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强的主角,彪悍的警车,这些豆友们都总结了一番,这里就不在啰嗦了。
其实我也不太介意,动作片吗,总要弄出一个打不死的超级英雄来,只是令我非常无语的是剧情。
本来这种片的剧情也不太需要强求,马马虎虎也没人追究。
但是如果看的过程中,剧情老是令人不爽,产生各种个样的疑惑,那这就有很大问题了。
显然,本片就是典型之一。
虽然剧情没什么特点,很普通,但主要是冲着john cena去的,不愧是摔跤手。
尽管这部片没什么值得称赞的,实在是普通,有些剧情还有漏洞,但我还是看的津津乐道。
是部不错的消遣电影
汽车追缉,肉搏,爆炸,一向是好莱坞动作片不会遗漏的元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所谓“主角威能”,即:对于任意数量弹幕的绝对闪避,在任意爆破前的临界脱出,以及遭受任何打击仍然不伤不死。
以上所陈列的,可以说都是老掉牙的玩业,比较“当代”一点的动作片,一般都会加入些比较新颖的元素The Marine 作为一部“不俗”的“ 当代”动作片,其看点,显然是汽车其一:加油站的警车作为一辆警车而言,外观已经够酷了而其耐久度,绝对不是一般汽车可以比拟的首先:被匪首用手枪连击,只碎了点玻璃接着:加油站爆炸,毫发无损(貌似警察是插着加油管的时候去盘问匪首的,接着就挂了,加油管应该也没拔出来吧?
)然后:公路追缉,由于主角威能的关系,子弹全部由警车扛下。
及时成了蜂窝,该车性能依然未受到任何影响,车胎也不曾破裂。
再接着:前盖飞掉,前保险杠飞掉,车顶飞掉,奔驰依旧。
直到最后,主角临界脱出之后才非常有默契的炸裂其二,集装箱卡车(车头)卡车牛逼是众所周知的,但此次展现的是其优异的安全性能我们可以在影片中观察到一系列的撞击:撞击木结构的建筑,金属结构的...再是连续(注意关键词“连续”)数次(注意:关键词“数次”)正面(注意:关键词“正面”)撞击燃料桶,化学药品罐,并引发多次(注意:关键词“多次”)剧烈(注意:关键词“剧烈”)的爆炸最后撞开仓库墙壁,冲入水中女主角由于手铐的关系,甚至无法以椅背部作掩护然而,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女主角并没有在任何程度上受到冲撞以及爆破的影响小结: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动作片的趋势的若干可能性:交通工具的超级系化,或者主角威能的选择性延伸。
看这部片子图的就是个热闹,就差一桶爆米花了。
新生代终结者,哈哈。
汽车追逐场景里,乱枪把警车打成那个样了,还在追。
那个匪徒冒了句:“丫!
他是不是终结者啊?
”Pobert Patrick很不削的回头盯了他一眼。
这个噱头太经典了,把我都笑翻了。
Pobert Patrick肯定在想,大爷我演水银终结者T-1000的时候,你娃还在吃奶呢。
哈哈。
T-1000真是越老越有味道了。
太帅了。
哇哈哈哈!
比较炫,打斗还不错,WWE的那套成熟的包装功夫了得,只要大笔钞票投入 能把垃圾都包装成精品,与现在的流行音乐行业有得一比。
枪战,打斗,汽车的追逐,各种爆炸,火爆异常。
不过总是有点玩过火了,太多个人英雄主义的塑造,搞得就太假了。
孤身闯入基地组织救援被捕的美国兵, 伊拉克人抓着人质不杀,还非要与Jonny挑战。
武装直升机正对这恐怖分子扫射+扔炸弹的,Jonny对这人质说,我们从中间杀过去,牛死人了。
在加油站,被消防瓶迎面砸面门上,Jonny这脑壳不破就很奇怪了,虽然前额脑壳厚度最厚,但这种震荡,少说也得中度脑震荡了。
也有对应的在片尾处,小腿骨与铁管对磕,这腿骨居然能不断,少林和尚也顶多对付对付木棒而已。
边远小镇的警车居然还是跑车改的,还是手动档,前车杠没有增强,砸地上居然就掉了。
沼泽地的小屋,发电机一开,楼上就成了标准的商业酒吧了,居然还有啤酒,这生意怎么做这儿来了?
太多漏洞,很难说完了,动作片吧,看个热闹,也还真是不该太当真了。
我很佩服这厮的抗击打能力,简直是超人我也很佩服那辆警车,简直是刀枪不入我很佩服这个编剧,简单幼稚至极难道wwe那么有钱,只能拍出这等档次的片子?
这不是在捧红,这简直是糟蹋!
果然没大有意思,情节和人都不是很牛逼.女主角也不靓.基本上就都是普通人吧.The Condemned里面还有个cold stone撑场面,这个吗....wwe的电影部也改反思一下了,我看应该跟终结者系列,007系列,x战警系列,谍影重重系列,谍中谍系列...脍炙人口的这种系列合作推自己的选手.目前照这个样子下去,自己搞得烂本子吸引不了新观众群啊.应该吸取木乃伊系列里rock走红的成功经验才是正途.
