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子弹告诉我们 有点烂的剧本 有点烂的道具 有点烂的摄影 有点烂的演技 只要态度认真 有些东西还是可以看的
已经有很多年,华语电影的侦探类悬疑片没有给影迷带来惊喜了。
我们为欧美的悬疑惊悚、血腥暴力、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华丽炫技的视觉刺激买单,却很少褒奖国内的悬疑伎俩,因为确实不乏糟片,无新意无亮点太狗血到诋毁智商。
总以为这次的《子弹》,除了几大明星撑场,其他必会乏善可陈,没想到却也算有意外收获。
虽然但凡看完《子弹》和看过福尔摩斯的人,都会拿二者作比较,但是谁小时候没有在自己的作文里抄上几段范文佳作,在进步的过程中,如果你能不照搬原文还能添油加醋的添点儿彩,就值得鼓掌叫好了。
所以说,作为美剧英剧粉,电影控的我们,看多了见怪不怪见奇不奇的欧美文化,来看看民国时期的奇案风云,也算换个口味,重口味小清新轻文艺的复古范儿,是值得买单的。
也许有人说一张票价值回了多部片,因为看到模仿的影子,好嘛,那我们擦亮眼睛大家来找茬也是种乐趣,毕竟只是影子,故事还是全新的,也是不赖的。
提前观影见面会,主持人在宣传时说监制尔冬升猜了10次没有猜到罗志良这个故事的结局,我没有尝试十次,但是这种暗示也让我排除了抵达尾声前各种显而易见铺的梗儿,没到刘青云一语成谶之前,这个终极boss还真是不显山不露水。
“没有完美的犯罪”,也很少有完美的悬疑,我们没机会像老松那样拼命三郎式的以身试“毒”,所以我们不会知道骨质子弹是否能利落杀人,也不会知道很多其他谋杀细节的实践结果。
如果不是为了剧情需要,我们也很难接受金戒指一磕就断,垃圾堆一样的焚烧现场郭追一眼就能发现它的金光等等的小细节。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这么苛刻,我们只需要用“剧情需要”来解释这些也许不可能发生的事儿,毕竟我们只是个听故事的,图个紧张图个乐。
当然,如果你再有点儿民国情结,或者是锋蜜、刘青云粉、井柏然迷、智叔崇拜者之类,还是很推荐去影院坐下来,看宽大超清的画面、民国风完美重现,还有帅哥扮酷、影帝卖萌。
好了,我们来聊点儿严肃的话题。
关于为什么即使你说垃圾我依然会说好的问题。
(如果你决定看这电影,友情提示先别继续往下读,悬疑片最恨严重剧透我懂的。
)—————————————— 自觉的分割线 ——————————————【友情那些事儿】双雄的片子总是或多或少让人偏腐,英雄相吸,好搭档兄弟情深。
当利好冲突夹杂了感情,往往过程就变得不简单,斩不断理还乱。
一个擅长用脑,一个擅长身手,怎么看都是一对完美的组合。
你可以想象如果是神探福尔摩斯,搭档华生变得跟福尔摩斯一样聪明过人还有神枪手属性,是不是更是一对卖座叫好的组合。
小跟班也是得有的,稚嫩小生最适合这一角儿,当然要比华生嫩得多,还得会卖萌惹人怜,你就会在他将死的一刻感伤无限。
老松从见到郭追的第一眼,就知道这是个厉害角色,高智商断案喜欢挑战的他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这也可以解释为一见钟情,默契和智商对等是良好沟通的前提,所以很难在关系对立的背景下置对方于死地。
我们都知道老松最后不会开枪,就像知道郭追会在关键时刻伸手拉住老松。
【关于爱情】大多数片子里我们都期待爱情,只要不是纯阳刚的片子连个女人影子都看不到,自然不会擦出火花之外,好的爱情总是锦上添花。
女囚傅源和老松之间的爱情是没有描述开端的,我们只知道她亲手为他围上一条围巾,而那句保重是他想对她说的,还有他们互通的信件,聪明人之间的爱情不过是一场内涵的较量,不挑明纯暧昧,互相揣摩和赞赏,言语不多,但句句要害。
江一燕是个很有张力演员,素颜也有气场,可纯可妖。
