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片源是比较清晰的。
可惜一开始没发现。
也许评分能加1星。
全片节奏是比较慢,我已经开了2倍速,还是感觉剧情线很拖。
内核是一部爱情片,从女主即将上船前来和 男主告别,意外发现男主房里 有别的女人,男主追上女主之后,两人之间并不尴尬的对话里,已经暗示两人有了情愫。
结局里,男主对女主说“that‘s it?
”很委婉,但也很直白了。
结局是呼应开头的倒叙手法,先上演了 一场 美国大兵 夜战 外星巨兽,然后再闪回讲诉了 男女主横穿感染区的经历。
不过开头是比较特别的,我也是重看了一遍才看清结局。
因为导演的镜头是绿光夜视。
镜头里可以看到 女主已经不动了(影评里有人说女主当场暴毙了),男主抱着女主跑了,一颗空对地导弹,结束了外星怪物。
关于男女主怎样才能走出一个双活结局?
首先,墨西哥人已经根据实践,总结出经验了:晚上不能开车!
赶路要白天!
主角3次需要怪物袭击,都是在黑夜里,反观白天是相对很安全的。
另外,如果男主不招妓的话,女主第二天坐飞机安全到家了。
如果女主不是有钱任性,作死穿越感染区的话,在墨西哥滞留半年,总比半死不活强吧。
——————————————————————————————————除了爱情主线外,导演还尝试加了惊悚元素和科幻元素。
但是惊悚的感觉很弱,当然了,一惊一乍的惊悚片,我也并不喜欢。
长在树上的外星蘑菇,有一点点科幻的赶脚了。
最后,男主颜值是基本都在线的。
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部伪恐怖伪科幻片居然这么多人给四星以上,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能看透科幻背景下的脉脉温情,小心装逼别扯着蛋了。
或许我严苛了,但是在恐怖片列表下找到的电影,最后给我这么个剧情巴拉巴拉什么的,浪费了100分钟的时间最后的得来的是两个巨型章鱼交配的结果感动的男女主演一顿稀里哗啦,他俩终于亲上了,他们不想回家了,他们觉得人类才是最可怕的monster,然后开头的倒叙不知又是哪个不充满温情的章鱼插死了我们的女主角,让男主角痛不欲生,她可是回到了美国境内被插死了啊,历经千难万阻,从穷山恶水的墨西哥境内跨越了,看到了疯掉的美国老太。
哦买高,我知道有的人又会把它上升到一个另一个高度,何止是温情脉脉,还意义深远,好片绝对的好片啊,看不懂的人,奶们都太浮躁了。
真的,装逼别扯着蛋了,我希望看到更多和我一样痛快的吐槽的,而不是一群伪文艺故作高深的给我讲道理,那样真的太无趣。
感谢。
人类自私的把它们从外星掠夺来 又没掠夺好结果坠机了小章鱼们只能在异星地球上谋求生路 还没有适应好环境 没有处理好想家的心情 人类就不愿意丫的在这求生了 飞机加枪赶尽杀绝 能怎么办呢?
反抗啊 于是人类恐惧了 小章鱼们成了邪恶残暴的代表如果有人刚见面就拿着枪口对着你 啊不对 是刚见面就对你开枪 你还友好的起来吗?
片尾那俩小章鱼不知道是在缠绵还是干什么 看得俩主角泪奔了 想起来紫光灯灭蚊器了 类似的东西也许正扰乱着小章鱼们的寻偶吧 所以它们才对光源那么敏感。
整部片子看下来 就觉得以上这些还算可取之处了 这俩主角真不是我的菜 一个愚蠢的男人 一个短发的女人 无休无止的调情 OH MY CAT!
最后祝福小章鱼们在地球顺利安家 世代繁荣。
最近刚看了《唐顿庄园》II ,看到一战的场面就是一个壕沟而已,笑了。
如果比大场面和科幻的程度,怕是没有人比好莱坞更出色。
英国人不拿自己的弱点去拼别人的长处,乃聪明人也。
包括也是这两天看的英国电影展中的《月球》。
欧洲影片的长处在于思想,对人性的思考。
恐惧,繁衍,扩张是包括人类在内任何物种的本能。
这种本能有摧毁的力量,亦有让人感动的美。
所以男女主公会傻傻地看着两只怪兽舞动着它们的长臂亲昵。
感动之余会亲吻。
因为回到现实世界的女生,要和两万美金戒指的主人结婚,而她无疑是不爱他的,在上火车之前的那个电话里她表现得清晰无疑。
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丢掉了多少爱的本能?
包括对不同种族的同类?
