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电影,是我认为好的电影题话外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一个少女写了一份日记记述了她十五岁到十七岁之间的爱欲并且发表了,销量也很好我有时候想,大人世界真的会因此吃惊吗只不过这些事都潜没在生活表面下,没有人提出来而已那句老话,长大之后会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看完的想法是应该把这份日记找来看看 网上有在线阅读的,我看了几页果然如我所猜,文字表露出来的一些东西,已经被影片净化了影片变成了更为纯粹的情感,比现实来得干净高贵所以觉得文字和电影还是分开来看,同时也可以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谁处理得更好,谁又更加真实如果没有奶奶那个演员,影片一定会失色的之于母亲的突然转型,表示对女儿的一切接纳我有些怀疑虽然那样更加美好:我不知道你这么难过所以抱你入怀,我们从此不再隔阂果然这是艺术处理现实生活,也许那个母亲会把日记丢到女儿脸上吧 奶奶年轻时候的眼神,和梅丽莎有些相像。
女演员的脸非常富于表现力这算女性主义电影吗?
本想用愤怒来打败痛苦 就那么简单没想到 原来 愤怒和痛苦却一直都还在都是被逼迫的走到了歧途的分岔路口痛苦只会令你原地徘徊 而 愤怒却会令你义无反顾的走向报复的绝望之路无论如何 想要抽身返回已很难很难却没想到 到头来报复的还不..是自己
还记得第一次在镜中看到自己身体,是什么时候?
是否忽然热血冲顶,惊慌失措?
是否忽然感觉世界都不一样了?
十五岁临近暑假的最后一天,梅丽莎带我们重走青春的自我发现之旅,非常无助,满刻伤痕,还有那充满羞辱的初恋。
“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这个论段同“俄狄浦斯情结”一样,在很多的作品中都已得到各种各样的暗示。
梅丽莎之所以会对高年级学长暗恋长达一年之久,与她对远在海外油田工作的父亲的思念,不无关系。
青春的热情,通常有可怕的力量。
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无人指导而慌乱。
终于受到高年级学长丹尼尔朋友的的邀请参加party,终于得到机会进入他的生活圈。
但是丹尼尔觉得梅丽莎很幼稚、很可笑,并且羞辱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要求梅丽莎为他口交。
说“也许下次见面,我会让你吻我的嘴”。
可能是热情等待得太久,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迸发,梅丽莎便像傻瓜一样地,任他摆布。
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对梅丽莎这个处在青春蜕变时期的女孩子而言,一句广告词就能表达她的心情:“一切,皆有可能”。
是的,在你十五六岁情窦初开的时节,当你对某个男生的情素充满了你的内心的时候,当他居然对你微笑的时候,如果有人说,他只是想玩玩你而已,你会相信么?
你美貌、青春,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愿意为他做一切,所以你绝对相信他一定会像你喜欢他一样喜欢你,在你单纯地不知道世界是怎么回事、男人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动物的时候,你觉得你可以凭借青春的热情征服世界。
你觉得一切人都不了解你,家人也远离你,唯有在对他的感情里面,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
在这个逐渐认识世俗世界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过来人指导你,让你明白封闭的热情的可怕之处,或者你能慢慢地学会控制热情的力量。
可是没有。
梅丽莎的母亲虽然终日忙碌辛苦,却从未探寻过她女儿的心事。
虽然她跟每个人说话的时候,是在看着别人的眼睛,她也是真诚地。
可是她从别人的眼睛里面,看到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想法。
她跟人聊天不是为了交流,这个世界应该怎么样,她早就设想好了,他人只需要按她的想法回答,如果答案错了,她会认为你在开玩笑,然后继续自己的思想。
梅丽莎和她母亲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作为成长着的年轻一代与成年人之间关系的现实写照。
