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里,砍人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彪悍的老太太,为了家庭,见一个,撂倒一个,就是这么快乐的把问题解决了。
电影嘻嘻哈哈,但是展现一个问题 —— 一个和谐的家庭总需要一个不和谐的人。
牧师有所成就,妻子回归家庭和小女儿免于堕落,是因为有一个手持一把西瓜刀的老人。
一个老人的牺牲,免于亲情的分崩离析。
一个家庭里,总得有人把最累的活干了,最不是人的事办了。
如果需要,我愿意左手一把西瓜刀,右手一个平底锅,像Grace一样捍卫亲人的幸福。
昨天中午不午睡,没头没尾地看了一部英国电影《keeping Mum》,中文译名《保持缄默》电视台译成《杀手妙管家》。
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以杀人罪被判入狱,进监狱之前她转过头来对狱监微笑:“看来我没有时间可以喝杯下午茶了。
”杀人的后果没有想过,也许仅仅是不能喝下午茶那么简单。
这绝对不是一部讨论犯罪心理学的枯燥电影,相反,它基调温馨,情节诙谐,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强悍。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一个只有57人的小镇(这个设置很重要,大家要牢记),被上帝宠爱的牧师一家实际上却滋生着众多不安因素:牧师不解风情、妻子红杏出墙、女儿花痴滥情、儿子受尽欺负,并且事态有逐渐严重之势。
直到某一天,一个充满慈爱的声音对刚被同学撂倒在地的儿子说:让我拉你起来。
那一点点的强悍出场了,一个在《哈利·波特》里出现过的老太太(抱歉我不记得名字了)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一步步扭转时局。
妻子突然发现:每晚吵得自己无法入睡的恶狗消失了,严肃的丈夫成了讲笑话高手,花痴女儿爱上了烹饪,总是被欺负的儿子大声欢呼干掉了对手……这一切实在是莫名其妙!
只有老太太在旁笑得高深莫测。
牧师在演讲时说:快乐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得到一点上帝的恩赐(GRACE)。
而Grace正是老太太的名字,难道她正是上帝对这个家庭的恩赐?
如果答案肯定,那么上帝一定是个有点坏坏的小老头。
Grace的方式是,杀死那些妨碍生活及不顺意的人或物。
Grace说,我总是想消灭那些不合我意的东西,我的医生曾试图说服我这是错误的,但我仍坚持这样认为。
43年前,她是美貌的年轻女子,因杀死并肢解丈夫及他的情妇入狱。
43年后,她假释出狱,来到一出生便被带离身边的女儿家,以家庭管家的名义,按照Grace的方式开始生活。
于是,那只每夜狂吠不止的小狗、那个四处寻找爱犬的粗鲁邻居、那个偷窥牧师女儿脱衣服的妻子的情夫,那个时刻担心自己的位置被抢走的花艺委员会主席老太太,都被强悍的Grace老太太用铁铲、熨斗消灭掉了,镇上的小池塘成为他们的归宿。
当牧师妻子得知Grace就是她的母亲后痛哭流涕的说道:我一直很渴望有个母亲,渴望像其他孩子般依偎在母亲身边,今天我终于有了,却是要和她一起弃尸。
看到这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明明是个温馨故事偏偏要有杀手出场,明明是个残忍的解决方式偏偏倍感欣慰。
真让人逻辑混乱。
就像牧师所说,也许,上帝不喜欢我们发问。
哪有那么多问题?
就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就好了,强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强悍的生活方式带有致命吸引力,当面对两位坚持要抽干水池的无辜工作员,牧师妻子自觉地接过母亲的旗帜,杀死不合意的人。
Grace一家的女人,除了共同喜欢英俊的男人外,也共同地选择过强悍的人生。
只是,这个57人的小镇,在她们强悍的人生中,迟早会消失不见吧?
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了?