起码这部电影演员找的还行,比如警察局领导一出现,大家就知道抢劫他肯定有份!
大反派罗穆原来是罗伯特·帕特里克(Robert Patrick)饰演的,怪不得这么眼熟:1991年,出演科幻系列电影《终结者2》,饰演反派杀手T-1000。
《终结者2》而在这部片子追逐戏(00:39:20)里有一句台词:这个人就像电影里的终结者一样,这是像电影《终结者2》和罗伯特·帕特里克本人致敬啊!
2020年他客串连姆·尼森主演的“营救”系列第六部《夺金营救》(直译是诚实的小偷)中FBI领导,刚刚出现就因公殉职。
一⭐给罗伯特·帕特里克,一⭐给动作爆炸枪械特效,另外一⭐给其它,包括男主肌肉、女主女配颜值身材。
另外补充一句,2006年美国的抢劫都不用蒙面了吗?
因为这几天心情有些低落,也感受到了某些压力,所以只能看看电影放松。
电脑里库存的东西还是不少的,不过选了2本电影【富兰克林】和【纽扣人】都是看了不到10min,就被删除到回收站了,或许看电影需要足够的心情吧。
最后选了一本【海军陆战队员】来看,因为不需要用脑,只要瞎看就好了,就是拿来放松用的。
不过这个片子实在是比较烂,虽然是经典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商业片,不过这个情节实在是太太简单了,除了那句终结者的台词有点印象以外,其他的都没有留下什么概念。
看来放松还是得需要喜剧片,特别是那种青春喜剧片更合适。
影片推荐指数:一星,虽然在BT中国哪里属于热门影片,不过在我看来实在是属于烂片,属于不值得BT下来的片子,不过女人多半都喜欢这种为了自己搏命的英雄。
一个猛男可以爱自己的心爱的女人爱成这样么?
赤手空拳冒着生命危险就跑去追那帮劫匪,因为他们绑架了自己的女人。
看的时候,就一直在想,一个女人值得他那样做吗?
结局是,猛男千辛万苦从水里捞起女人,为女人做人工呼吸,还痛苦地说:“快醒,别死!
”......当然,最后的镜头是熊抱。
1.没有强大的祖国做背书,人民何谈尊严;2.上梁不正下梁歪,偷东西打老爹,老爹软弱无能没出息,儿子长大成人也会是个祸害;3.穷生奸计,富养良心,瞧瞧除了那个胖叔叔一家子还凑合,剩下的哪儿有一个可以称为好人?
科索沃去年的申奥片
算是蹭热点之作吧,让观众看到另外一条难民之路。不过,影片中的主角小男孩真难让人心怀同情之心,只让人倍觉讨厌。剧中男孩伯父说得好,对于小孩,你得从小让他明白,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做的。其实,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总是在极度的溺爱与冷漠之间徘徊。
孩子以自己的天真与执着追寻一种他以为的安全感 在尔虞我诈的成人世界迅速熟悉规则但拒绝成长 难民身份不在于他个人而在于整个国家甚至世界 在无序混乱中生长的孩子也难以要求他愿意完全遵守规则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他在生存中有且仅有能学到的 敢于创作这样让人喜欢不起来的主角形象也是非常勇敢
表面上是父子之间感情的博弈,却带上了难民偷渡,和国家政治问题,这种热点近年也是越看越无聊。
小男孩侧脸不好看,正脸真的很惊艳
看的太憋屈了
小朋友撑起一部戏。
琐碎却老套,移民主题并没有处理好。情感动人。
难民身份、被父亲抛弃的不安全感,让他成了为目的不择手段的小混球。结尾钉箱子渗出血那个镜头印象深刻。
嘘寒问暖的善意浮于表面,自身利益面前终究暴露出人性中的自私
用最平凡的结构用小男孩的视觉来表达目前德国最棘手的政治问题,就是感觉缺个张力
剧本做得很段落化,故事虽然断断续续但情感共鸣得以始终,细节设计连同情感表达都非常充沛,令人难忘的细节非常多。且多种情绪并行,这对父与子的情感状态模棱两可,这让人物更立体更具魅力了。以及我居然看了一部科索沃的电影,活久见系列。
卡罗维发利-科特布斯-柏林这条东欧青年导演出头的经典路线上的作品,科索沃和移民(难民)题材恐怕是最大亮点吧。片子质量大概也就是勉强及格。儿童视角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而故意不谈战争背景及政治经济背景乃至宗教问题,只去诉诸于父子情感(父亲写得又不好),让这部影片显得格外单薄(哪怕你甜腻到[世界转角遇到爱]那个程度呢……)。所幸大家族打招呼啰里巴嗦的方式还是蛮有趣,勉强搬回点分数吧。
看的好难受,孩子演技赞,撑起了整部剧。世界那么大,哪里才是家,对于孩子来说,有爸爸的地方就是家。
emm…
只看了半小时就没继续看
只有我想給這個小兔崽子兩巴掌麼。你可以當被寵壞當孩子但請不要拖累傷害他人,也不要抱怨自己咎由自取的慘況。整部片沒有一個真正善良的人又為什麼存在。
现实题材难民电影。有种莫名的烦躁感。
这个小孩生存能力太强大了,长大了一定能成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