那些不被重视的郁闷和不被理解的青春,在母亲行为的衬托上,越发显得孤单。
女儿心灵的大厦已经倒塌,母亲依然说她只是个小孩子。
原来这是东西方社会的通病,原来这是古往今来每一代人都会经历的坎。
可是每一代都在经历,却无人领会。
本来梅丽莎的奶奶作为一个过来人已经觉察到了,她成了唯一安慰梅丽莎心灵的人。
并不一味窥探她的想法,只是希望给她一些慰籍和建议。
可惜她有心脏病,必须住院治疗。
梅丽莎身边又少了一个心灵可以依靠的人。
她益发地孤独。
所幸,这个可爱的老人,用她的离去,唤醒了失落的关怀,挽救了一个因缺乏理解和倾听而濒临破碎的家。
反复出现的性交、口交、性聊、性变态等场景,从一个年少女孩的视角来看,没有猥亵,只有痛苦和孤独。
把童贞献给丹尼尔,并吐露自己的心声“我爱你”,换来的是“你这个白痴,谁问你啦”。
再次被丹尼尔约出去的时候,却被要求跟丹尼尔的朋友性交。
接到丹尼尔朋友的电话时,匆忙赶去以为丹尼尔会在,结果变本加厉被要求跟五个男孩子口交。
而每次她遵从的时候,都怀着希望丹尼尔认为她不是小孩子而爱上她的成熟魅力的想法。
其实她并未从中享受到性爱的快乐。
她把性交看成一种证明她自己能够爱的手段,就像在自己喜欢的人口渴时,帮他倒杯水一样。
这里面充分反映了男人和女人对性天差地别的看法。
当男人用下半身思考的时候,他们认为女人同时也在用下半身思考。
所以,他们想做的时候,如果女人不想做,就是假正经。
而女人一旦真的做了,他们又认为女人是荡妇。
这真是一种可笑的二元悖论。
而其实很多女人做爱并不是真正在享受,她们跟梅丽莎一样,只是在迁就。
那只是她们表达爱情的一种顺从。
最终梅丽莎并没有从中得到她的所爱,她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羞辱和痛苦。
而且我相信,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绝不是少数。
她们希望在自己为爱牺牲的时候,能够等到爱情的降临。
纵然最终梅丽莎决定放弃,是否她能忘记那些放浪形骸的青春岁月?
所幸最后还是有个男孩发现了她的美。
虽然他们从头到尾说的话很少,但最后那一段长时间的深情注视,让那位长相酷似亚洲人、走向艺术院校的男生非常醒目。
而从这里似乎也可以看出导演的倾向,纵情声色是无法带来爱情的,无论你多么美貌,真正的感情必然深沉,在爱情里面,欲说还休的时刻,最美妙浪漫。
也许他们会在一起,也许会发现彼此不适合,但那是后话,对于饱经情感羞辱的梅丽莎来说,是那一刻已经足够了。
她终于等到了父亲即将回家,母亲对她心灵的关注,像深情注视她奶奶一样注视着她的人。
同样是暑假前的最后一天,梅丽莎开始了新的生活,青春的崎岖终于熬过了一站。
亲爱的你我,在青春和爱交结的旅途上,无论如何,请善待自己。
上午4时33分32秒2007-7-17
今天早上坐在公交车上,我能看见很多梅丽莎,她们面容干净,循规蹈矩地生活,行走、微笑、听音乐,像清晨的云朵,平淡而美丽……可是内心呢?
是否也有隐秘的过往,是否也有被压抑的欲望,是否也有一段充满蛊惑而显得残酷青春期?
你凝神望去,每个梅丽莎的眼睛都很明亮,很深,在那一端,必是远去的疼痛和记忆。
一个17岁的西西里女孩,用梅丽莎这个笔名写了一本书——《床前100次梳理乱发》,细细描述了自己15岁那年,先后与同学、老师、已婚男子及网友等不同男人发生性关系的故事,梅丽莎坚称书中的故事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件事引起了世界轰动,有人窥视、有人惶恐,也许还有人兴奋尖叫,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这个女孩写下这些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这本书究竟文笔如何,情节如何,我只是看了由此改编的电影《梅丽莎:17岁少女的爱欲日记》,也只是想告诉你:在这个让人意淫的片名背后,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最为严肃的主题。
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平凡的女孩,缺乏关爱的青春期: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忙于奔波,年迈而个性十足的奶奶、胖女孩、日记,是她全部的出口。
这个女孩叫梅丽莎。
梅丽莎像所有十五六岁的女孩一样,情窦初开,面颊宛若青涩的花朵。
她喜欢一个男孩子,一个很多人喜欢的男孩子,俊朗、富有,且放荡不羁,喜欢他就像喜欢上极限运动,充满挑战和刺激。
男孩子家里开派对,梅丽莎和胖女孩也去参加:她忐忑不安,她举轻若重。
“要是他吻我怎么办?