刘青云就不用多说。
郭追和小云雀的确来的有些突兀,以为只是认识,结果突然就来了场以身相许的小尺度前戏。
直到最后的最后才知道他们之间其实早已爱得深沉,再回头来看那段床戏,也就没那么冲动了。
有些女人的爱情“盲目”,像小云雀这样,不问为什么,不问怎么样,你让我做的事,我绝对完成,只为了和你厮守终生。
有些男人,你以为他玩世不恭,其实他说在他有生之日会一直保护她,他是说到做到的。
【来说说公义】有的时候,公义、正义这回事,说出来也是要看场合的。
甚至有些情况下,你会觉得为了惩奸除恶大快人心,主动设计陷害坏人而让自己上位的人是个好人,就像你也许跟我一样会希望最后郭追没有自杀,希望他和小云雀天长地久,即使他没有当上警察局局长,也可以在春暖花开的地方幸福生活下去。
因为我们知道谁更恶,谁即使做了违背公理的事,我们也不会想把他定义为“变坏的好人”,我们在这个时候都是老松。
即使不需要由我们去决定他的生死,我们也会像老松一样,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私下揭发的时候都内心挣扎纠结。
其实我希望这种人多一些才是好事,当然,需要他们上位之后,不会真的“变坏”。
好吧,希望看完这些的时候,你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
对比新近上映的两部片子,《听风者》和《消失的子弹》,就编剧功力,和导演节奏控制上,我还是偏爱后者。
剧作方面符合好莱坞标准类型片结构,这似乎是香港片的优势,现在自然也变成了港陆合拍片的优势了。
摄影大哥是不错的,特别喜欢追逐小云雀那场追逐戏,剪辑和摄影配合得相当不错。
然后就是小五死前那一段,冷暖光的配合,营造的紧张气氛,可以看出是有意雕琢过的。
但感觉小云雀和郭追那一段,光过了,太暖的气氛感觉腻味而不是缠绵,但这段的轮廓光是勾得好的。
然后是声音方面,在我正准备表扬声音做的细致的时候,却失望了,在密室一场中,水滴声音,音效师都配合着画面做了进去,增添了密室的局促感,但忽然就没了,后来又有了。
为什么在可以精致的地方一定要粗糙呢?
演技方面要表扬一下井柏然,他是这部戏的笑点,算是佐料,但是懂得不串主味,甘愿调味的佐料,必然会有大的作为。
动作和表情结合得很有分寸。
小云雀撒鸟食那里的表情让我出戏了。
和郭追那一段,光线帮了正忙和倒忙,看上去美丽却腻味了,这不能怪演员。
其次要大大的赞扬本片的化妆师,能把不同弹头留下的弹孔雕琢得淋漓尽致,夸奖是必须的。
最后自然是落在导演身上,罗导感觉对大陆演员的控制力上还是有所欠缺,当然这也只是自己的直觉而已。
但是叙事能力那是必须大陆导演认真学习的。
寒假的时候看了消失的子弹,完全是冲着锋仔和青云大叔去的。
看了之后呢,觉得本子推理力度不够,拍摄呢,张力也有小小欠缺,但是在接连看了几部话都说不明白的电影之后,觉得这年头逻辑能捋顺的电影已然是凤毛麟角了,其他的要求就不要太高了。
在刷完了柯南道尔,希区柯克,阿加莎,奎恩,东野圭吾之后,我总觉得敢管自己叫悬疑的最起码要反转两次。
然后消失的子弹就有点令人失望了。
霆锋从开始就隐隐有boss的嫌疑,到最后竟然真的是boss。
然后‘消失’的子弹作为一个卖点其实也蛮好猜到的。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锋仔千算万算杀了一票人,连累若干人,搞出好大的动静终于当上了局长,结果跟青云叔play了几局游戏就自杀了。
所以同志们猜测小云雀其实才是大boss,锋仔自杀什么的即可以顺利继承财产,然后和真爱——青云叔远走高飞了。
前一句当然是在搞笑。
不过总体来说还具观赏性,尤其是锋仔的胸肌,姐妹们不要错过了。
还有法医妹子和小五互动也很有爱。
希望国产推理悬疑什么的还要再接再厉。
记得上部能让我久久回味的国产电影是7.3号看的搜索,看后心里思绪良多,这是一部打动我的文艺片!!
