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张之亮近十几年的几部作品,白梳,流星雨,慌心假期和墨攻。
仅从我看到的这几部片子里就可以看出张之亮擅长对女性的刻画,尤其有一点女性主义的倾向。
从流星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在故事里为观众传达出的温馨感人的情感诉求。
喜欢他的文艺片,因为他拍墨攻这种战争戏实在一般。
回到这部《慌心假期》,在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感情世界后,梅艳芳的表演显然带有强烈的个人真实情感在里面,那就是对男人的失望。
作为一个梅迷,我看得出这种感觉是彻底的。
这部片子只看梅一个人就够了,她两次哭倒在任达华怀里的时候,真的很痛苦,让我想起当年哥哥的葬礼上她哭到需要人搀扶的样子。
不能再写了,虽然是几年前看的片子,那种情感又被慢慢唤醒了,有些痛,有些不忍。
还是大家有兴趣的买来看吧,顺便帮忙找一下真实世界里倒底有Midnight Flight这款香水么?
从没想到这样的电影会深深打动我。
《慌心假期》,开头就很郁闷。
情节从头郁闷到底。
却牢牢地抓住我。
女人间的感情可以那么美。
真挚,细腻,敏感,坚韧。。
在关键时刻能够超越世间一切。
即使是爱上同一个男人。
有个镜头印象很深:梅艳芳质问有了外遇的老公。
她坚信老公的情人还活着。
“难道为一个曾经爱过的人你就只愿意付出这么多?
”最终,为了老公的情人,那个毁了她生活的女人。
她付出了生命。
故事戛然而止。
带给我的震撼却久久不息。
女人,神奇的动物。
一个香港女子在欧洲旅行,同行的游客中,只有一个日本女孩长着东方人的面孔。
日本女孩吐了,把这个女子大衣弄脏,然后千方百计请求她的原谅……电影在欧洲如画的风景中展开,音乐也是轻柔和优雅的,以为是一部轻松的感情戏。
两人用英语交流,慢慢成为好朋友,香港女子的丈夫有外遇了,感情几乎破裂,打算旅行后就办理离婚手续;日本女孩爱上一位有妇之夫,怀孕了,想旅行后做流产。
在庙宇中,一个祷告保佑离婚,一个祈求结婚……欧洲旅行结束后,二人结伴去摩洛哥。
这时,香港女子无意中发现这个同伴居然就是丈夫的情人,已经好了三年。
她非常恼怒,对蒙在鼓里的情敌非常不客气。
电影从这里开始色调和节奏都发生变化,接下来情节如同大片……我不喜欢电影的后半部,太残酷了,只有压抑和绝望。
梅艳芳和那个日本女孩(纯名里沙饰)的脸庞和表情都令我过目不忘,如果按照前半部的调子探讨感情问题才具有法国风格,后面的戏剧化结局倒像好莱坞片子了。
无论怎样,昨天看过这部电影,一天来脑子里面都是她们的面孔和异域的色彩,从这点看,这部电影也真是打动人心的好片子了。
2006年10月14日伦敦雾
生活中有太多没有缘由的苦,一如那么些莫名而来的乐。
当他们残忍地给美纪堕了胎,我没法不为了她而痛哭流泪。
当她在酒店里和Michael说,我回国以后会把孩子打掉,所以我现在要带他到处旅行,让他看看这个世界。
当她说着这些话的时候,心中要有怎样的痛楚?