”“没关系,我们不是已经练习了很多次了吗?
”大门外两个少女这样对话着,挑战即将开始:不会游泳的梅丽莎小心翼翼地坐在泳池边,极力掩饰自己的恐惧,将脚尖放入水中,惶恐地等待,笨拙地勾引。
忽然,那个男孩子把她拉下了水,又把她送上了岸,连声说着对不起,他们就这样相识了。
之后的几分钟真的很美,他把她带到了一个很美的地方,让人想起神话里的爱琴海边,望着海面,坐在树荫下,石凳光洁,交谈,或者说是问答,他问她回答。
以此为起点,我们能想象无数美好的画面:梅丽莎的梦实现了,男孩子拥抱着她,吻了她颤抖的嘴唇,留下她的电话,约好明天还在这里相见,说他喜欢她的眼睛……多美啊!
可是青春总是比想象的残酷,总是在最美好处发生一点小小的偏差,一切便不同了。
首先是男孩子的那个问题:“你是处女吗?
”梅丽莎点点头,既骄傲又耻辱,然后男孩子揽过她:“你想吻我吗?
”梅丽莎战栗着,男孩子注视着她的眼睛:“那就先吻我下面,吻它,吻它,吻它……”梅丽莎在那刹那的惊慌后变得迷离,她真的照做了,弯下了身子,仿佛受到蛊惑一般。
当一切结束之后,男孩子说:“很好,也许下次你能吻到我的嘴。
”转身离去。
这是梅丽莎的第一次性体验,肮脏的?
屈辱的?
蛊惑的?
难以启齿的?
永远的?
她把这些写进了日记,因为她没有人可以倾诉,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场灾难才刚刚开始。
之后的几个月中,梅丽莎在惶惑中度过。
她知道自己被侮辱了,可是内心的渴望仍在燃烧,她从痛恨中转移出来,重新希望男孩子出现,希望他能吻她,能真的爱上她,能和她说甜蜜的话,那么所谓的屈辱便可释然。
怀着这样侥幸的心理,执着寻找,在他可能出现的地方守候,就像我们也曾在少女时懵懂的守候一样,那么纯洁。
终于,男孩子出现了,给了梅丽莎希望,也给了我们希望,但愿这次时真实的、严肃的、美好的,不再有伤害。
男孩子的确说了甜蜜的话,声音动听,的确吻了梅丽莎,的确仿佛是想念她爱她了,然后以坚硬的方式拿走了女孩子的第一次,然后和上次一样的轻蔑言语,转身离开。
梅丽莎躺在地板上,木然的,手伸向下身,触摸鲜血。
如果她已成年,那一刻也许是心碎,可此时更像是坍塌,那些刚刚修建成型的爱情城堡坍塌了,毁于一旦。
写日记,不停的写日记,妈妈眼里的乖女儿,奶奶担心的敏感孙女,眼睛里悄然变化着。
接下来,就是让我觉得恐惧,惨烈甚至窒息的一幕一幕。
公然在阳光下用果汁挑逗成年男人,和两个男孩子同时做爱,和博物馆里管理员,和五个男孩子,……她说:“他说他就是这样引诱我的”,她说:“这很容易”,她说:“这是用身体报复”……男孩子继续来找他,体验一次比一次刺激的游戏。
她成了他们的玩偶,身体和欲望成了她的玩偶,像妓女一样报复成了她对于世界唯一能做的回应。
梅丽莎克制过,哭泣过,她鄙视自己,她日渐憔悴,可是电话一响起,男孩子的声音一响起,游戏又不可竭制的开始了。
故事讲到这里,我想说三个人,三个带给梅丽莎,也带给我们震撼和感动的人。
第一个是奶奶,那个总是化着烟熏妆且烟不离手的老太太。
她是梅丽莎最好的朋友,她从女孩身上看着自己的影子。
奶奶在浴室给她梳头,从小到大,一遍又一遍;奶奶给她看自己年轻时赤裸的画像,讲述年少轻狂的故事,残酷的青春,动容的美丽;奶奶提醒把她送去养老院的妈妈,女孩有心事,你该多关心她;奶奶在养老院的阳台上,依偎在一位老爷爷的怀抱中,宛若少女,成为那个夏天梅丽莎眼中最美的风景;奶奶在妈妈拿着梅丽莎的日记来向她惶恐求救时,悄然离去,飘向天堂……奶奶曾对梅丽莎说:“年轻的时候,我们都会犯错误,在这之后,坐在床前,对着镜子,梳头一百下,一切都过去,你会变得纯洁,一切都是新的。