看这部电影不能让片名把期待值放在怪兽片或者恐怖片这个点上,因为它其实是部爱情片,带上人生观,只是两者放在了一个怪兽的场景里,我倒觉得是挺奇妙的组合。
最后的结尾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怪兽看来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那之前的灾难更像是怪兽的防卫?
而两个主角,在离开了怪兽的场景,反而都将过上自己并不开心的生活。
那到底是哪种的伤害更大一些?
对于这种伪纪录片的形式,可能多数人的期待应该是像科洛佛档案那样火爆,第九区那样深刻,女巫布莱尔那样扣人心弦,死亡录像那么恐怖,却没有多少人期望它想monsters那样平淡甚至有些无聊。
但是,“科幻电影为什么非要血肉横飞,悲天悯人一番才算过瘾?
异形们走在天上,我和你走在地上。
”(jedor hsu关于此片的影评,我非常赞同)。
只要安安静静的看就好了,这是生活
小成本的科幻片,有点走Cloverfield那个路数。
概念上和The Road也有点像。
走劫后余生公路电影那个路线的。
和那种大笔砸钱做特效的片子相比,这样的小制作反而更得我心。
因为对于这样一个以外星生物入侵为核心故事的片子来说,那种Miahcel Bay式的场面早就让人心生厌倦了。
过于注重感官刺激反而忽略了对于核心故事叙述的能力。
这个片子描述两位主角从墨西哥穿越被外星生物占据的隔离区,用做纪录片的方式把人类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的生存方式展现出来。
──其实我觉得更反讽的是,电影绝大部分是边走边拍,许多场景是今天墨西哥的真实写照(IMDB上有对导演的访谈)。
电影中把那断垣残壁归结为美军不间断的轰炸,那现实里又是怎么引起的,恐怕是留给观众想象的。
当两位历经万难来到美国边境的时候,看到美国政府为了阻止怪物入侵竖立起的高耸的围墙,说“这是我见过最巨大的人造物。
堪比七大奇迹。
” 但是走到墙脚下,却发现所有人早就撤走,这纯粹变成一个摆设在那里,难免让人无法不想起其现实隐喻。
技术也许未尝是解决问题知道,适应(哪怕用很原始的方式)变化和差异才是言下之意。
和大部分的公路电影一样,片中难免不了的是主人公的心灵探寻。
这方面说实在塑造地挺弱的,不过对于核心故事的烘托也还能让人接受(虽然大家都能猜到后面是怎么样)。
总之,今年看过不错的科幻片了(希望下个月的Tron: Legacy能更好),推荐。
原文:http://www.makzhou.warehouse333.com/2010/11/26/2494/
此种烂片竟然出现在《1001部电影》上,为此我对此书的公信度表示了怀疑。
爱情和科幻混合得类型片,爱情和科幻两条线所做都不足。
爱情这条线索上,首先人物不讨喜,男的不帅、女的病泱泱得也不美。
导演本意男主角想塑造成一个有点痞气、放荡不羁但内心留有善良的男人,在剧情发展当中,在和女主角的相遇以及和怪兽的对抗当中,完成了自我性格的救赎与升华。
但是惠特尼所扮演的角色,相当的钝,没有痞气和那种放荡不羁的气质,所以他那种平民般的英雄形象就没树立起来。
女主角长得就不好看,病泱泱得不惹人怜爱,导演本意塑造为一个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女人,但是角色给人的感觉就是做作。
两者相当不好的一场戏就是女主角发现男主角在宾馆里和一个女人睡觉,女主角跑开。
再次50W美金成本就不要拍这种科幻类型题材。
此种片子观众所期待的是人与怪兽的博弈,怪兽的视觉冲击,全片因为资金的原因,只有最后才出现了一场所谓的怪兽与人的博弈,先不说怪兽太假太丑,这场还算期待英雄救美的故事,竟然成为了两只怪兽做着互相求爱的动作,一起离去。
希区柯克的悬疑片,是要滞后冲突的场面,给观众造成悬疑感,但是此片的悬疑感,读解起来就是钱不够了吧,因此你看到在前1个多小时的时间段里,要不就是夜幕里看不清的怪兽,要不就是声音,要不就是虚弱焦点的镜头。
本片里还提到了一个无能为力的美国政府,要有政治隐射就再狠一点,要不然就别做这种无力的包袱。
假如把美国政府做得再冷血点,失败点,也许本片还能提高一个层次。
打一颗星或者两颗星的观众,我是不太明白,可能你们心中的科幻片必须血肉横飞,必须CG牛逼到流鼻血,影院座位必须震动,音效必须震到耳膜疼。。。。
好了不说了,其实影片的评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我到底有没有认认真真的观看影片!