后记:强悍老太太的出现让我想起了一部三部曲童话《玛丽·波萍斯阿姨》,其中一部曾作为电影《音乐之声》的原型被搬上大银幕。
可惜的是我没看过那部电影,只熟悉里面那首“哆来咪”的歌,但想要找到它与《Keeping Mum》的同工之处,建议还是看童话的好。
文/湖南肯斯坦<图片1>身为超级英雄,你要是没有一个英国管家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林语堂蝙蝠侠背后有阿尔弗莱德,钢铁侠背后有贾维斯(P.S.漫画中为真人),就连电影《大腕》里边的疯子都知道假发绅士来一口英国伦敦腔儿的“May i help you sir”倍儿有面子。
所以现在,你应该对片子里这个英国老太太保持敬意了,因为她就是那种出场自带BGM,旁白高呼“此人专治各种不服”的强力存在。
如果把主角一家比作虫吃鼠咬枯萎颓败的人参果树,那么应征管家一职的神秘老太太就是千面的观音。
柳枝轻拂甘露微撒,轻描淡写间就做出种种起死回生的壮举。
面对家里的男女主人,她是循循善诱的人生导师和职业培训师。
面对在学校受欺负的小男孩,她是坚定可靠帮小弟找场子的大哥。
面对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她是成熟睿智的情感咨询师。
面对喋喋不休的小镇老太,她是长袖善舞的外交家。
面对无赖邻居以及他家的恶狗,还有花言巧语意图插足和偷拍的猥琐高尔夫教练,她又化身冷酷果决的杀手,干净利落地把对方的尸体丢进了水塘。
职业危机、情感危机、第三者插足、缺乏自信、受人欺负、恶邻......全家人的各种症结全部被完美地解决掉,看似风雨飘摇的家庭重新凝聚成坚不可摧的整体。
偏偏当你问起这些事是不是她做的的时候,她会一脸无辜地看着你,说:“有这回事?
”虽然她真的只是一个英国老太太,一个因杀人分尸而被判终身监禁之后还微笑着问狱警牢房里有没有茶喝的英国老太太。
但她也堪称是默默奉献的“感动不列颠”的候选人,是手执电熨斗、平底锅和铁锹的007。
如果看到影片结尾处,你也像这家的女主人一样惊呼“天哪你是杀人犯”,那么这个老太太会微笑着回答你一句:“什么杀人犯。
姥姥!
”别生气,她不是在骂人,她真的是家里两个小孩子的姥姥。
对了,没什么特殊事情的话,在她面前还是保持缄默比较好。
我承认是因为憨豆先生对这个不太起眼的片子有了兴趣。
不过看过之后,虽然没有笑过,但还坚持认为值得。
婚姻是什么,是7年后的之痒,是外面偷情的瞬间刺激,还是年轻人的所谓的放荡?
片子用黑色幽默的笔锋告诉了人们不少东西。
看来憨豆先生的再出江湖一点也不含糊,就像他自己在片子里讲的,“that is some kind of joke?”,剧情不讲,等你看过自己说。
发现演年轻时Grace的那个女演员Emilia Fox,和Maggie Smith还真的是很像。
看过她演过的不少BBC的名著剧集,在David Copperfield里面,“哈利波特”Daniel Radcliffe演她儿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3088501013tnf.html这是昨天一个人在图书馆看的刚才在豆瓣看到实际的英文名发现中文翻译太扯淡了虽然有些是犯罪的场面但这片子的基调是幽默的如果一个导演找“憨豆先森”演惊悚片那绝对是二逼这个电影是在讲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做任何的事不惜一切代价只有在英国才可以拍出这种片子如果是在天朝那一定是她妈妈被城管抓获了(城管:这事儿不归我管啊!