”除了写日记,我们看见梅丽莎一次次地在床前梳理乱发,前者是寄托,后者是救赎。
那么妈妈呢?
一半时间里,你无法喜欢她,因为她更像生活中的大多数妈妈:沉重的压力,丈夫不在身边,要照顾婆婆和女儿,要拼命工作,要竭尽所能使家里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她为人简单,以为婆婆女儿也是,简单需索。
奶奶提醒她的时候,她说:“我更了解我的女儿”,母亲的权威不容动摇,直到她看见了那本日记,几乎发疯,无所适从,飞奔着去养老院找婆婆,她想有人告诉她这不是真的,然后得到的是老人的死讯。
此时,梅丽莎关机,她正和一个陌生的网友玩着另人生寒的SM游戏。
当梅丽莎着装变态,满身伤痕,满脸泪水回到家里的时候,整个房间都是悲伤的,她躺在床上,抽搐着,哭着,妈妈疲倦、平静,温柔地给触目惊心的女儿盖上被子,沉默,静止,然后梅丽莎站起来,在母亲面前点上烟,望着窗外,眼神落寞,身上的伤口格外刺眼。
这时,母亲拿出日记,忽然歇斯底,哭嚎着问她:“是不是真的,告诉我这不是真的,可是不是真的你又怎么能想像出这些,告诉我?
”梅丽莎惊惶着,战栗着点头。
那时我想完了,全完了,她没有了朋友,没有了奶奶, 没有了日记,没有了妈妈,她只有死了。
就在这时,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母亲冲过来,抱着住她,大声说:“宝贝对不起,请你原谅我。
”母女俩抱头痛哭。
记得十几岁的时候我问过妈妈:“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原谅我?
”她说是的。
昨天我和她说起电影里这一幕,她说,为了女儿,母亲可以做任何事,何况是原谅和帮助,这是母亲的本能。
母亲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了梅丽莎光,明亮的、温暖的、生命的光。
最后要说的是梅丽莎班里那个相貌平常,成绩平常的男孩子。
他曾在同学们漫骂梅丽莎是妓女时,悄悄地注视着他,她曾在梅丽莎带着耳机在阳光下舞蹈时,悄悄地欣赏过她,他曾在雪白的纸上悄悄画下她的身影。
当梅丽莎经历了一切浩劫,当他们看见成绩单上令人脸红的分数时,男孩子终于表白了,简简单单的表白,喜欢就是喜欢了。
他要梅丽莎坐下,为她画了一张像,然后看着她的眼睛,轻轻地吻了她的脸颊,美极了,原来爱情的芬芳如此淡雅,梅丽莎醉在其中,此时,她才真的纯洁了,因为没有仇恨和屈辱,只有爱。
她又去参加了派对,只有面对才是彻底的解脱,才能真正获得救赎。
还是那些肉欲的面孔,还是那些糜烂的呻吟,梅丽莎游走其间,觉得一切都变得模糊,遥远,她又来到了那片美丽的海边,一切都从这里开始,跳入水中,放肆地呼吸,那一刻无比轻松。
我很喜欢镜头背后导演的那双眼睛。
我不知道他是谁,没有看过他的任何作品,但我相信他一定是个善良的人,并且也曾经历过残酷的青春。
在这部电影里,看不见任何肮脏的镜头,不会有任何窥视的欲望。
我们只是惶恐,深深的害怕,还有真实的心疼。
导演选用的女孩有着一张圣女般的面容,她并不是十分美丽,却非常干净,光洁明亮,你不会责备她,你希望她好起来,仿佛她是你的同学,你的姐妹,或者你自己。
写到这里,我就说到了我们自己,就是开头说的无数的梅丽莎。
也许在我们的青春期里,性不是迷乱的主题,也许我们很幸运,没有遭受这样惨烈的劫难,但是我们的内心是否也曾崩塌过呢?