我想可能怀上他的孩子有多大的幸福,就有多少的痛苦。
做了一个已婚男人的情人,卑微的只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个刻了字的打火机,即便如此她也不要求更多,不要求物质,甚至不要求婚姻。
女人聪明如她,知道婚姻是不算数的,it doesn't matter,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那个男人爱着我。
相信一纸婚约,不如相信当下的感觉。
女人愚蠢如她,即使下了决心要离开那个有妇之夫,却依然被千里迢迢找上门来的他占有的一干二净。
一个男人得到了女人的心,她便会愚蠢的双手奉上一切。
殊不知这个男人为你的付出,只是举手之劳。
他有能力在你心情为他跌入谷底的时候把你送上愉快的顶峰;也有能力随时让你为他悲痛欲绝。
控制住爱自己的女人的情绪,简直比点燃一支烟还轻松。
而你子宫里流出的血肉确会带来不折不扣的痛苦,淹没掉你们做爱时高潮的快感,彻底否决掉你对于他来说存在的唯一证明。
当美纪第一次和Michael在酒店喝酒交心的时候,她说,慢慢的,我开始在意,也开始感觉到那份疼痛。
是的呀,再重的刀伤也不会让人在第一秒就开始疼痛。
她一开始便知道自己爱上的是一个已婚的男人。
可能一个人,需要十分勇敢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决定去享受偷情带来的如海洛因一样高纯度的欢愉,同时也决定去承受它所带来的漫长的折磨。
心甘情愿去做一个情人是一件勇敢的事情。
但是心甘情愿去做一个男人的妻子又何尝不是?
明知积年累月的相处会磨去爱恋的感觉,日复一日的面对面会让彼此再也没有新鲜感,为这个男人生下了孩子便很有可能留下松弛了的阴道和被孩子拉扯下垂的乳房。
面对着这些却依然愿意走入婚姻的女人,确实是勇者。
一个男人要有多么的幸运才能遇到两个愿意为他如此奋不顾身的女人。
你说这个男人无耻也好,无情也好,卑鄙也好。
可是他拥有这样的两个女人,这已经是他最好的accomplishment. 无需别人的鄙夷来让他愧疚,他又何必去愧疚,换做世上任何一个在婚姻中麻木窒息的男人,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就像大自然中的种种元素,自然存在,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发生反应。
相对比男人来说,女人就更喜欢自欺欺人了。
好比说美纪一再重复,我对这个男人没有任何要求,因为只有情妇才会有要求,我不要感觉像个情妇。
那么可怜的美纪,不然呢?
要感觉像女朋友么?
还是要像家中的妻子?
如果要有那样的感觉,这个男人对你只能是另一种态度。
如果大家都享受那种撒了弥天大谎才换取出的一天时间的相处,一个晚上的留宿,就不要去想做他的女友或妻子。
这样的话,男人不会像上了发条一样为你耗尽心力,讨你欢心。
可是太多的时候,享受偷情的刺激也只是迫不得已。
累了,疲倦了,为什么不放过自己呢,在他这,美纪只可能是个情人;而在别的男人那,美纪可以轻轻松松的做个女友。
不要去追求蚀入骨髓的感情了。
任达华的角色名字好像叫Tong?
只出现在他送给美纪的打火机刻的字上。
对于美纪这个可怜的情人,再也没有比“这个男人爱她”更好的安慰。
面对自己的老婆,他只能佯装平静,承认美纪死了。
他和老婆说,她也曾经是我的女人,但是你要接受现实,我们能做的都做了。
他甚至祈求和老婆重归于好。
这些话多心酸。
做过你的女人,怀着你的孩子,竟然没有换来你失心疯一样在异国他乡寻找失踪的美纪。
更加荒谬的是,失心疯了一样要找美纪的人,是你的老婆。
妻子和情人有个共同之处,就是把感情看得太真太重,正如Michael说的,对于女人,很多事情发生了就不能当做没存在过。
Tong和Michael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放着的背景音乐,有句歌词: love, will be with you. 这就是惩罚。
惩罚这个男人永远也忘不掉这个情人,每每闻到她用过的香水就会想起她,到死也要想起她。
也惩罚可怜的情人,出现在错的时间,又太过于深情的爱上不可能给你归宿的男人。
女人的情深意重,希望你能承担得起。
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小三”美纪与“原配”Michel一起旅行的故事,而我认为,小三总有点主动勾搭的意味,多少带点贬义的色彩,而对于“小三”,我更愿意用“情人”称呼美纪的角色。
当然,我也必须承认,每一段真挚的爱情里面,不应有第三者的存在。
美纪,她知道他有家室,而她也知道他的婚姻生活过的不如意——就像活在殓房里一样,而他把所有的幽默和温柔给了她,而她喜欢他只是单纯的因为喜欢,因为爱。
她甚至没有想好“如果他离婚,自己是否会嫁给他”这类的问题,这种没有出于任何动机的爱,它的意义不应被否定。
只是他的浪漫、他的温柔、他的幽默对她来说真的是真爱吗?
