道理的时候进行的脸部特写,但是演员明显表情训练还不是很到位。
总之让我看起来很生硬和单一。
另外,故事的叙述方式也让我觉得比较诡异。
一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平行的故事,本身让我就觉得比较难受。
其实我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这个傻子直男和两个同性帅哥之间到底怎么才能划上交集,然而直到故事结尾,都没能把它串起来。
如此没有联系的两条线出现在一部电影里我以前从没见到过,可能是我看过的电影太少了。
但这种处理方式我很不喜欢。
经常让我在看一个故事发展的时候却忘记了另一个情节的发生了。
比如看到傻子在敷出鸭子,而之前是柯毅从房顶上摔下来。
结果期间连续近15分钟都提都不提了。
说实话,要不是后来阿郎在路上再遇柯毅的扮相,我真心都忘掉这一情节了。
但就这样再次出现真心让我觉得非常突兀。
而情感方面,因为要描述两个故事,所以之间很多细节刻画根本不到位。
两个男主角的情感发展用光速来形容。
而之前压根没有丝毫表现的柯毅在这里瞬间变成一个gay,并且就这么轻易的答应了和朗同居。
在看这电影前,我看了剧情简介,我当初很好奇一个人怎样爱上把自己骗得倾家荡产的人的。
这过程让我真心觉得很无语啊。。
而且柯毅答应去朗家后,就朗就直接帮助他擦伤口然后就居然直接ML了,真也太狗血了一点吧。
即使是电影也可不可以不要发展那么快。
我起初以为是他们已经在一起了很多天了,然后出现的这个画面。
可是第二天白天柯毅却还是打着绷带和石膏啊,为什么一个打着绷带石膏的人在被一个骗得身无分文的人擦过身体后就义无反顾的和人家ML。。
还有,伤真的大丈夫?
无论怎么看,这个画面都拍的过早了一点,完全可以放到紧跟着的那两个人生活片段之后。
还有就是我觉得龙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很不明确啊。
既没起到两个人感情催化的作用,也没在剧情上起推动作用。
我看到的唯一作用就是在结尾最后的哭丧有一点点暗示作用。
但哭的时候他为什么居然还是打着拐杖的,时间逻辑上总让我觉得有些不太对。
我还想吐槽的就是身无分文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的柯毅是如何弄到那副如此精致的拐杖的。。
如果是医院送的,我对越南的医保制度点32个赞。。
至于很多其他乌龙搞笑的片段比如一个女人居然莫名其妙用随手捡的棒子瞬间KO掉两个人之类的我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总之我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总能让我开怀一笑。
比那个书店老板问柯毅为什么哭而柯毅制造的笑料桥段有趣多了。。
吐槽完毕,为什么我指出那么多问题后我依然给这部电影很高的分数?
因为它的的确确带给了我感动。
里面有关同志的反思和对生活真谛的思考,都是当今我实实在在思考着的东西。
“生活为什么有趣,因为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我们不该相信命运而要自己去主宰命运。
你不能选择自己的性取向,却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这句话很矛盾,因为性取向就是你的命运,你想要主宰命运却无法改变自己的性取向,这种矛盾始终无法让我释怀。
就好像我早已接受自己的性取向并且认定它无法改变却依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所带来的各种情况一样矛盾。
同志故事的结局让我觉得更加矛盾和无奈。
柯毅出人意料般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朗,他的结局无疑是最美好的拥有光明的美好前程。
而朗却因为柯毅走向了不归路最终甚至暴尸荒野,对此柯毅却完全一无所知。
可能因为过程太过于戏剧化而结局却如此真实一时间让我真的难以接受这个设定。
同时更让我坚定信念相信同志间是肯定有真感情的,即使如同朗那样如此不信任真爱的MB。
不然,为什么朗甘愿为了柯毅走上了抢劫的不归路?
我有那么一瞬间思考着朗这么做到底值不值,但后来我意识到真爱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值不值,只有愿不愿意。
现在细想起来,这个结局又有它的必然性。
柯毅虽然片中没有介绍,但有几处还是有暗示他是一个离家出走的人青年。
他有一个美好的家庭;而朗从设定上就是一个无业的MB。
命运能改变吗?
可以,即使说朗能够走上柯毅那条读书高考的路我都相信。
但是,朗本身能做到么?
他需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到这样的命运结局?
如果他缺少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下,作出这样的转变肯定是不可能的。
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命运可以改变,但你必须遇到那个能够改变你命运的人或者事。
而这,则根本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东西。
这句话在另一个故事里也得到了印证。
傻子他执着,勤劳,踏实,朴实。
拥有这么多良好的品质依然改变不了他只能捡垃圾住在破船里的命运。
但是,鸭子,妓女却改变了他独自一人过着捡垃圾住在破船的命运。
而妓女,也因为傻子,改变了没晚被逼着接客的命运。
但,出狱之后的她究竟何去何从,又是怎样一番命运?