再然后经过了四大名捕的索然无味(只记住了浴色动人的江一燕),接地气的神探亨特张,让人捧腹大笑的搞笑岳父大人和谈爱情 的听风者,这期间一直在巡视国产档保护的国产片能再出现一部能让人思考的电影,至少能再我们脑中徘徊一段时间,就这样消失的子弹出现了,借一句片中经常说的话来表达我思考的问题“没有最完美的犯人,只有变坏了的好人”来说说影评整体吧,一流的配音和服装,片方好像还建了个兵工厂来增加整体效果,片中有模仿福尔摩斯的影子,经典的慢镜头和拿挡板躲炸药,虽然模仿但还是值得肯定的,效果真的很好!!
忘不了片中时不时冒出的“砰砰砰”的枪声,在影院坐着仿佛每枪都打在自己的心上很是震撼!!
这次主演也是很给力,谢霆锋和刘青云这个老戏骨对台彪戏,真的很爽,就透漏一点,最后两个人那场戏真的很棒!!
而江一燕和杨幂看似就有点打酱油了!!!
其他各位配角也很给力!!
来说说最重要的剧情,看片前有这样一句话“片方友情提醒由于剧情起伏较大请不要剧透,让本人自己寻找真相”大概就这个意思,真心觉得这片子剧情不错,我永远坚信让人猜不到结局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各种局中局案中案看花你的眼哦!!
最后的寓意其实也是哟一直思考的,到底是什么让好人就这样变坏了?
金钱,美色!!
唉....自己寻找吧!!
近期来国产高水准之作!!
给9分以上!!
2012年度,一部打着民国第一奇案的剧情片横空出世。
这部《消失的子弹》被誉为本年度最好的悬疑大片。
公正地说,这部电影没有国外的悬疑片烧脑,但《消失的子弹》的确堪称目前最优秀的剧情片。
编剧的构思比较缜密,看起来没有任何关联的细节却可以窥视出很多案情的端倪。
故事设定在民国的一个兵工厂内。
一位女工被冤枉偷盗子弹而受到天意惩罚惨死,于是一场有关“幽灵子弹”的报仇行动逐渐开始。
充满正义的警察郭追联手思维缜密的松东路,还有警察小五,他们三人组成侦探团极力想要揭开谜底。
随着案情的逐渐明朗,结果却出人意外。
本部电影情节环环相扣,观众会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
最后的大BOSS出人意料,竟是那个受益最大的郭追。
这的确有点让我大吃一惊,最后郭追的死我也很疑惑。
后来我留意之前的情节和铺垫,我越发感觉幕后的黑手不是郭追而是那个小麻雀。
电影中有个看似游离的情节已经映射了这个结局。
女囚傅源就是一个制造完美犯罪的典型案例,而小麻雀成为局长夫人的眼神特写,我也看出了她的欲望和邪恶。
每一个案件的线索都和小麻雀有关系,而松东路的逼问也基本显现出答案。
最后,郭追为了保护小麻雀而死,松东路也烧掉完美犯罪的纸条,这些都是导演给我们的启示。
香港电影或者说整个中国电影很少有如此烧脑的电影。
我很佩服主创们的思维,这样的观影体验才过瘾。
顺便说一句,郭追和松东路的搭配比较抢眼,一文一武,一个帅气,一个老成,外加一个小鲜肉井柏然,什么类型的男神都出现在电影了。
还有很多90后喜欢的女神杨幂,这样的电影不火不行啊。
最后说一下,2015年度的续集《消失的凶手》较这部差多了。
前面案情的铺垫几乎没有,中间部分我就已经猜出凶手了。
到底是我的智商高了,还是主创们的用心少了。
也许都有,也许都没有。
认真做好每一部电影,这就够了。
观众在进步,我们的电影是否应该往前看,而不是往钱看。
我看过很多豆瓣的影评,有些写的高考都能拿满分了。
我时常想评论,可是又懒得注册。
这是第一次见谅。
其实整部片子还是挺好的。
比听风者来的爽感。
很多人说有很多疑惑无法解开,我也这么认为。
但或许留点悬念更好。
看完整部片子也真是有点怕去回想情节。
我智商真的不够吧。。。
刘青云。
这部电影里他上吊的场景让我想到了神探里的那个神经病。
用切身实际去体验的神探。
坚持正义,追根问底。
一向喜欢古天乐,所以就也挺喜欢刘青云(我知道没逻辑- -)演的的确很好啊。。
各种场景都拿捏很到位。
谢霆锋。
电影演的好。
在电影里演的更好!
