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讲述了一个黑社会社长和一个高中生在偶然阴差阳错之间互换了身体,以及随后二人在对方的生活中逐渐找到自我,并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秘密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虽说这个设定早已经是老掉牙了,但后续丰富扎实的剧情给了这个平庸的开头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
喜剧的核心本质要使观众发笑,但大多喜剧片都最终走进了低级无趣且又忸怩做作的误区。
这也是这部片比较难能可贵的地方,剧情搞笑而不低级,内容老套却不烂俗,笑点自然而不刻意。
再加上所有演员都用完美的演技,给简单的故事演绎出了关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深刻高度。
身份迥异的两个人互换了灵魂,好像(学霸)和学渣互换了身份。
睿智与懦弱,不会因为年龄改变就会变化,性格是比较固定的,也是需要去触碰冲击的。
妄想这着年龄可以改变性格,到了一定年龄就可更加老成,更加勇敢。
如果光是以年龄要求自己,那可能做不太到,需要发自内心的自信与力量。
我侧面的解读,不喜勿喷
这部剧的包括范围还挺大的,校园暴力,社会暴力,居然还有爱情。
两个身份相差巨大的人,意外地交换了灵魂。
原来胆小肥胖的校园男孩大改变。
大概就是这样,变得霸气阳光,而且还帮忙瘦身成功,帅气逼人。
而原来的黑社会老大却变得胆小怕事,孩子气。
但在此身份发生的故事里,也慢慢的改变了自己。
最后灵魂再次互换,都在各自的生活里收获了美好,挺温暖的。
剧情虽然挺……老套,很常见的剧情,但节奏把控的挺好的,有感动也有笑点,而且社会老大在校园身份的时光里还有点小励志,也算是一部结构完整的剧吧!
《我身体里的那个家伙》中一开始出场被孤立之后和黑帮老大交换灵魂的角色是由真英饰演的看完这部电影后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真英。
由于之前没怎么看到过真英的表演,直到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才知道真英在演绎方面的天赋。
我以为他只是B1A4组合的成员,或者只是在《云画的月光》出现罢了。
也许看过《我身体里的那个家伙》的人都知道,真英占的比重几乎超过了60%。
无论是动作还是搞笑,真英都为观众展现了很多形象。
其实我知道他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但穿上校服他还是像个学生一样。
当时我就想到,也许这部电影之后,我还会经常在电影中看到他的面孔(非原创)
1.开头那些被欺负的工人后来怎么样了?
居然没有一个人关心吗?
那个欺负人的打手,后来仅仅是因为对社长忠心耿耿就洗白成讨喜的人物了?
还有,这个故事里是可以随便杀人的吗?
他是怎么闯进会长家的来着,是不是连杀了两个无辜的小马仔?
我还以为一开始那些被欺负的工人会成为替换灵魂后的社长人性转变的重要伏笔呢,结果真的就完全被遗忘了,而所谓的人物转变,仅仅停留在他选择回到抛弃了的前女友身边,做一个称职的爸爸,且不说这个立意高不高吧,关键是在闪回中,你曾是那样冷漠决绝的人,铁了心要去吃软饭啊,为什么现在一看见美善立马就变心了?
当然从观众角度,你可以说是他老婆早就出轨了,关键是社长他并不知道啊,在这种情况下,他算不算渣男?
话说这个老婆戏份真是少的可怜,完全没有交代为什么她要出轨,说实在的,一开始那个不愿去欺负人的手下是很能博起观众好感的,所以当大家知道他是那个出轨对象时,会不会下意识觉得是社长平时作恶多端呢?
不仅这些完全没解释,这其中还有另一个让我难以忍受的东西:2.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在宣扬恶和暴力。
坏学生进行校园暴力,解决办法就是以暴制暴,只要把身体锻炼好,再学几招功夫,就能彻底杜绝别人欺负你了,甚至还会收获少女的欢心,恶不恶心啊,拍给小孩子看的吧,我都嫌你“教坏细路”。
有一点挺好,那就是从个人层面应该勇敢起来,但是勇敢的只是社长罢了,在医院躺了2/3的金东贤可是一点什么经验教训都没学到,他还是他,那个懦弱无能的家伙,最后影片还试图通过让他忽然替社长拒绝了继承岳父的遗产来展现他的成长,让他说出“经历了这么多,我体会到只有家人和亲情才最重要。
”拜托,你让一个才醒来的高中生说这种话,你真的不觉得尴尬吗?
不突兀吗?