我们也曾叛逆,也曾迷惘,也曾觉得无助,没有出口,也曾渴望能有一个温暖的拥抱,能有母亲最简单的理解,也曾犯过许许多多的错误……最终顺着光的方向,一步步走来。
成长的历程中,总有脚印错综复杂,乱七八糟。
最后,我该说说那温暖的结局。
梅丽莎和母亲牵着狗,有说有笑走在阳光下,来到奶奶墓地,墓碑上是奶奶年轻时美丽的胴体。
她们摆放雏菊,然后坐在墓地边谈论即将去看望父亲。
笑容如花朵般绽放,像两个姐妹,彼此依靠,彼此温暖。
暴雨、阴霾,现在终于有了彩虹。
梅丽莎,一个17岁的女孩,一场蛊惑之后,她仍然停留在我们身边。
melissa在把自己的童贞献给她爱的那个小恶魔的时候脑中不断的重复“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然后她睁开眼睛脱口而出:“我不爱你!
”伤害,除了身体,和心,是否还有第三种形式存在?
她企图证明自己的强大,证明自己的坚强和孤独。
她终于被人需要,可是她还是不被人所爱。
在妈妈面前的时候她是年幼的melissa,在奶奶面前的时候她是彷徨的melissa,在好友面前的时候她是青春少女melissa,在男孩子面前的时候她是放荡的melissa,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她是孤独的,脆弱的,企图伪装的,兀自生长的,受伤的melissa。
这样熟悉的场景。
少女的梦想幻灭。
撕裂般的急速成长。
从身体到心灵。
到底是在报复自己还是在报复这个世界?
到底是为了原谅自己还是为了原谅这个世界?
无所谓的性爱是要证明给谁看?
没有愉悦,没有爱或被爱,只是为了报复,为了证明:看,没有你,没有你们我一样可以变的很强!
没有人可以再伤害我,除了我自己。。。
那个女孩儿,她感到疼痛。
影片的结局依然美好。
少女找到真正的王子。
而世界的角落又有多少的melissa仍像灰烬一般脆弱而坚韧的飘荡。。
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部青春成长史,虽然可能有人会把它当情色片来看,女主人公梅丽莎非常漂亮,是很清透的那种。
正是因为清纯才会无知,她犯了很多少女时期的女孩子都容易犯的错误,只是比很多人更严重。
错爱,误入歧途,救赎,重生。
观众一定愿意原谅梅丽莎,而且一定为她最终找回自己感到高兴。
毕竟,遇到同类的情况,我们也不见得比她做得更好。
《梅丽莎:17岁少女的性爱日记》本片根据2003年轰动欧洲的意大利少女真实性爱日记改编!
