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有他创新的地方第一次看的是美国版,非常震撼觉得美国版比西班牙版的好可能英语好听一点
不过这个翻拍和之前的死亡录像也太像了,几乎完全一样,情节,过门,尖叫点,结局都一样,最大的不同除了片子里面说的是英语外就是把那对日本夫妇换成了非洲某国的黑人夫妇这种完全的翻拍真的不知道怎么去挣钱,难道导演就只想拍着玩玩?
一不小心看片失误,先看翻拍片了,按理应该先看原版再看翻拍,这样能保持新鲜感,也能有个对比评判优劣。
既然如此,对于此片的印象分肯定会高一点点,被诟病没有创意、完全照搬,咱也就看不出来;也许先看原版的话,会扣掉本片许多分呢。
毕竟从题材上来讲,头一次看还是挺新鲜的,伪纪录片能有好的选材就会很吸引人。
应该说这栋房子里的人发病就像是僵尸,但医学原理上却像狂犬病,这样处理比较接近现实生活。
毕竟僵尸是恐怖片里的玩意,并非真实,而狂犬病实实在在有存在,一旦发病的确会咬人,而且死亡率非常高。
当然为了剧情需要,传染速度也就加快,在发病处理上夸张许多。
影片中所有镜头都来自于其中一位角色的摄像机,无论场景在哪里,通通只有一个视角。
这是伪纪录片的特征,尽可能的创造真实感,让观众与影片中的人物同呼吸、同惊吓。
由于视角有限,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镜头旁边的危险往往都是突然呈现的;而且为了拟真,镜头转换会很快,不给你太多机会去发现线索或者真相,得以将悬念和惊吓一直留到最后。
只是最后在阁楼里发现怪物,不得不用夜视镜来探路,这个场景好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看到过的,哪位好心人能帮忙解答下= =!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疫情隔离在家了,就翻翻丧尸片的牌子,结果昨天被丧尸出笼血脉的剧情恶心到了,今天又被这部片子恶心了一遍,说好的高分高在哪里?
看到好多人在称赞它的拍摄手法和细节处理什么的,我就不太明白了,现在写影评的都是业内人士了?
难道手法和细节不应该是为剧情服务的?
以后我们看电影要先学一遍导演系的专业知识?
QNMD吧!
好了,下面说说恶心在哪儿。
开头当然挺正常,血脉的开头也很正常,但是后面就各种骚操作了。
1、兽医都一口咬定是狂犬病了,知道会咬人会传染,哎,就是不捆上,哎,就搁那儿供着,哎,还得凑过去闻闻味……真tm就不拿兽医当医生?
2、一群人闹闹哄哄,警察一点组织能力都没有?
你那枪是用来挠痒痒的?
街头崩老黑的时候怎么眼都不眨一下呢!
漂亮国的消防员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反正不是火灾他们也来了,难道是来帮忙踹门的?
3、CDC的人是来搞笑的吧?
是来搞笑的吧!
一使劲就进来两个……外卖员?
都不戴武器?
马马虎虎给病人戴上手铐,就开始采样?
不咬你俩都不是好丧尸啊!
当然这俩货是当场交代了,真正是把自己当外卖送进来了。
4、最后说主角和她的摄影师,其实我觉得问题主要也不在他俩身上,因为他俩真的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他俩唯一的错误就是没有被第一时间干掉,以至于在后续的戏份里他们怎么看怎么显得多余,一个不停的作死、尖叫、缩成一团,一个不停的怼脸、挡道、安慰女主,然后他俩还活下来了?
她那么作死怎么活下来的?
他扛着那么大坨摄像机怎么活下来的?
迷!
真是迷!
另外漂亮国的照明条件是真的差,08年的时候我们村里照明都比他们好,所以说他们是怎么成为发达国家的???
不给它一星的原因是这群作死的货终于还是全军覆没了,算是弥补了一部分情节上的不合理吧。
就这样。
楼顶阁楼里的好像是个小孩?
最后吃摄像师的好像是个女人?
两人就一直住在那里?
原版也是这样么?