)今天是新生来学校报到的日子作为大二的学长自然要有迎新的任务迎新的乐趣多多一天下来跑了20多趟嘴皮子也快磨破了但是真的好充实啊这种忙碌的日子反倒没什么烦恼报到这一天的场面是十分壮观的尤其是那些家长不远万里的来临别时的依依不舍每个小细节都那么的周到这世上能毫无私念的去为你付出一切的人大概也只有父母了
杀人狂魔的温暖才可怕。
一点不如意就杀人我可不想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邻居和同事。
所以这位格蕾丝老太太其实挺恐怖的,看到不如意的就让对方消失。
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得到我们的利益呢?
其实生活是需要多多沟通,我们不能指望对方一定能理解我们,但我们要先跨出这一步,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就通过法律去解决。
影评: 保持缄默Keeping Mum(2005)————英国人和英国黑色幽默电影杀手没有假期In Bruges(2008)海报英国人给人的印象应该是古板、保守的,当然,英国的足球流氓和火辣的娱乐圈除外。
英国的电影也大都是这种感觉。
奇怪的是,古板的英国电影人却能拍出很好的黑色幽默电影,这真是很有趣的事情。
最近看过的三部黑色幽默电影,竟然都是英国电影,包括《杀手没有假期》、《保持缄默》和号称《疯狂的石头》爷爷或者祖宗的《两杆大烟枪》。
也许我们可以用灌输我们大脑n年的矛盾论和二元论观点来解释这一现象,为什么古板的英国人能拍出很好看的一系列的黑色幽默电影:世界是矛盾的,幽默和古板是对立统一的,没有幽默的人和社会是不和谐的,是不能持久发展的。
在生活中古板的人,在床上不一定古板;在主席台上一本正经的领导,骨子里可能和你我一样花花绿绿、烂七八糟。
英国影人可能也遵循了这一伟大定律,时不时拍点幽默电影来平衡一下,但传统的惯性让他们在拍喜剧电影的时候难以自由发挥(《新乌龙女校St. Trinian's》之类的毫无禁忌恶搞的美式喜剧并不常见),但保守衍生出的偏执也能带来不一样的喜剧效果。
两杆大烟枪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1998)海报说起幽默喜剧电影,不能不提老美的电影。
美国人想来以幽默自居,喜剧电影拍的也最多最滥。
最近看过的就有《洋葱电影》、《超级英雄》,但是好像没有看过什么美国黑色幽默电影。
老美的喜剧,搞笑毫无禁忌,宗教、政治、人权、民族和传统,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能恶搞的,但看多了也会幽默疲劳,看完这类电影后很少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它的情节。
就像可口可乐,开怀饮过之后顶多打个嗝,怎么也不会像醇酒一样有余香。
黑色幽默电影应该是让你看后,不止打个咯那么简单的电影。
要打也要打好几个咯,或者思考后再打嗝。
其实什么是黑色幽默(black humor 也译为 Sick humor),我这个大俗人也不大懂。
不,是根本不懂。
上网一搜,似乎是一种文学流派,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是借助于荒诞不经的情节反思社会,幽默中包含痛苦和泪水。
我想黑色幽默电影中的黑色幽默应该和文学流派中黑色幽默的含义有所不同。
电影本来就是人类娱乐的产物,不该给它加上太多的社会功能(除了我们中国的电影)。
我看的这些黑色幽默电影,从来没有“笑里哭”过,都是“看后笑”、或“想后笑”。
保持缄默Keeping Mum(2005)海报我心中的黑色幽默电影应当离不开下面的几个要素1、偏执无论是《杀手没有假期》里,Ralph Fiennes扮演的Harry 和Colin Farrell扮演的Ray对“杀害小孩的杀手该死”这一杀手原则无条件遵守,还是《保持缄默》里那老太太对从未养过的女儿恐怖的关爱,都体现出那股偏执。
2、后劲=平淡甚至无味的开始 在《两杆大烟枪》中尤其明显。