——这是碟片上醒目的主推文字。
周六的晚上,懒在沙发薄毯中,却不经意的被打动,无关性爱,这是一个关于女性成长的温暖片子意大利少女梅丽莎,青春昂然,心性闪动在15岁那一年的暑假,所有亮丽明媚的色彩一并的在随后的季节转换中绽放,因为太过年轻,难免心一急花儿就开过了头。
为了证明自己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不会被轻易的玩弄和摈弃,在告别处女之身后,极尽花样而幼稚的交出了自己,当然也付出了作为一个少女了解性和性别间差异的代价成长的过程永远都会受周遭人的影响,梅丽莎也不意外——她的奶奶同样生命昂然的出现在暮色年华:带着耳机听着音乐靠着晃椅上早餐;涂着黑色指甲的手指上永远夹着香烟;自己的房间随性而杂乱,另种说法就是邋遢;拒绝吃药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年老病弱……却与梅丽莎情深相通,亲密无间往往在成人后,我们有时又总会忘记了自己成长的过程和感受,或是搁置一边,就象梅丽莎的妈妈,人到中年,自以的安排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却忽略着成长与衰落过程中的不安与惶恐所以在梅丽莎的妈妈看来,老人院才可以更好的照顾奶奶,而连男朋友都还没有开始交的,那么安静的梅丽莎,又能怎样,至此出现了片中感人的两段:奶奶被妈妈送进了老人院梅丽莎问奶奶:“你真的不介意住在这吗?
”奶奶回答:“你爷爷以前说:天堂是我的所在之处,来我们把给老太太的床单拿走,我不能没有音乐”奶奶转身扯下浅驼色的床单,从包里换上由多种艳红色相拼的一块大披肩扭响自己带来的收音机,让欢快的歌声弥漫在原本似乎沉静而安详的空间……奶奶受邀回家过圣诞节,对视过梅丽莎的眼睛后,急切的与妈妈说道:“梅丽莎正在经历困难期,你要多注意她。
”妈妈还是自以的回答:“我看她很安静啊。
”“但你有没有看过她的眼睛?
”是的,有多少人能从眼睛里看到什么,有时哪怕是母女之间,爱人之间,朋友之间,但奶奶能看到,旋即找出具象征意义的老梳子和老照片,娓娓着自己成长过程中欢乐与痛苦的感受,一边替梅丽莎梳理着散乱的头发一边牵引着她:“那时,我只比你大一点点…… ”“1,2,3当你梳100下之后,无论怎样你都可以还原成为了你自己…… ”于是梅丽莎的成长,在季节变化中凋落但却再次的含苞待放奶奶的成长,在生命中轮回成为永恒妈妈的成长,在忽略与失去中才明白:爱在随时随地,爱要随时随地感受,体验并帮助身边人的成长,也是我们的成长,成长永无停止,千万别忘了那每一个细微的过程,曾经那样的滋滋作响……
镜头非常青春,梅丽莎与朋友骑机车,自由陶醉音乐舞蹈,美翻了,从头到尾都hold住了那份爆发的情感,把一种微妙的人物关系的小感觉把握的恰到好处,非常有力量的表演,以及精湛的导演技术,为《call me by your name》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画面真的很美!
情色镜头的诱惑力真心大师级别!
《梅丽莎》这是一部青春期少女从迷茫到放纵再到自我救赎并成长的故事。
美好的结局冲淡了她那残酷的青春。
我想女孩子对这部影片应该会有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对心理这方面可能会有更深的感受。
梅丽莎十四岁时为爱迷茫,身体发生的变化令她不知所措,只有通过自慰来满足青春期焚烧的欲火。
她喜欢照镜子,看着镜中少女的胴体,如此沉醉,仿佛在欣赏从未见过的另一个自己。
在派对上梅丽莎认识了丹尼尔,在这个坏小子的蛊惑下梅丽莎可悲地吻了他的下体并荒唐地爱上了他,在那个阴郁的夏天里等待着从没打来的电话。
十五岁时梅丽莎为性而放纵,身体更强烈的欲望令她无法控制。
她开始渴望男人的身体,渴望一份真爱。
于是她将贞操献给了一年未联系的丹尼尔,在初次的疼痛中她发现自己并不爱他。
被丹尼尔愤怒地羞辱丢下她扬长而去后。
梅丽莎不明白为什么只有男人才能这样,这一刻她发誓她要像他们一样只为自己的欢愉而放纵自己,不在乎任何人。
于是,梅丽莎彻底沦为了荡妇。
游泳教练、陌生男子,博物馆管理员、老师和网友都成为了她的目标。
同样可悲的是梅丽莎仍然只是男人的玩物,我们看到的只是别人对她的玩弄。
一次又一次,如妓女般地毫无尊严。
尽管她在每次完事后用梳子梳一百次头发想将自己从荡妇变回公主。
但对性的放纵无法让她释怀,更无法找到真爱,却让她失去了最好的朋友、母亲的关爱和最亲近的奶奶。
这时,她似乎明白了什么。
转眼冬去春来,暑假又至,梅丽莎十六岁了。
她不再是过去那个为爱而迷茫,为性而放纵的女孩。
一个手势能抹去一切吗?