当然我也不希望他自杀。
(我希望他和刘青云好好生活- -)杨幂。
我就是为了杨幂我才去注册的!!
好吧。
我也要开始了。
我实在是觉得她和谢不配啊!!
我不是很喜欢杨幂老实话。
她的气质很适合演宫啊这种。
可是放在民国时期,实在是。。
说不出的别扭。
我看画皮的时候还觉得她演的不错的!
可是,这部电影里真的让人觉得很突兀很难受。。
喜欢杨幂的人可能不这么觉得。。
可是不喜欢不讨厌的人一定有同感吧。。。
看到很多人骂她,其实倒是也没有这个必要。
(或许是听风者里周迅演的太好了- -)可是在这样一个紧张的氛围里,这样一个大家都被吊着胃口的氛围里,还有谢霆锋刘青云这种元老级人物的电影里,杨幂的出现可能让很多人都把星打低了。。
还是觉得宫女啊神马的她演的比较出彩。。
画皮里也挺可爱的。。
(不会有人打我吧- -)回归正题。。。
江一燕演的让人觉得很舒服。。
她和刘青云的感情也让人舒服。。
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杀她老公,为什么会和刘对话,但三两句的书信还是觉得挺温馨的。。
有时候剧情需要也不用那么追究。。
新人演员,井柏然就演的很好。。
有部电影貌似是全球热恋?
这里面的小五就和那里面的感觉很像。
傻乎乎的。
很亲切。
把这个人物演的丰满了。
虽然是小角色但演的挺到位!
特别是 有点冷。。。。。
和防弹衣那段。。
享受整个过程还是不错的!
电影嘛,不要太苛刻。
其实能给你带去一点快感,一点紧张,那扣住你的心,就不用太刻意去关注哪里出现BUG了。。。
你们觉得呢。。
我要求比较低。。。
图个开心吧。
民国时期,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发生离奇命案,死者被“幽灵子弹”所杀——犯罪现场找不到弹头。
一时之间,疑云密布,人心惶惶,此案堪称民国第一奇案。
此案交由警局内负责管理档案的政务警察松东路调查(刘青云 饰),担任文职的松东路既不会拳脚功夫也不懂如何开枪,却思想缜密,对破疑难杂 案有独特方法。
一心为民除害的热血警探郭追(谢霆锋 饰)不容于警局贪污腐败氛围,联手松东路调查此离奇命案。
如何开枪不用子弹?
如何让子弹在穿入肉体的时候消失?
松东路和郭追在枪和子弹上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包括向猪身体发射盐子弹、冰子弹等等,却没有任何满意的结果。
随着案情调查深入,两位警探抽丝剥茧地发现恐怖阴森的杀人密室和离奇的造弹装置,其诡异程度让经验丰富的松东路也瞠目结舌。
就在“幽灵子弹杀人”真相揭开之际,松东路、郭追却接二连三遭人追杀,警察小五(井柏然 饰)在开枪掩护松东路、郭追逃亡
在最后刘青云与郭追的问答中,刘青云开始怀疑小云雀,过问小云雀与整件事情的关系。
1.39.00。
虽然郭追并没有承认,同时整部电影也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小云雀有背后操纵郭追的迹象。
但是有几个线索可以看出来,第一个是从逻辑上可以推论,郭追当任局长之后,直接受益人只有两个,一个是郭追,另一个就是小云雀。
第二个是郭追与小云雀亲密的那一段,可以明显的看出是小云雀是一直在诱惑郭追的。
如果不是从男女情爱方面来思考,那么从目的角度来考虑,小云雀是有动机的,只是没有表述。
第三个,也是最能看出小云雀是幕后操手,刘青云开始怀疑小云雀,然而郭追没有杀刘青云,而是选择自杀,这一刻重新验证了那句话“没有完美的犯罪,只有变坏了的好人”。
选择自杀,既能避免自己一错再错(因为他不想杀刘青云,这点是肯定的,但是又不能走,因为走了,刘青云一定会继续查下去,那样就会查到小云雀),又能实现对小云雀的承诺“只要我活着,就会一直保护你”。
选择自杀,自断了线索,使刘青云不能继续查下去,保护了小云雀;