整个影片用了老套的换魂剧情,中间因为换魂引来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
纵观来看不褒不贬,我给三星。
我身体里的那个家伙 (2019)7.32019 / 韩国 / 剧情 喜剧 / 姜孝镇 / 郑振永 朴成雄不过不得不提年轻男主真是帅的一波,尤其瘦了以后,身手矫健,和各路坏人打架的时候,看的我眼冒小心心,但影片中还是有几处让我看的有些含义。
1、其中父亲因为换个身份知道当初的女友有了自己的孩子,并发现因为女儿缺少父亲被同学欺负。
然后开始用另一种方式保护女儿,教她怎么样自己变强,怎么样凭自己保护自己,而不是自己出手,算得上“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个处理让我颇有些共鸣,现在校园的霸凌事件层出不穷,家长大部分采用了法律的手段,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法律能管到的长度还是有限,孩子的心灵还是会收到伤害,对他以后的人生也有很恶劣的影响。
还有些家长会采用自己出面,但那换种意义和霸凌欺负同学的孩子有了同样的行为。
其实家长除了采用法律手段还可以教孩子变强,让他们自身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勇气,自信勇敢的对待霸凌,让他们从心底硬气,不让别人欺负。
2、影片中的父亲换魂后不光帮助女儿,也用自己的努力,让变身后的“自己”瘦下来,这也算是给女儿作表率。
家长这方面也要学习,好多家长只会一味要求孩子要怎么怎么做,而自己没有做到。
最普遍的情况是家长不让孩子玩手机,然后自己经常手机不离手,这让孩子自然而然也不能心服,还会有叛逆的心理。
如果要求孩子不玩手机,自己在孩子面前也应该不碰手机,做到表率。
3、少吃多运动真的会瘦,瘦了真的很帅,帅真的有用,哈哈。
首先,这个片子的应该是黑帮、爱情、校园、奇幻复合类型的片子,奇幻方面用了在现在看来已经非常俗套的高概念:灵魂互换,有多俗套,一拉片单一大串。
以前更多的是男女换,借用性别上的拧巴错误制造戏剧冲突,然后人物在各自完成弧光。
这个老少换,按理说一个高中生、一个黑帮老大的人物设定,应该是有看点的,错位的架子也搭好了,也是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往下拍的,无论喜剧、家庭伦理、甚至惊悚类型我觉得都有得写。
但编剧偏偏怎么毁怎么来,不按套路出牌,非要单线叙事,把校园变成了肥仔复仇战场,节奏拖沓不说,按理说这边应该也是喜剧的剧情走向,但无论主角、配角身上,都毫无喜感,顺便中间还要来个对剧情没有任何推动的“变身”,演员也是按照偶像剧的那一套耍帅摆酷,可惜了黑帮支线的演员,整个就是为年轻的偶像明星当背景板,妥妥的塑料韩剧拍法。
然后这还没完,后面直接抄起了《重返十七岁》,具体情节看过的人都心知肚明,但后者就是单线任务、校园线、人物成长线都交代得很清楚,完成度甩这片儿不知道多少条街。
前面毁了那么大段,在剧情上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最后两个人的人物转变就显得特别突兀(尤其是黑帮身体高中生),而另一边,明明前一秒还在指挥人复仇,后一秒直接变脸,强行完成人物弧光。
更扯的是,人都要死了,还非得停过道和女儿来这么一段,编剧和导演根本就没想好这要怎么拍,反正就硬停下讲台词就完了,完全没有任何常识和逻辑,更不要提最后父女感情的弥合也是直接抛观众一脸就起字幕吧。
什么辣鸡片,就当排雷了!
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出色的演员表演,给观众带来了非常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影片以主人公的身体被入侵为开端,入侵者似乎有着自己的动机和目的,但他的行为却对主人公的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影片通过出色的视觉效果和节奏把握,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氛围,让观众倍感紧张和不安。
电影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通过交替展现主人公和入侵者的视角,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影片不仅通过摄影和视觉效果营造出独特的氛围,还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暗喻,让观众对故事的真相产生更深入的思考。
演员的表演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
主演李俊昊的表演非常深入人心,他通过出色的表演技巧,完美地诠释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而反派演员金尚浩的表演也非常精彩,他通过精湛的演技,成功地让观众恨得牙痒痒。
总的来说,《我身体里的那个家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它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出色的演员表演,让观众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震撼和思考。
这虽然是一个看到片名就能看到结局的片子,但是在结局之前,导演和编剧如何为我们描述一个大团圆结局之前的故事,依然是很值得一看的。
故事的发生也是套路,从楼上掉下的肥宅砸到了大叔,然后大叔变身肥宅,成功逆袭,暴打高富帅。
这种极度套路的逆袭剧情,我虽然看出了这种套路,还有导演通过这种套路吸引观众眼球的手段,可还是觉得好看。
虽然创新啥的没有,也没有啥令人深思的点,可是作为一个爆米花电影是非常不错的了。
电影,就得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然后根据其定位来设定。
如果想要拍出自己的风格,那就肯定有可能叫好不叫座,广大的观众不一定买账,有特色的电影票房又非常高的情况存在吗?