她决定自我救赎,扔掉垃圾,找回失去的友情并意外地得到了一直暗恋自己的绘画男孩的一份爱情,没有太多的语言,一个拥抱,脸颊上淡淡地一吻便是纯真、便是全部。
夏日明媚的阳光下梅丽莎的眼睛又变得那么明亮,笑容又变得如此灿烂。
当坏小子丹尼尔再一次请她去派对时,在同样迷乱的氛围中,梅丽莎勇敢地从高处跳入了大海中,当她浮上海面时,清晨的阳光如此柔和,如一盏柔灯点亮了海面。
梅丽莎微笑着向前游着,告别了晦涩的过去,此刻,她开始成长。
此时,我感慨万千。
影片中的梅丽莎 美到不像话 就像我们曾经都有过的青涩与美好 对于人生中的晦暗与隐忍 克制与冲动 失落与记忆 那些青春的成长 和 错过的美好 我想我终于可以释怀了 。
这部电影用最惨烈和直白的方式 揭示了青春 黑暗的一面 却 依旧没有 掩饰 最后海洋的美丽。
人生不都是这样吗 华丽长袍和虱子,美好容颜 风发义气 还有内心暗藏的小恶魔,矛盾却难掩美好。
我想我还是喜欢小清新的 只是生活中 清新不是全部 有时候 抑郁的时候 困难的时候 这样的电影 是 可以告诉我们另外一些道理的。
送给 独自在异乡奋斗的自己 忘记过去的伤痛 重新出发 上帝 会给你机会的 加油吧 不要再哭了 行动吧 孩子
求原著小说。
97.54,青春期的渴求与羞耻,美少女的失控与救赎,玛丽亚·瓦沃德惊艳两点。
玛利亚·瓦沃德太美了。是不是每个意大利导演的内心都有一个小萝莉,外表鲜美娇艳,内心叛逆放荡。缺爱永远不是堕落的借口。
特别喜欢她奶奶
她奶奶多好啊
青春的阵痛与成长。
题材是好的,演员是好的,导演执行力差一些
天使并未离开。
女主很赞
看了裂缝来看洛丽塔的,两星左右,啊,失望!
无趣,无聊,无味。
太粗浅,性瘾不是那么好自愈的
看了《裂缝》又来看它,裂缝里的好美呀!!!这里的好嫩呀。。。电影本身嘛,一般般,就是傻乎乎的小姑娘做了什么一系列蠢事,最后成熟了。。就是这个尺度比较大。
青春残酷物语。
其实挺美好的,成长的代价
2010.10.30
如果没有杰拉尔丁、卓别林在此片中扮演奶奶,不知这部电影还有什么看点?叙事极其混乱,可以说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东拼西凑其他电影里的情节,就成了他的电影了.尤其照抄德\帕尔玛<剃刀边缘>那一段,几乎未作改动就搬用到此片中,可见导演创造力的疲乏,且毫无才情可言.坚定完毕.
少男少女都容易迷失方向,错爱只能靠对的爱来完成救赎,当然首先要学会自爱。影片成长的意味大过情色,或者说性觉醒本来也是成长的重要组成。
唯一的印象是女主美丽
一个渣男毁了一个清纯(傻?)小女孩儿的故事。最后硬要以接盘侠结尾,所谓三观有问题?一个情色片非拍的那么文艺,也可能因为下载的非高清➕字幕错位,观感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