奋不顾身去爱一个人没有错,但奋不顾身爱一个不值得爱的人是有问题的。
三角关系的另一主人公,Michel,一个怀疑自己丈夫有外遇的女人,即使在看似清晰的事实面前,只要未被拆穿一刻,却依然相信名存实亡的婚姻还有一丝希望。
她说过,对待一件事情,即使知道自己会后悔,但依然不会委曲求全,为了自己感受回选择让步,不强求,当身在局外时,她能够大度地同情、鼓励美纪去坚持、去争取,但当发觉自己身在局内成了当事人时,想到丈夫热情与冷漠对比之间的落差,败落的婚姻既成现实时,却依然会不能自已、妒火顿生,原来感情始终是不理智的,自私的。
她爱得盲目,爱得不甘。
一个爱得单纯,一个爱得盲目,她们都没有错,她们都只是爱情里头的受害者,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一旦陷入感情的漩涡便奋不顾身。
而一个有妻室的男人最终选择找情人,不管是对原配也好,对情人也罢,本身的行为就是对双方的不尊重,对道德的沉沦,是对婚姻契约精神的漠视,爱是不顾一切,爱是奋不顾身,上了枷锁的爱,被污名化的爱,还能称得上是爱吗?
理不顺的情感,剪不清的关系,在三个人的感情里头,注定是个悲剧。
看了电影觉得寒心在现在这个社会不要说永远连拥有都是奢求感觉像活在停尸间的男人却迟迟不肯离婚在妻子与情人之间游荡把抉择与挣扎交给两个女人而他的爱也不过就那么多比之女子之间的怜惜亦不如得到他全部的爱又如何想要问的不应该是你爱不爱我而是你愿为你的爱付出几多?
Michele(梅艳芳)因为婚姻问题而独自去法国旅行,Miki(纯名里莎)也因为感情上的问题而独自去法国旅行。
在旅行巴士上Miki吐了Michele一身,深感抱歉的Miki在Michele因感冒而留在宾馆休息时留下照顾她,就这样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起结伴旅行。
Michele是个严谨的人,Miki是个坦率活泼的人。
在教堂里Miki祈祷“我想结婚”,Michele祈祷“我想离婚”,当两人向对方敞开心怀互诉心情时,友情也开始滋长起来,女生之间的友情其实就这么的简单纯粹。
离开法国前,她们留了联系方式后互道再见。
只是无处可去的两人又在巴黎的街头相遇,于是便相约飞往摩洛哥继续旅程,其间两人一直形影不离,无话不谈。
而世上有种东西叫做“巧合”。
Michele在诉说丈夫的外遇时,Miki也向其诉说了自己的第三者身份,并以“情人”的身份自卑着。
无意的Michele从一瓶香水中得知Miki就是丈夫外遇的对象,顿时备感气愤,选择独自离开。
而Miki却对这一切毫不知情,早早的跑去买Michele前一天所看中却没买下来的手镯。
而Michele离开当日发现Miki失踪了,深感内疚的她四处奔波寻找,却将钱包落在出租车上,身无分文的Michele无奈之下只好打电话给唐医生(任达华),也就是Michele的丈夫求助,然而电话中Michele只说了一句“我需要钱”便扔下电话痛哭起来,那是内心的矛盾与矜持在挣扎着。
Michele打开门,脸上挂着惊喜与感动,但只有短短瞬间。
唐医生,这个爱情故事的主线人终于出现在观众面前。
只是这个男人在爱情面前,在爱他的及他爱的女人面前,却只展现了男人的自私面。
当Michele为寻找Miki劳心劳神时,唐医生却只是淡淡的一句“我们尽力了,我们能为她做的只是这些”,“也许Miki已经死了”,继而带着Michele回国。
回程的火车上,当唐医生买水回到车厢时发现Michele已经带着行李悄然离开了,只留下一张纸条“不知道对于男人来说,女人究竟是什么,但有些事情发生了,是不能磨灭的。