我们都低估了这部国产推理电影,即使我们认为已经很高估它了。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甚至都没有去了解它的大概剧情,以至于看了十来分钟才发现这是部纯正的本格推理电影。
电影情节和台词几乎都没有什么难理解之处,当然,我说的是“几乎”。
如果按照整个案情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一般看这部片子会轻易得出以下这个完整故事:丁老板为了应付工厂工人**,利用诡计逼死一名女工,并联合**金局长企图一手遮天。
岂料与事件相关的人员逐个死去,且因找不到子弹而产生“女鬼诅咒”的传闻(日本推理中好常见啊)。
然后是两大神探联手破案,破解谜题,揪出凶手。
但最后其实凶手是神探之一郭追(小谢)雇的,实施杀人为了是实现他所谓的公义。
最后另一位神探松东路大叔(刘叔)大义灭基友,GAME OVER。
看整部电影的时候,我基本上也是被这样的情节带着走的,除了有两个小小的不和谐因素,会自始至终盘旋在我脑海中,就像两位神探进入王海房间的那种莫名的违和感一样。
这两处不和谐正是来自本片的两位主要女演员:1、 女囚江一燕; 2、 小云雀杨幂。
先说江一燕这个角色,虽然有人说这个角色与刘青云有恋情,温暖了情节,升华了主题,但我觉得这未免太玄太虚了。
江一燕这个角色看起来基本是游离于主要情节之外的,但编剧和导演却花了不少笔墨在这个人物上面,难道仅仅是为了时不时飘出来讲两句“好人变坏,变坏的好人”之类小孩都懂的废话吗?
这个人物到底承载了什么,暗示着什么,编剧和导演想说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还未到解开的时候,让我们先搁一搁。
再来看杨幂这个角色,天生群嘲,吐槽集中点,无脑+花瓶,总是莫名其妙的出现,还有同样莫名其妙的那段床戏,成为众人眼中本片的绝对败笔。
我在观影过程中的确也由衷发出了“杨幂存在是为了骗90后票房”这样的感慨,直到…………….直到影片快结束时,情节大逆转出现,谢霆锋的那句脑中闪过那句对杨幂说的台词:“只要我活着,就会一直保护你。
”随后开枪自尽。
“只要我活着,就会一直保护你。
” 那种强烈的不适感再次袭来,并伴随我看完整部影片,我有如中了诅咒一般不断回味这句台词,电光火石之间,我突然明白了。
这句台词,比逆转的大结局更要逆转十倍,台词背后隐藏着更为可怕的真相,也因为这句台词,使这部原本看起来偏二流有瑕疵的国产推理电影,跻身为神作之列。
怎么样?
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还是无法确认,那让我们来关注俄罗斯轮盘开始后的几个细节:1、 刘青云用掉一次生死线上换来的宝贵机会,问了一个看起来很无聊的问题:她(杨幂)知道你是凶手吗?
谢霆锋回答:她对我要求她去做的事情从来不过问。
2、 谢霆锋说:你应该知道我是县里最快的枪手。
然后转身,拔枪。
在这个过程中,他完全可以轻易杀了刘青云。
3、 谢霆锋想起了杨幂,想起来对她说过的那句话:只要我活着,就会一直保护你。
然后自尽。
一个城府颇深、高智商、本领过人、刚刚平步青云少年得志的新任局长,且他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公义,有什么力量可以让这么一个人,调转枪口对准自己?
是他对刘叔叔的基情吗?
显然不是!
是为了保护最重要的人呐!
这个人就是杨幂。
自己都死了,还能保护她什么?
很多时候,以死来保护一个人,其实更多保护的是秘密。
秘密是什么?
秘密就是刘青云问的那个问题的真实答案,谢霆锋同学的回答撒谎了,杨幂不但知情并参与其中,而且还是整个事件的主谋!
若非如此,若非关系到最重要人的生命,有谁会选择这个时机自尽?