Quarantien和Cloverfield的拍摄手法完全一致,手持摄影机纪录风格拍摄,一卷未剪辑的录影带,抖动的我头晕目眩,尤其是电影院那种大宽屏幕。
这类型片还是在家看DVD可能好一点。
尽管如此,它让你觉得真实。
但Quarantine更觉真实,和Cloverfield相比,它的主题是病毒而不是很夸张的怪物,是人本身,区域范围小是封闭的内室,让你觉得那极有可能是真实的。
最近看接连看了几部关于病毒让人类变异的电影,有些令人恐慌,因为这些完全有可能发生,这些可称为“科学幻想”的“事件”都是基于现实的,从古至今由病毒引起的人类大恐慌络绎不绝,而科技医学生物基因的发展让我们相信有一天病毒能侵袭不再只是健康,而是我们精神,这是最绝望的对于人类而言。
就像这部电影本身留给我们的也只是完全黑暗的绝望,这出乎我意料。
习惯了hollywood式结局,这片却不大一样了。
也许现在像我我这样反感虚伪的 happy ending 的人越来越多。
让你绝望,打击你的自信心,这更加令人深刻。
确实,一卷看似未剪辑未处理的录影带,导演却有太多东西要表达。
看到有细心的豆瓣在关于为什么安排老太太、警察、小女孩这三个分别代表慈祥安全和纯洁的角色。
我想起心理学家Scott Peck在他的邪恶心理学理论中伦述过,我们认为所谓邪恶的人,总是那些无恶不做的典型性恶棍,是反人类的战争狂,是直接掠夺他人生命财产的人。
而往往忽略那些隐藏在善良化身下的真正邪恶人性的人,他们掠夺别人的生命或使他人陷入精神折磨是间接的,是无法用法律来认定的犯罪,而这些人往往也不能自知,他们有可能是邻居家的笑容和蔼的妈妈或是下一条街教堂里的执事......其实人性是灰色的,没有绝对的黑与白、善与恶。
导演用人们惯性思维中的善来转化为恶,也许是因为人性本身是灰色的,黑白参半,而他们之间随时有可能转换。
【隔离区】这部电影感觉情节一般没有亮点可言。
以纪实DV的方式拍电影故事个人认为不太可取,拍摄角度太过漂移镜头移动过快,虽然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却也带来了零乱的感觉,唯一不错的是影片的恐怖气氛渲染的还算可以。
这部影片主要是以电视台摄制组人员以及乱七八糟的人在一栋大楼隔离封闭的空间为了生存和内心恐怖的焦虑对付大楼里的僵尸的故事,如果故事发生在白天的话也许要好看一些。
危机就在身边却无处可逃。
文明就在窗外你却只能等待死亡。
通讯和能源供给被切断,丛林法则取代了法律和道德,虽身处都市,却与世隔绝,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到荒野孤岛一样精彩,但把这个空间置于代表人类文明的都市当中,增添了几丝黑色幽默的效果,更是对政府草菅人命、隐瞒真相的批判。
在霓虹闪烁人类引以为荣充满现代文明的都市中,有多少文明的真空,又有多少真相被掩盖。
女主角不漂亮甚至有些野性,恰是这种充满粗糙感的味道如同晃动的镜头,使影片具有了现场感和纪实感。
早先在杂志上看到的介绍死亡录像 口碑不错 在寝室和寝友一起看的 那真是惊心动魄 一些地方处理的极端好 结尾很亮点 印象颇深 今看隔离区 首先在心里就打了一个结 自古翻拍就没超过原版的 所以是抱着应该比较烂的心态去看 但它在一些地方过于忠于原著 除了病因进行改动外 其他基本全部照抄 所以如同嚼过一遍的泡泡糖在嚼一遍一样 谈不上美味 但你若说它很恶心 它却会黏着你让你忘不掉 当然对于听惯了美语不爱屌西班牙语的影友 在没看过死亡录像的前提下 看一下也无碍的 美国此类电影的标准三把斧一个也不少 但总体来说 少了那股原汁原味的淳厚恐怖浓香
我可能过于喜欢这种手法的电影,当初看克罗佛档案也是,完全被震撼了,要知道我可是一晚看4部恐怖片看到睡着的人。。。。
其实恐怖片确实已经很难从故事情节下手了,要么是太简单,要么你圆不了你的故事,那剩下的是什么?
就是氛围的把握,怎么样让观众融入了。
这种类似DV记录的拍摄手法很好的提高了观众的融入程度,虽然你知道这是假的,但你能感觉到你就在现场,而且人的恐怖来源于未知,用这种手法导演完全不用考虑怎么说清楚整个故事,这也加大了观众的无助感,未知的恐惧,你完全不知道事态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完全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类似玩寂静岭或者生化危机之类的游戏,你只能从你看到的听到的来判断。
太刺激了,呵呵,可能我的观点有人不同意,不过我觉得OK就行,反正我觉得超赞!
啧啧啧
还不错
“不好意思 不小心打到你了”我滴天呐‼️太姬了我受不了了
好看,爱看,美女多多
好喜欢这部剧 都是大美女
看过《华灯初上》和《影后》,看杨谨华怎么看都有滤镜… 有她的剧,大概率都好看…
這裡的影片中記錄下親子網紅在台灣生長的故事,妹妹則是默默的陪伴下一起長大,但雙胞胎姊妹的個性誰能知道?
杨谨华真是实打实的口碑剧女王了吧,数了数她主演的剧在豆瓣过7.5的有7部了,放眼望去现在选剧能做到如此的也没几位演员了。这部质感同样不错,家庭伦理悬疑向,虽然没有多悬疑,但拍法很炫很有氛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