肯定是存在的,不过没那么多就是了。
而如果就想挣钱,那就得搞套路,套路剧情,套路演员,俊男靓女,套路特效,事实证明,这样的片子只要不是剧情太流于俗套,一般都会获得成功。
韩国电影其实这一点做的挺好,艺术片是真的艺术,比如金基德的几部戏,看的叫人迷迷糊糊的,可是商业电影那是一个真商业,全是套路,几乎都是一个模板出来的,那问题来了,既然都是套路,为啥观众看不腻呢,首先我觉得观众对于这种套路的接受水平是非常高的,一般不会看腻,无非就是打斗,然后特效,报仇快感之类的,而向全部表现出上述的特色来,其实也不是套路那么简单了,电影千千万,好看的总是比烂片少的,至于怎么在套路的基础上创新,那就得看导演的能力了。
不论怎么说,这一部电影,我觉得实在这种套路的基础上做了创新,融合了许多不同的元素并让他们毫无违和感的在一起,这是不容易的,所以还是非常推荐。
这部片子讲的是灵魂互换的老梗,但是我从中看出了另一面。
两个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人在经历一次意外的灵魂互换。
进而引发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减肥后的男主好帅呀,对于现在的我们能进行一场灵魂互换该多好呀,如果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该有多棒,懦弱的高中生最终变成了帅气的高中生但可能还是懦弱的,也许慢慢他可以建立起自信,当再次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自信会给他勇气。
但我真的希望他变成那个有着黑帮老大的气场啊,超帅的。
真正的强大无关身型的胖瘦而且内心是否拥有充满力量的勇敢。
很无语的电影 浪费时间 里面有一个好人吗?父子直接感情 也莫名其妙 儿子像个被抛弃的累赘
科索沃去年的申奥片
表面上是父子之间感情的博弈,却带上了难民偷渡,和国家政治问题,这种热点近年也是越看越无聊。
嘘寒问暖的善意浮于表面,自身利益面前终究暴露出人性中的自私
卡罗维发利-科特布斯-柏林这条东欧青年导演出头的经典路线上的作品,科索沃和移民(难民)题材恐怕是最大亮点吧。片子质量大概也就是勉强及格。儿童视角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而故意不谈战争背景及政治经济背景乃至宗教问题,只去诉诸于父子情感(父亲写得又不好),让这部影片显得格外单薄(哪怕你甜腻到[世界转角遇到爱]那个程度呢……)。所幸大家族打招呼啰里巴嗦的方式还是蛮有趣,勉强搬回点分数吧。
看的太憋屈了
琐碎却老套,移民主题并没有处理好。情感动人。
现实题材难民电影。有种莫名的烦躁感。
这个小孩生存能力太强大了,长大了一定能成事儿。
emm…
世界上還有很多這樣的小人物,因為大世界的規則,而活於悲哀下
剧本做得很段落化,故事虽然断断续续但情感共鸣得以始终,细节设计连同情感表达都非常充沛,令人难忘的细节非常多。且多种情绪并行,这对父与子的情感状态模棱两可,这让人物更立体更具魅力了。以及我居然看了一部科索沃的电影,活久见系列。
甩不掉的儿子,扶不起来的爸。父子一起,也还是温情。
动荡的时局不是你们的错,那也不是欧洲的错。欧洲也没有义务来承担这个错误。在这种时局下总有人能活下来,有人会死去。像这种小孩就是必死无疑的类型。不仅自己作死,还要害了一家人都死。感人个毛线鬼。如果这都能感动人那些坚强活下去的就他么白活了。
很悲伤的也很棒的电影!那么可爱的孩子!一直跟着爸爸的孩子……聪明勇敢的孩子的生存处境无法言说,后来他还活着吗?他的爸爸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他……你有无法憎恨这位父亲,那种困境无法用语言表达,因为这部影片,理解了德国对待难民的政策……
小朋友撑起一部戏。
算是蹭热点之作吧,让观众看到另外一条难民之路。不过,影片中的主角小男孩真难让人心怀同情之心,只让人倍觉讨厌。剧中男孩伯父说得好,对于小孩,你得从小让他明白,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做的。其实,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总是在极度的溺爱与冷漠之间徘徊。
只有我想給這個小兔崽子兩巴掌麼。你可以當被寵壞當孩子但請不要拖累傷害他人,也不要抱怨自己咎由自取的慘況。整部片沒有一個真正善良的人又為什麼存在。
看的好难受,孩子演技赞,撑起了整部剧。世界那么大,哪里才是家,对于孩子来说,有爸爸的地方就是家。
1.没有强大的祖国做背书,人民何谈尊严;2.上梁不正下梁歪,偷东西打老爹,老爹软弱无能没出息,儿子长大成人也会是个祸害;3.穷生奸计,富养良心,瞧瞧除了那个胖叔叔一家子还凑合,剩下的哪儿有一个可以称为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