谢霆锋可以选择当场杀了刘青云;也可以选择不杀,自己也不自尽。
但不管杀不杀刘叔,自杀都不是一个好的以及有必要的选择。
唯一的解释就是通过自我终结,防止案件继续被追查,掩护真正的元凶不暴露。
惟有自己选择一死,才能让麻烦的刘叔受到shake,让整个事件得以终结,让秘密永远消失。
至此,观影中关于杨幂的违和感,被解开了。
关于杨幂各位应该还记得杨幂出场的情景吧,这个人物的亮相是在替刘青云看相算卦的时候出现的,当时刘青云这样的高智商神探都夸她善于察颜观色,能抓住对方细微的表情做判断,是个当**的料。
这分明是一个活脱脱的天才加心理大师。
只是后面一次次莫名其妙和脑残的表现,一个个相当给力的槽点,使得观众忘记了这条一开始就布下的伏线。
所以,回过头来,把那些无脑的行为,看作是一个聪明绝顶女子的演戏,所有对于这个角色存在的不理解都消失了。
下面继续给线索,对于我的推理不信服的同学可以自行思考: 1、 小陶迷惘的时候,曾找杨幂算卦,被杨幂引导去局长那报案,结果被杀。
注意:杨幂并没有引导小陶去找她男友谢霆锋报案。
2、 随后杨幂跑来找刘青云和谢霆锋,说小陶找她算卦的事情,引导云锋等人去查小陶死因。
3、 谢霆锋在烧得一片灰烬的小陶家遗迹中一眼瞄中了戒指。
4、 打手去找杨幂麻烦,从影片中一开始并未看出打手有杀意,却被杨幂一步步诱到死胡同,本来他根本和死罪无关,却因为感觉到谢霆锋明显的杀意而惊慌失措了,但最后还是被无情的杀死。
5、 打手是谁派的?
为什么会知道杨幂去报告过小陶的事?
6、 杨幂和谢霆锋的床戏前,说了几句看似无聊的台词。
小谢的话透露着深深的绝望,而杨幂的话似乎在不断的给他暗示。
关于事件动机虽然在我喜欢的京极堂的观念中,认为从动机出发去研究一桩罪案完全是对罪犯的曲解。
但是因果关系在宇宙中还是存在的,哪怕是没有动机的犯罪,本身也是一种因果关系。
那么,在这桩杨幂霆锋共同编织、王海收钱执行的事件中,那么多精心策划和费手费脚,只是为了那个死去的女工讨回公道吗?
显然不是。
从电影中一开始一个跟班送人参给金局长希望继承局长位置,局长意味深长的说了句“还另有人物”,到最后谢霆锋意气风发当上局长,可以断定,所谓公义,只是托词,或许有那么一点,但绝不是全部,大部分还是为了权力的宝座。
局长的位置那么多人虎视眈眈,谢霆锋一个屌丝男凭什么取得?
惟有取得局长的信任,更甚,则是了解局长的深层需求,去掉局长的大患。
何谓深层需求?
“平安升职,风风光光,歌舞升平”。
何谓大患?
无非是影响局长前途的事物或人,比如那本红本子,比如那个曾经在一条壕沟如今却越来越麻烦的丁老板——廖启智。
于是,上司的杀意转化为对下级的授意,或是其他什么,总之是达成了整死丁老板的一致。
否则郭追不会刚惹完麻烦,又马上被派往兵工厂这个对金局长很敏感的地方去调查命案。
然而丁老板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有枪和人马,有另一个快枪手,有红包,有红本子,所以他敢扇金局的耳光。
更令我在意的是,他逼死那名女工,真的只是为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吗?
那点工资,我估计给他去摆平这事,塞红包都不够。
我的结论是:丁老板对金局长也是欲除之而后快,同样他也找到了除掉金局的共同利益者——郭追。
在郭追的策划帮助下,杀女工、请王海、杀工头和工人、墙上喷字和造谣言,都是为金局长布好的局,目的一方面是报复欺压,另一方面也是见识了金局长的暴戾之后的自保措施。
但这个局不是金局长布的,也不是丁老板布的,郭追在两者之间各自达成了协议,最后却把两者都玩死了。
只有这样,他这张局长的宝座才坐得稳。
然而,这个局也仍然不是郭追谢霆锋布的,布局的人应该是小云雀杨幂。
那么,她布局的动机又是什么?