我给很多人推荐过这个电影,大部分人在推荐后仍然熬不过乏味的开场铺垫……=越往后越搞笑3、三段论普通甚至无味的开头+精彩的情节发展+出乎意料的结局。
开始提高的三部电影,前20分钟均索然无味,毫无吸引力。
按照我以前看电影的习惯(用15分钟左右决定是否应该看完一部电影),是根本不可能看完它们的。
好在通过网络能够看到影评,在加上用英伦腔说F开头的某一常用四字母单词格外顺我的俗耳,才没错过三部佳片。
4、悬念看电影多了大都能在开始或中间的时候把情节猜到八九不离十,可是悬疑片和黑色幽默电影你无论如何也猜不透结果。
就像紫霞仙子所说,我猜对了前头,却猜不对结局。
5、强烈的反差在《保持缄默》里开始出现的美丽雍容的女主角,竟然刚杀死自己的丈夫,并将他的尸体装到大行李箱中平静的塔上火车去旅行。
《杀手没有假期》里Colin Farrell扮演的郁闷杀手在电影片场看到一个美女,想来段异国露水姻缘。
两人在女方家幽会时才发现这个美女竟然是个小毒贩子,还时不时和霉运男友配合抢游客……新乌龙女校St. Trinian's(2007)海报其实这不是一篇关于《杀手没有假期》的影评,幽默电影需要影评吗?
需要吗?
真的需要吗……看完开心最重要,能转转脑筋更好(让抵制《功夫熊猫》的人见鬼去吧!!
)。
尽管它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有好的情节,也有一流的演员和导演。
只是看完它后发现看过的几部黑色幽默电影竟然都是英伦电影,头脑一热,乱写乱几句。
最后,推荐看这三部电影(加上《新乌龙女校》是四部),一定一定要坚持看完~
不得不说这是部小成本制作的典范,需要演技的演员也不多,整部片子的节奏很好,音乐也清淡的恰到好处,让人很舒服。
这样的片子很对我的胃口,结局也相当到位,让人愉快!
憨豆的特长没有得到发挥,有些遗憾。
而且完全被玛吉.史密斯的光芒掩盖,不得不佩服这样的老太太啊,70多了啊,气质还是无法可挡,奥斯卡女主角、女配角真不是白得的。
最后实在是忍不住说说美女!
真是让人搞不懂导演有必要找这么漂亮的女儿么?!
同时符合中西方审美观点,天使面容,魔鬼身材这两句话如果不用在她身上就把它们从字典里抠了罢。
竟然还没有中文译名,绝对明日之星。
还像关之琳..........
格蕾丝老太太是一名神经病患者,其实她的思路一点都不像一名精神病患者,她思想缜密,她知道如何可以改善生活,她知道如何把出轨的女儿拉回正规,知道如何能做好一名优秀的讲师,她知道如何把长期受到校园暴力的人能开心勇敢起来。
所以她是智者,但我们不能为了让自己生活更好而伤害别人,我们要多沟通多理解。
3.5 剪得碎一点 一些突兀的剧情反而显得没那么突兀。。。 没想到还是个在所有爱的人注视下安乐死的结局 最后黑暗里的口哨非常抓情绪
【7.0】上影节第二场电影,我给观众投票纸上打了个四星,但豆瓣上我的标准会稍微严格一点,降为三星。电影的叙事逻辑在影片的最后得以揭晓,原来是男主马克的一生走马灯式回忆:所以他女儿阿黛尔发生意外的场景会突兀地穿插在各个时间线中,因为那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场悲剧;所以他外孙女会从一个婴儿突然变成一个成年人,因为他在回忆她成长的一点一滴。男主的人生其实在电影碎片化的叙事下给观众印象没那么悲剧与惨烈,固然他良好的“蜂鸟”心态起了很大作用,但在最后安乐死的时候,一切的一切涌上了男主和观众的心头,我们才后知后觉,“他”的一生本该更加美满。最喜欢的人物不是男主马克,而是那个违反保密规定给马克通报妻子情况的心理医生,他是马克人生的重要支柱。最后,鉴定为7分,三星半。
这部电影真的非常非常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真的是太好看
看太多电影,累了,不愿意思考了。
我喜欢漫长的一生娓娓道来的故事,喜欢缺憾之美,喜欢柏拉图爱情,也羡慕能在所爱之人的簇拥下安乐死去(但老人妆不自然到有点吓人啊
再一次印证,神神叨叨的意大利片总是能抓到我
蜂鸟,一个叫“蜂鸟”的男人的时间穿梭。最后选择生命的终结一幕,克隆《野蛮入侵》吗?好像全片都好像哈,笑谈了…
蜂鸟,拼尽了全力只为停留在原地。一个人,如何回顾自己的一生呢?