”车厢内的唐医生表情复杂,即使带着无限的痛悔也无济于事,那一刻他失去了的不仅是Miki,连Michele一并从他的生命中走出了,再多的泪水也唤不回他们的从前,而摩洛哥正是他们曾经蜜月旅行的地方。
走投无路的Michele只好拜托麦克,这个从香港来的“导游”帮忙寻找Miki的下落。
麦克以他的方式去寻找Miki,却依然希望渺茫。
最后在一个非常颓废失落的傍晚,既将绝望的麦克找到了被人拐去做妓女的Miki。
Michele拥抱着Miki充满无限的爱怜,只是这久别的重逢短暂得犹如傍晚从窗缝间隙透射进来的阳光,很快就失去踪影。
来不及诉说心中满腹的喜悦与思念,Michele就为保护Miki中枪受伤,Miki夺枪将劫持者杀死,可是这并不能挽回Michele的生命,最后在Miki的怀中慢慢的死去,只留Miki带着深深的痛楚与孤寂在沙漠中痛哭“Michele,别离开我,别丢下我一个人”。
一场为打开爱的心结而开始的旅行,却在带着死亡的阴影下结束了。
夕阳下,沙漠上成排的棕榈树前,一个女人抱着另一个逝去的生命痛哭着,一切都显得无比荒凉、寂静。
张之亮的《慌心假期》里并没有多少份量的故事内容,旨在讲述两个女人之间的情谊。
只是随着故事的慢慢发展,友情慢慢的开始升华了,即使是那么细微的变化,也让人闻到了暖昧的气息。
其实女生之间的情谊常常会超越友情本身,即使存在暖昧也让人感觉自然。
就好似两个女生手牵手上街绝对不会让人想入非非,而两个男生手牵手上街那回头率准是一浪高过一浪,搞不好还会被口水淹死。
《慌心假期》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公路电影《末路狂花》,对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一直记忆犹新,在警车的重重包围之下,两人相视而笑,将车子开向了万丈深渊。
这两部电影的相似点,都是讲述了两个女性一起结伴旅行的故事,及她们之间的情感。
那是种同志间相依为命的革命情感,但亦不能否认其中包含了同性恋的成分。
只是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恋,寄存于人的精神之上,让两个人相互依赖,彼此需要。
我想在我们的人生路途上必定会有这么一个人相伴左右。
一起经历磨难,走过风雨兼程,无论任何情况之下,此人都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一样是你这辈子所爱的人。
她和你是永远不同的,在地位上,在他的心里。
你只能拥有当下,你只能祈待他非常爱你的那一刻,他才有可能转向你。
而她不同,她只需要一个契机,非常小的契机,这个契机甚至可能只是她抱着他,或者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不如我们从头开始吧。
“对于一个你曾爱过的女人,你只愿意付出这么多?
”缠绵三年的情妇,情谊竟抵不上才认识的朋友。
虽然梅艳芳并不是单纯因为一起旅游才有的这般情谊,但她说的没错,她是你的情妇,这是你的责任。
可到头来,在摩洛哥苦等,想尽办法救出美纪的人却还是她。
梅艳芳说:我不知道女人在你们男人心里算什么,但是有些事情的发生,我不可能当没发生过一样磨灭掉。
”所以她选择了回到摩洛哥。
男人寡情,说得好听,却根本负不了责任,最多无非是在整理“遗物”时闻到你的香水,眼眶湿润了那么一下。
1.女主角的坚持也许很大程度上源于和丈夫“较劲”,设想如果遇到的这个日本女孩不是她丈夫的情人,她会如此吗?!