也许她和朗一样,无法改变自己只能继续做妓女;又或者她被傻子感化了,做起了贤妻良母。
这些,都只能交给时间和老天的安排了。
以前很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安慰自己:既然命运给我安排了这一条道路,就一定会有他的道理存在,我按着命运的安排走,看看会出现怎么样的风景,或者是什么样的结局。
后来想想这只是出现自己不愿接受的结果的自我安慰,让自己好过,走出哀伤的安慰,接着开始命运安排的道路的生活。
就像片中的林相信命运安排的道路,或许也是他的自我安慰,被初恋欺骗让他不再相信爱情,被生活欺骗让他没有勇气改变命运。
柯毅说“你不能选择和决定自己的性向,但你可以选择过怎样的生活。
”可是林已经没有勇气和自信去改变生活,爱情有一天就是一天,生活每天都要过,他已经在自己的环境里生活,害怕现在的生存方式改变换来的结果只是欺骗,那样他唯一的退路就是回到原来的生活,他不再相信爱情,但他对生活还是存在希望,他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最后他也想抗争命运或者说想要有资本来相信爱情,可是他选择了一条极端的道路。
片中的那只鸭子是阿傻的生活希望和寄托,韩彩改变命运的原动力或许就是阿傻和那只鸭子带来的。
我们可以相信命运,但是只是我们一时安慰自己的良药,我们要对生活还拥有希望,就可以改善命运。
看了心情好沉重。
影片开头剧情感觉很假,但随着剧情的展开,好了不少。
傻子和妓女那段可以单独成戏,男妓的故事可以铺开更加丰富些。
影片结尾的字幕对后来各自命运的描述,倒显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虽然故事不够严谨,但还是会有些小感动。
最后的结局让人有些意外。
越南也能够拍出这样的影片,不觉让人冷汗,现在亚洲电影发展快,中国是不是落后了。
反正中国的审查制度是落后中国电影一万年了!
TIFF(多伦多影展)一直以来对LGBT内容都很友好,1995年“神父同志”(Priest)甚至获得了“人民选择奖”。
本届越南电影“忘返天堂”(Lost In Paradise)选择在TIFF做世界首映。
它创造了两个记录:越南第一部同志题材电影;越南有史以来名字最长的电影。
“忘返天堂”是越南导演Ngoc Dang Vu(发音:武玉棠)第三部剧情长片。
它分两条线索:纯情少男科伊离家远走胡志明市,期待开始新生活。
他遇到口甜舌滑的东,接受了合租的邀请,在公寓见到了东的男友阿朗。
以为遇到贵人的科伊惨被这对同志伴侣洗劫,变得身无分文,露宿街头。
孰料转眼间阿朗亦被东抛弃,成为了站街男妓。
两个寂寞的年轻人再次遇见,然而这次没有谎言欺骗,他们忘情的爱上了对方,直到有天东重新出现…而在城市另一端,弱智丛仔想和妓女韩做朋友,然而他的存在无形影响了韩的生意。
在气恼和打骂中,韩感到不用强颜欢笑的自在,对这个梦想孵出鸭子的傻子渐生好感…要指出的是,尽管“忘返天堂”拥有大胆性感和精致唯美的画面,但该片本质是在揭露转型社会中下层群体面对的种种问题:城市化对农村劳动力的驱赶、年轻人的迷惘和失落、性工作者的心酸、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缺失…影片用充满勇气的写实精神描绘越南社会的边缘百态,并且破天荒的将同性恋情作为主线,不论最终品质,至少在越南电影史上已经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开篇有说本片创造了两个记录——除第一部同志电影外,它还是片名最长的越南电影。
该片的原名是:Hot Boy Noi Loan - Cau chuyen ve thang Cuoi, co gai diem va con vit。
翻译过来就是:靓仔的反抗以及发生在上个月的故事,一个妓女与一只鸭子 (有没有晕,有没有!!!