平淡又激烈的一生,有点形式大于内容
8.0 SIFF 06/16/2023 剪辑不错的剧情片 影像画面就很意式 真就人均出轨呗
如果这个电影极力渲染普通人在面对生老病死,错乱迷幻的情感中保持镇定的自我,那这个电影就失去了意义,它实际上在说人们是怎样无意的勾连在一起,锁定成为彼此的羁绊,展露这样情感世界来对存在思考,比如兄弟两同样喜欢一个女人,这样的女人在中国受道德约束不可能存在。
一个普通意大利人的一生,交代的不是很清楚,还是我没看仔细,最后为啥安乐死
本以为是韩国那个蜂鸟,所以算是误打误撞来看的,却遇到了整个电影周劲儿最大的一部。从“你已经很久没去过海滩了,也很久没给我写信”到“这种努力,简单来说就是生活”。很喜欢
真的有谁会喜欢这样的作品吗?一部剧情片剪碎成这样,碎的不仅仅是情节,还是其中人物的情感、故事的重点等等,全都随着剪辑飘散凌乱。这样的剪辑根本毫无意义,以为会增加作品的观赏性吗?结果就是过犹不及,让人越看越乏味,无趣至极。
讲述偶然与巧合的故事. 过去与当下穿插的叙事. 人生意味着种种可能 有些 只有等到尽头时才会懂. 有一种幸福 是有一帮朋友围绕着 从容赴死.「你真是一只蜂鸟 用尽你全部的精力 只为了停在原地.」「结果如何并不重要 只要你愿意尝试 你的努力也会传递给她 这种努力 就是生活」
25thSIFF|第八场:蜂鸟和其他动物不一样,它要付出全部精力,才能保持原地不动。我们普通人也是这样,付出了全部的努力,才能过好极为普通的一生。
我一生的故事”。仿佛就是一个临终前的老人跟你讲过去的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10岁,20岁,40岁,都是人生的一瞬。而老人的死亡时间,还是自己选择的,不仅掌握了人生,还掌握了生死,把朋友们叫过来,见证自己的死亡,突然有了一种幸福感。
只是时间线上的稀碎和过于生硬的打乱,以及依靠同一演员只改变扮相穿梭于整个时空变得很难跟进
看的很专注。结束反而觉得整个故事没啥好说的。特别的男性视角。所有的女性角色都被塑造的很糟糕,出轨和与父亲争吵的的母亲、燥郁自杀的姐姐、和弟弟瞎搞的初恋、敏感多疑又说谎成性的妻子、幻想症未婚剩女的女儿。男主就在和这些女性纠葛中想要当一只为了留在原地而付出全力的蜂鸟。看起来像成熟的人一样负责任养家育儿,但实际冷暴力、精神出轨、赌博都没落下。人和人相处真的还是要看两边啊!
#HIIFF04#好喜欢,看的时候一度在想,还能这样讲“我一生的故事”。仿佛就是一个临终前的老人跟你讲过去的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10岁,20岁,40岁,都是人生的一瞬。而老人的死亡时间,还是自己选择的,不仅掌握了人生,还掌握了生死,把朋友们叫过来,见证自己的死亡,突然有了一种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