真正可怕的真相,让我们回到女囚江一燕身上说起。
关于江一燕前面提到,这个角色也一度令我很困惑,完全脱离于主线情节之外,却又反复被提起,导演在她身上着墨甚多,似乎有话想说,却欲言又止的感觉。
从江一燕这个女囚的事迹来看,实施了弑夫的完美犯罪,弑夫的动机影片中没有交代,应该不会是第三者,否则不会有假装外遇这一出,也不会过了两年觉得无聊就去自首了。
我们看到影片中江一燕和钱嘉乐的那一段,可以看出他家还是很有钱的,如果一个女人并不爱她的丈夫而爱他的财产,这倒是说得过去的杀人动机。
这样所谓的“魔女”,令我联想到了东野圭吾的推理作品。
当然,关于“魔女”,除了《白夜行》,还有就是那本《幻夜》了,女主角在苦难中汲取了极大的养份,为了生存,为了一步步迈向繁华,满足强烈的自尊,不惜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源,踏着一个个男人的肩膀,牺牲掉一块块垫脚石往上爬。
然而江一燕却做不成彻底的“魔女”,她最终还是纠结于“没有完美的犯罪,只有变坏的好人”上,于是她自首进了监狱,与世隔绝,她的存在无一不暗喻和指向另一个现世中的“魔女”——小云雀杨幂。
江一燕完成不了的使命,将由杨幂完美接棒,继续下去。
杨幂能在烟花巷从容摆摊,就已揭示了她坎坷的人生。
认识小**郭追,是她转变的契机,而帮助郭追当上局长,自己当上局长夫人,则是实现华丽蜕变的重要步骤。
那么接下来……谁说过郭追就是终极天堂呢?
抑或也只是水原雅也般的垫脚石。
谁又知道郭追的死是否也在布局之内?
一位年轻貌美D罩的局长遗孀,难道不正是达官贵人们追逐的对象吗?
最后,关于刘青云我想刘青云最后是觉察到杨幂是一切的元凶的,就像《白夜行》中的那个笹垣润三一样,但这是一场比起江一燕来说更完美的犯罪,毫无证据、不留活口,还让刘叔背负起谢霆锋的死。
她粉碎了刘青云心中关于“公义”的追求。
于是,这个孤独的男人烧掉了那张便签纸,烧掉了信念。
这一瞬间,世界土崩瓦解,黑暗扑面而来…… 神作就此诞生(最后奉劝一下,那些看不懂神作还恬不知耻的在这儿写影评的,趁早滚出豆瓣!!!!!
)
#HKIFF49 随时切入的监控视角、雌雄同体的动物、猎奇的舞蹈仪式、以神之名实施的暴行,与卖力设计的看点相比,表达和叙事就显得单薄而粗糙了,像借影视载体做的马来西亚社情调研流水账纪录,这类议题理应值得更用心更深入的挖掘。
有人觉得反派选角失败,但我认为这种用力过猛的表演反而符合角色设定
TIFF37 马来社会的弃婴收容背景及在此基础上女性议题和大马社会的多元呈现令人眼前一亮,但缺乏剧情走向的连贯性导致不时会进入到脱戏状态。
宗教隐喻比较重#HKIFF49
完全没有弃婴/堕胎题材该有的讨论深度和戏剧张力,女主全程表情木讷,全片充斥着与主题毫无关系的猎奇风俗表演,最后结局又莫名其妙地落在了检举揭发宗教骗子上。看得人昏昏欲睡,影片还没到30分钟时,后一排一大哥就已经打呼噜了。
弃婴舱为切入口,讲述被穆斯林父权制吞噬的马来社会。张吉安还是擅长用符号隐喻来渲染故事的底色——古兰经里的蜗牛,衔走脐带的戴胜鸟,仁慈之眼的菩提树。最后一幕三位不同种族处于不同文化序列的三位母亲相互对视,我是第四堵墙外的另一双眼。高赞评论之一所说的“猎奇风俗表演”指的是森美兰州歌颂母亲的碟子舞还是印度婚礼之舞?导演映后谈“这些不是符号,是马来人民拥有共识的日常”。当他真诚地在影片中展现着文化的内部视角,讨论在马来西亚独特情境下性别与生育的谜题,试图向观众打开一扇理解他者之门,却被解读为讨好的“猎奇”…我们在怎样高傲地俯视着南方世界。
今年到底还要看多少部妈妈咪呀的华语片?高产如张吉安真是做到了一期一会,这次再度使用已近打上自己风格烙印的静寞神鬼视角打造母职伦理议题,他的电影里乩童和鬼魂是永不会少的元素,只是影片里恐怖的不是超自然力量,而是处处漫漶膨胀的男性阳具威权,它与种族和宗教结盟变成了压迫女性的三座大山。但,好像也仅止于此。影片到底多深入地探讨了弃婴仓的存在悖论呢?说到底,它只是在讲述一个受伤女人遇见其他受伤女人之后内心掀起波澜的普遍故事,而现实中更复杂的意识形态交战与困境则隐退到影片后方,在旅游节目一般的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中成为弃婴仓里的一只鸟、网路上的攻击留言、电话里传来的坏消息。更令人费解的是迷影元素存在之必要。虽然影片偶有动人时刻,但在整体脉络下这些闪光变得无甚趣味。今年反复看到一些“仅止于此”的影片真是疲累