)。
好在为参加多伦多影展,出品方另起了英文名字:Lost In Paradise,否则实在难以想象观众会买票入场...同为红色政权的越南,也有类似于中国的严格电影审查制度。
“忘返天堂”是越南国家电影行政委员会特别绿灯放行后登陆的多伦多,而在越南国内也已过审,10月14日首映(大家可以自行对比我国,此处省略一千字)。
另外“忘返天堂”的国际发行权已在电影节上售出,由发行过“诱惑肌肤”、“性爱巴士”以及我国香港导演王家卫系列作品的著名影业Fortissimo Films购得。
像年轻的越南人,将胡志明市想象成天堂的样子,满满的企盼幸福的新生活,在我们的世界中,也许是,将北京、杭州、上海一类的城市当成心中的天堂。
其实,它们只是我们心中的样子。
我们想象着在那些地方,每个走在路上的人都露着幸福的笑脸,每个人都是信心满满。
然而,现实会毫不留情的撕裂你细心编织的绮梦,也许会血淋淋,也许是明晃晃的刺痛双眼。
电影中的人,只让我们这些继续造梦的人知道,所谓的天堂,不管它真实的样子如何,本我不变,你的天堂,就永不改变。
因为是越南第一部同志题材的电影,我才下载下来看。
看过了欧美的、香港的、台湾的同志电影,想看看越南是如何诠释这样一种隐藏在社会黑暗中的爱情。
诚然,在看的过程中,我不免俗套的带着一些心情:1、比如在柯毅的请求和劝导下,林会放弃性工作,而从事其他的职业;2、柯毅毅然离开林之后,他会大发一笔横财,回来找林;3、在柯毅离开后,林幡然醒悟,再去找柯毅,然后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4、柯毅在与林告别的时候有kiss goodbye,林抓住柯毅的手,或许林改变主意了,放弃性工作,重新生活..............但电影给我的却是另一种结局:林,为了钱而去抢劫,最终暴尸荒野;柯毅,向着自己想象中的天堂飞奔而去。
这是我最没有想到的一个结局,诚然,在爱情里,有很多为彼此的牺牲。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希望林放弃这份工作,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林,或许,也是这样想,只是他选择错的方式了。
其实林也是有办法的,若大的胡志明市,除了性工作,还有千千万万的工作,而林偏偏选择了这份工作。
林一直说命运如此,只好既来之则安之。
或许,这就是既来之则安之最终的宿命。
从头到尾听信宿命,最终也就真如自己所相信的那样。
柯毅的离开,也是人性中坚韧的表现。
他对林说,生活是自己选择的,而不是命运。
正如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柯毅来胡志明市的最大原因是听说这里是天堂,所以他来了。
当他真正开始在“天堂”生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生活在噩梦中、生活在人间地狱。
最终,他也勇敢的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影片用林和柯毅诠释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我们无法用某一把尺子来衡量哪种人生是好的,哪一种是坏的。
作为林来说,或许正如他所说,自己是专业的male prostitute,除了这份工作,他还能去做什么呢?
对于林来说,每天晚上孤独的等待自己的爱人回家,最难受的是自己的爱人却要躺在别的男人怀里,这是他始终接受不来的事情。
他们各自背着承重的负担向前行,最终走到了分岔路的路口。
而影片中的弱智中年男子阿傻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靠捡垃圾为生。
但当镜头转到阿傻的时候,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温馨:1、当阿傻看着鸭子破壳而出时的喜极而泣;2、当阿傻要把小鸭子放回去的时候,伤心得掉眼泪;3、当小鸭子再度回来找他是,他们在夕阳下抱在一起;4、当阿傻醒过来,发现自己一直喜欢的女孩韩在自己身边;是的,无论生活有多艰辛,无论肩膀上背着多沉重的负担,只要有有颗爱心,终会找到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此刻,杭城瓢泼大雨,敲打着窗,好响。
而我又每天例行公事般打开电影,让别人的生活剧本消磨闲暇。
下了班就没事了,我不是白领,也只是个小职员,好在我过的不糟。
总把电影的名字放到很高的位置,不吸引我的我不会看。
不出意外地,《忘返天堂》被我记住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越南的电影,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无法相较于该国的其他电影,好坏全凭感觉。
题材是时下流行的,同性恋。
该类影片我已关注过多部,台湾的点到为止,泰国的小家碧玉,欧美的粗犷炽烈,各有风格。
如果要给此片打分的话(满分10分),我给8分,失去的两分,一分给林的身体,一分给凯的灵魂。
电影给了足够的留白,不需要讲太明,观众也能把握的了结局。
就着英文字幕磕磕绊绊得看完这电影,心情没有预想地那样糟糕,虽然我必须承认结局是伤,但不悲。
要论表演,我只想说演员尽力了,吻戏还不够放松;配乐恰到好处;长镜头与近景拍摄相得益彰。
电影有两条主线:一是林和凯的爱情纠葛,二是妓女和傻子的情感碰撞。
似乎每一个人都有他理想中的天堂,而这天堂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
如果将天堂勾勒地太美好,当如气泡般的梦破碎了,这天堂却似地狱了,想要抽离,却越陷越深,就像主人公之间的情感一样。
所以得经常提醒自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是个爱幻想的人,也喜欢问一些无脑的问题。
凯是否依然念想着那个曾走过他灿烂生命中的青年,他会爱上谁,继续等待爱情经过吗?
傻子是否还养着那只鸭子,以捡破烂营生,苦等他喜欢的女子归来?