她这样做源自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就是用坚持来嘲讽她丈夫的无情。
2.帮助女主角救人的那个男人,人性转变如此迅速,不和情理。
3.经历种种惊吓和不堪且面对女主角死亡的女孩儿,她要怎样才能活下去啊?!
4.多希望她们俩从法国归来就各回各家啊,命运就在日本女孩这“没有玩儿够“的一念之间就改变了。
当然,正是由于这种种偶然注定了命运的必然,哎!
哎!
哎!
为了阿梅看的,三星也只是打给阿梅。
阿梅演技没得说了。
可能都觉音乐光影服装节奏都可以看,演的也认真。
然而不符合常识,听说是真实故事改编,但是从电影看太无故事太扯,至少拍出来的感觉是这样。
剧情实在太没逻辑,仿佛为了表达而胡拧出来剧情,太扯了。
浪费了阿梅的感情。
前半段的牵强就不说了。
从后半段开始,首先,阿梅下火车,正常逻辑老公应该下车去追,在一个不安全的国家,放老婆一个人?
怎么可能呢?
第二是找人的方式,没有再找警察?
怀疑那辆车,记下车牌号啊,记个车型也可以是线索啊。
第三是找到后的处理,既然可以约到酒店当然可以报警,第四,酒店没有人没有保安的吗,待在房间等警察不可以吗,总共俩坏人。
再说,人家是有警察的。
再不行,也可联系日本大使馆啊。
看完就觉得剧本逻辑无脑。
还不如名侦探柯南这样的动画片的逻辑。
南美的高山区自然风光美如梦境。故事个人感觉包含了很多文化冲突的隐喻。如果选个好看一点的主角估计评分会高一点,但是感觉演员的畸形也是隐喻的一部分。太像南美洲被殖民的历史缩影了。
?阅读理解十级都写不出这样的剧情简介谢谢。
这个电影是很个人很先锋的 更像是作者本人的赞美诗 其中包含了很多宏大高深的主题 宗教 生死 性 环保 战争反思 加上清冷的风景 此片值得一看
美丽风景下,一个人的独自哀愁,孤独之下,参杂战争,环保,宗教的宏大母题,云山雾罩,看不清表象,也听不见背后的故事…
守山人的孤独与自我反抗 多么普通甚至糟糕的人生也应有属于自己的追求 渴望冲出牢笼展翅飞行
写给父亲的散文诗
贫瘠穷困以及群山冷酷的禁欲环境中,只有当身体欲望和性兴奋感出现时才会激发出明亮艳丽色彩。那些在峭壁和岩石间发生的爆炸与洪流,是令涌动的激情从地下浮涌出来的途径。白布掩盖下的丰盛水果,奶牛臀部,裸体的农妇。不和谐的奇异魔幻仿佛后现代主义绘画中出现的荒谬和挑衅象征,是现实与幻想的交叠带来的非理性和异化。
还不错,鲜明的异域风格
太美了
叙事太意识流,虽然故事大概能看到但到最后能记住的也就是视觉,这种片子实在就应该只出现在电影节上
我理解不走普通叙事节奏,但是你到底想说啥.还有演员哪里找的够奇特.
药店飞龙
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我以为片名说的是电影,没想到是观众,厉害厉害,承让承让,这导演拍这电影纪念他爸,只能说他爸泉下有知可能真会觉得当初不如日木瓜。
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异化,被禁锢的欲望和自由,电梯升不上天堂,英语带你去地狱,世界畸变的疾病无法治疗,或许只有死亡值得称道。
从无序的生活中剥离出的静谧的70分钟后发现,世界消失了,这一切关我们屁事呢?我们真的存在过吗?
这拍的啥呀,纯粹让人怎么不适就怎么拍了,这里的许多人看着都好吓人
没看完,根本欣赏不了
讲的啥?????
個人很喜歡!但完全是屬於影展的Art-house,對一般觀眾而言入門檻太高!聲光效果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