还行
TIFF 37th 11.1 Q&A
靠洗花水祛除霉运,戴孔雀翎求得幸福,天堂在母亲脚下,生命在女人子宫。米兰加保人的财产由女儿继承,举行盛大的仪式庆祝女孩的满月礼。这边的女孩不被重视,在电影院厕所里梦到被摸下体。长了双器官的婴儿要从性别里择一,意外诞生的婴儿要被丢弃。弃婴舱倒数的三十秒,也是母亲真正切断脐带的时刻。
看第二次发现了更多第一次没有留意的细节,但是还是没有改变不喜欢这部的感觉( )比上一部五月雪更易懂更明了一点的剧情,但是在这之下又塞了很多民俗、宗教之类的元素,以及听了映后感觉导演加入的这些元素及混搭组合让这部的表达非常个人化。看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可能是对于性侵犯的处理过于正能量和理想化了吧。
张吉安导演延续了从南巫开始的超现实镜头。“蜗牛”寓意着性,戴胜鸟寓意着新事物,大悲咒花车、夜空中在屋顶上行走的人……简简单单,荒唐不已,充满张力[强][强][强]摇篮凡世
对于堕胎与弃婴的伦理问题,在看影片之前我大概会完全是一种支持进步价值的判断,对保守嗤之以鼻。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迟疑了,甚至不太有答案,很想问导演是否也是如此。导演在影片中最重要的就是,他悬置了这样的价值判断,而让角色真实的困境与抉择浮现出来,影片没有站在保守的宗教或事现代进步价值的任何一方,只是用对于角色的体认去呈现这个故事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堕胎或是弃婴,影片既在结尾解构了一种传统,但同时也去呈现进步的现代人始终无法回应传统里那古老的拷问,生命与母亲的关系从何时起开始发生?人如何面对一个由完全的创伤所带来的生命?我们断然没有一个简单的回答,就像婴儿岛的存续一样,它是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一个不完美的、勉强的方案,我们终究要诚实地去拥抱命运中那荒谬、不合理的痛苦与熹微却珍贵的喜悦。
我還以為能有點新意,空洞又故作高深,浪費我2h,能不能有點好電影!!!
稍显单薄,但还挺好啦,认认真真拍电影值得鼓励。影片里的女性互助拍的比好东西不知道好多少倍
(7/10)#HKIFF49 導演對伊斯蘭教的內容很了解 他本人好像是佛教徒 影片中用了很多宗教元素 比如蝸牛 通過他的講解可以了解很多這種宗教中的故事 以及母系宗族 完全重女輕男的部落 影片故事圍繞一個能夠幫助因為意外無法扶養小孩的母親的放置嬰兒的窗口 超過三十秒便無法反悔 來這裡的有被親戚強姦生下孩子的十四五歲女孩也有一聽說女孩懷孕就消失不見不負責任 導演說這種窗口是真實存在的社會情況 爭議很大 但有些不解女主在這裡做義工只為尋找自己曾經放在這裡的孩子 這種行為按道理來說不被允許 但院長反而會幫她尋找
天堂就在母亲脚下,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他悬置了这样的价值判断,而让角色真实的困境与抉择浮现出来,影片没有站在保守的宗教或事现代进步价值的任何一方
#Hiiff2024是枝裕和要是能看过这个也不至于把《掮客》拍出那个鬼样子了(
具备基础的人道主义视角,但对于如何避免议题的直陈、叙事的断裂、人物困境与解法的个例化戏剧化处理,导演所做的实在太少。若意图通过写实的社会派剧作剖析社会问题,单单依靠抖出猛料制造波澜未免太过取巧。以及,导演标志性的风土与民俗展示似乎仅起到点缀的装饰作用,甚至严重干扰着情境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