幻想的强迫症一旦发生,很难扼制,因此我尽量不去多想,免得徒增烦恼。
猜得没错的话,林是0.5,凯是0。
可在这场爱情角力中,凯是更主动的角色,相反林成了被动。
每一次凯对林的发问,每一次凯对林不要去站街的乞求,每一次伤心泪的夺眶而出。
个中原因,林已不相信爱情,他是个被爱伤过的男子,所以当他被抛弃的时候他笑着说,他自由了。
而后却又回去重操旧业。
他将这一切归咎于个人命运,他不想再被伤害,不愿走出来,开始新生活。
正值青春的凯却对林大喊,未来的美丽就在于我们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待着,不要有所惧,我们一直在一起。
是的。
走出去,爱才会经过。
By: 22:05 2011.2.21
《迷失天堂》(Lost in paradise 越南 2011年)类似于国内小众的独立电影,主要关注普通人甚至是边缘人,比如小偷、妓女、失业青年等,但本片导演采用独特的社会视角,讲述两段看似平行的故事,但背后却是相交甚多:同是天涯沦落人,并生活在城市的“缝隙”;同样是追求爱情,两位少年郎被“恋人”欺骗后相依为命,“傻子”爱上了妓女,一个丑鸭蛋被他感动“暖”成了一只美丽的小“天鹅”;同样是追求新生活,唏嘘的是少年郎为爱而迷失自己,所有过往只能丢在风中……可喜的是“傻子”与妓女走到了一起,平实而幸福。
特别地,在精致镜头下以写实主义风格大胆勾画出越南底层人民的各种不幸遭遇与社会的边缘百态,勇气实在可嘉!
其实,近几年印度、泰国、越南及伊朗等小语种原声电影在业界早已暂露头角,而且有几部在我们国内也有公映。
电影素材来源于生活,也应该服务于社会,好电影应该多一些社会“痛点”的发声,类似于《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与本片等在本国及国外都有公映,同样都有自黑,暴露社会敏感问题,但并未遮羞,却勇敢面对。
期待春风吹得更猛烈一些,也能让天朝雨露均沾。
人总是会为了生活想出各种法子,只是为了能够走下去。
为何会有鸡会有鸭,是因为有需求才有供给。
是有人需要这种服务了,才会有人往下蹦。
那么往下蹦的通常是何人,我想是那些走投无路或者被逼无奈的人,出卖肉体得到的是什么?
是金钱?
我想不是,得到的只是激情退去后的无奈,不知道那些人是否每次做完后都会重审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路,是否还会坚决往下走,或许真的像lam一样一旦走了这条路就是不归路。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微妙,为什么疯子能和妓女成为朋友,为什么疯子会担心妓女,为什么妓女看到疯子被欺负会奋不顾身,他们都是脆弱的人,都想寻个依靠都想找个出路找个人说个话,所以促成他们之间的交集。
为什么疯子会想与鸭子为伍成为朋友,是在人的身上找不到温暖?
有些事不经历过真的不会懂,此刻,午后。
好想就此奋斗。
美好生活都是自己创造,安逸太久得到都是空。
第一部越南电影。。。其实两男主都一般。。。 其实更感动我的是那个拾荒哑巴。。。 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3.5星.当小鹅游回到傻子身边的时候我感动了,当两个年轻人迎着阳光奔跑的时候我感动了。觉得男主很有文章的感觉。
开头阵势直逼四星,作为对边缘人的描写直击本质。不管是性工作者还是智障,两线结构的进行有很多亮点。但是后来就逐渐发现男主(起先被骗那个)演技相当有问题,矫情戏来得不自在。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片有越南先锋作用。更喜欢妓女和智障的故事,粉面下的皱纹和傻子的演技,边缘。
男妓故事
瘋子,婊子,鴨子,因為愛都成了傻子(PS.瘋子本來就是傻子……)
预料中的结局,但还是免不了惆怅,鸭子是双关么?
报看 演技太尬 结尾像公益广告 三分半给疯子和鸭子
烂得我对这类片子快失去兴趣了
+1心纪念第一部越南电影
第三世界文艺片的必经初级阶段。
有点现实,亦有点小清新!
你的生活方式决定你的悲喜 但是两个男主角的感情线明显粗糙 最后稍稍打动我的还是傻子和他的鸭子,以及妓女最后的失控谋杀。
dpfr66h1 男主长得很养眼 故事俗套 但是讲得很诚恳 也就显得不那么讨厌【电影语言的部分真的太糟糕了
男猪好像佟大为。。。 - -
站街男和站街女 感觉画面脏脏的
深陷泥潭,何处是天堂???
有点做作~~
以一个女性观影者的角度来说,这电影也太恶心了吧,评分这么高无非是因为它说的是社会底层的一些事,不过话说回来,那个男主角还有点子帅,就是演得很娘
gay里gay气,倒是妓女与傻子的故事线更有意思
原来我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