对于 废墟,丛林,灰暗,有特殊爱好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政治暗喻,只觉得导演起码用自己仅有的五十万美刀,拍出了一部真真诚诚的影片,我甚至都不在乎那个monster做的到底有多假,因为在中国上亿的投资拍出来的有时候就是一部骗钱的片子!
导演编剧集于一人,并且是这位导演的处女作品,实在值得尊重!
这部片子 在英国独立电影节上获得了 最佳导演 最佳演员 最佳视觉效果等5项提名 最后赢得了最佳导演奖。
影片结尾将整部片子提升了一个档次,两个怪兽的交流,两个人物的注视!
我们在这个世界最末端的时光里,你我也许并不是努力生存。。。
本片大部分地方都在浪费观众的时间。
当你在看一部名为“怪物”的电影时,发现自己看了几十分钟还没有看清楚怪物的模样你就该明白这部电影的主打牌肯定不是alien之类的东西。
是的,这部片子是在通过monster这个主题探索一些另外的东西,事实上在一部怪物出现时间累积不到10分钟的怪物电影中,它确实有大把的时间来表达他们想要的主题,可惜他们没有。
从片中男女主人公所透漏出的生活细节中,你根本无法了解他们在最后看到怪物在一起的那种感动,别说那样了,连他们的相爱我都无法了解,单从片子看那个男的有什么好爱的?
无论是实质上的怪物,还是企图塑造的心灵上的怪物本片都无法令人满意。
嘘寒问暖的善意浮于表面,自身利益面前终究暴露出人性中的自私
卡罗维发利-科特布斯-柏林这条东欧青年导演出头的经典路线上的作品,科索沃和移民(难民)题材恐怕是最大亮点吧。片子质量大概也就是勉强及格。儿童视角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而故意不谈战争背景及政治经济背景乃至宗教问题,只去诉诸于父子情感(父亲写得又不好),让这部影片显得格外单薄(哪怕你甜腻到[世界转角遇到爱]那个程度呢……)。所幸大家族打招呼啰里巴嗦的方式还是蛮有趣,勉强搬回点分数吧。
表面上是父子之间感情的博弈,却带上了难民偷渡,和国家政治问题,这种热点近年也是越看越无聊。
小男孩侧脸不好看,正脸真的很惊艳
科索沃去年的申奥片
难民身份、被父亲抛弃的不安全感,让他成了为目的不择手段的小混球。结尾钉箱子渗出血那个镜头印象深刻。
小朋友撑起一部戏。
只看了半小时就没继续看
看的太憋屈了
用最平凡的结构用小男孩的视觉来表达目前德国最棘手的政治问题,就是感觉缺个张力
琐碎却老套,移民主题并没有处理好。情感动人。
剧本做得很段落化,故事虽然断断续续但情感共鸣得以始终,细节设计连同情感表达都非常充沛,令人难忘的细节非常多。且多种情绪并行,这对父与子的情感状态模棱两可,这让人物更立体更具魅力了。以及我居然看了一部科索沃的电影,活久见系列。
孩子以自己的天真与执着追寻一种他以为的安全感 在尔虞我诈的成人世界迅速熟悉规则但拒绝成长 难民身份不在于他个人而在于整个国家甚至世界 在无序混乱中生长的孩子也难以要求他愿意完全遵守规则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他在生存中有且仅有能学到的 敢于创作这样让人喜欢不起来的主角形象也是非常勇敢
现实题材难民电影。有种莫名的烦躁感。
1.没有强大的祖国做背书,人民何谈尊严;2.上梁不正下梁歪,偷东西打老爹,老爹软弱无能没出息,儿子长大成人也会是个祸害;3.穷生奸计,富养良心,瞧瞧除了那个胖叔叔一家子还凑合,剩下的哪儿有一个可以称为好人?
emm…
算是蹭热点之作吧,让观众看到另外一条难民之路。不过,影片中的主角小男孩真难让人心怀同情之心,只让人倍觉讨厌。剧中男孩伯父说得好,对于小孩,你得从小让他明白,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做的。其实,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总是在极度的溺爱与冷漠之间徘徊。
这个小孩生存能力太强大了,长大了一定能成事儿。
只有我想給這個小兔崽子兩巴掌麼。你可以當被寵壞當孩子但請不要拖累傷害他人,也不要抱怨自己咎由自取的慘況。整部片沒有一個真正善良的人又為什麼存在。
看的好难受,孩子演技赞,撑起了整部剧。世界那么大,哪里才是家,对于孩子来说,有爸爸的地方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