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描写80后感情观和婚姻观的电视剧真不少了。
印象里的开山鼻祖应该是奋斗,虽然当年有些剧情被骂得体无完肤,类似于谁能一睁眼一闭眼就有个富二代的爹,但现在回想起来,算是已经很言之有物的一部电视剧。
后来的我的青春谁做主,开始像不靠谱进军,莫名的奇妙的把杀人的桥段都扯进来了,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再后来是蜗居,这部剧算是不错的,虽然不是每个80后都有命有这个经历,但是总算是反映社会问题,也算起到一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不久之后的裸婚,也算不错,尤其前半段,文章确实演得入木三分,后半部的高帅富猛追离异母亲的桥段有点狗血,但编剧的煞费苦心,观众还是看在眼里。
去年年底的男人帮,算是发掘了陈红雷身上的独特气质,铁血男子也能这么娘们,实属不易。
黄磊明显不如文章,演得既不够贴心,也不够窝囊。
另外的大叔算是中规中矩。
今年简直是80后烂片大聚集,先是胡扯的北京爱情故事,讲述一个富二代的老爸如何从富二代哥们手里买了儿子的女朋友的故事,尤其是某配角死去之后留下的日记简直是对祖国建国以来重大世纪的简要摘述,雷人啊雷人。
不久之后上演了IT男的福音,我的经济适用男,估计一般人都没福气碰上这种选择题吧,遇上个有车有房,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修的了电脑的男生已经算是很多人三生有幸了。
而且女主的家里好歹有一套北京四合院,应该也穷不到哪里去吧。
本来以为今年最狗血的当属北京青年,一场重走青春的闹剧,成为我今年夏天最招乐的笑话,当然这部离婚前规则,真是打破下线,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赵导的戏再烂,至少在演员搭配上还算说的过去,赏心悦目,大牌云集。
这个戏除了李小璐的老公,羽泉的老婆,其他人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说,没长相没演技,你让观众看点啥呢。
最近的电视剧也就离婚前规则比较接近二三十岁的人看看,我因为喜欢白百合,喜欢贾乃亮,喜欢高露就毅然决然的追剧了。
怎么说呢,每一集都觉得这些人真能折腾,我看了之后就觉得一阵阵难过。
贾乃亮属于比较感性的那种,总是好哭,在婆婆遇上妈里,他就这个样子,似乎现实中也很感性吧。
多一嘴,我觉得李小璐和亮亮真配,小璐真幸福。
言归正传,说这部剧。
六个人,三对儿,最后的结局竟然都是离婚,本以为最后会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哪怕有一对儿能复婚也觉得高兴一点啊。
我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了太多的无奈,我记得当文浩给赵亚彤打电话告诉她家里阳台处还有送给她的一个礼物,亚彤哭着说我不想离婚,文浩,我爱你。
这一情景,我看的是心里直难过。
从蒋新瑶假怀孕被发现开始,蒋新瑶就一直说她不同意离婚,不想离婚。
当张小凡提出离婚的时候,即使黎昕故作潇洒,但他依然因为丧子,失去了最爱他的女人而萎靡不振,也是不想离婚。
在他们的爱情里,都是不想离婚的,走到这一步都是迫不得已的,不能说究竟是谁的错,我想,一段感情里出现了问题彼此都有错,都没能正视婚姻中的问题,也都自私了一点,没能大度、宽容对方。
其实,我比较喜欢黎昕的,毕竟在小凡怀孕的后期,他真的有努力想改变过,也真的看到他在改变,只是上天有点捉弄人。
就像蒋新瑶最后说的,黎昕虽然花天酒地的,但他真实啊,没什么掖着藏着的。
文浩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他忠诚啊。
可是王明轩就不一样了,虽然蒋新瑶也有很多错,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女人也接受不了自己的老公精神出轨,爱上了别人啊。
虽然,从头到尾,王明轩都说他和方婷没事,可是,他太在乎方婷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最后,黎昕变好了,务正业了,还是很帅的。
而且我觉得最后小凡偷偷去看他,并给他发短信说等你谈成第一笔生意请我吃饭吧,你今天真的很帅。
黎昕追出来找小凡,最后会心一笑,我觉得这个镜头,这样的结局真的太温馨了,让人觉得很温暖,复婚可能还需要时间,而这样深深的爱已经扎根在彼此心里,没有什么比黎大少回心转意,浪子回头更让我觉得爱情的力量是神奇的了。
他们都是爱的太真实,而结婚却不慎重。
光有爱情是不能支持一段婚姻走到最后,支持两个人白头到老的。
婚姻应该建立在彼此相爱的基础上,但同时还需要用心经营。
在这段感情里不需要比较谁付出的更多,也不能太过计较。
同时还需要信任与宽容。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婚姻,只有在这围城里的人才真正明白什么叫爱,什么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
平平凡凡,简简单单真的最美好,也最难得。
还是相信爱情。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的爱情与婚姻,富二代、高富帅和文艺屌丝,不同的出生背景和成长环境使每个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人生节奏、价值观、人生观和爱情观,再加上中国家长式的社会特色,父母的过度溺爱或是对子女婚姻的干涉和影响,最后三对婚姻都走向了共同的终点——离婚,在感情出现裂缝,婚姻危机到来之时,双方才开始反思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才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婚姻,在这时男女双方父母也开始意识到作为家长在子女婚姻中的掺和和所犯的错误,力图挽救却为时已晚!
在经历了离婚及离婚牵涉的各种困难与痛苦抉择之后,面对婚姻及事业的失败,三对年轻人被残酷的现实扇了狠狠一耳光之后终于醒悟,思想也变得成熟稳重,又想去挽回婚姻,但是双方都受伤太深、太痛,尤其从李小萌的变化可以看到,太多的苦难会让一个人变得难以置信……剧情中三个男人的对话有时很有道理,最后一句三个女人的对话也意味深长。
个人比较喜欢栗子姐的风范,独立但是不失情调,有主见有责任感,感性中带着理智,生活态度乐观,内心坚强!
首先要说的一句话是:遭遇感情困惑的人很适合用这部剧反思。
如果你正面临着情感困扰,真的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看看。
演员的演技如何如何暂且不评价,单单只是想提醒一句话:人主演自己久了,需要跳脱出来,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看看自己的演技。
包括感情,也包括工作,生活。
34集的电视剧,看似冗长,然而其中的一幕幕都在有意无意的映射到我自己身上。
诚如蒋新瑶提出的问题:究竟是物质重要,还是真心重要?
物质与真心二者兼备又能保证走多久呢?
其实人能保证谁呢?
当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何处的时候,何以保证?
幸福真的是自己给的?
关于围城,我终将是躲不过的,但是我需要跟一个能够给我信心一起步入的人,现在的我们,我真的没有信心,不敢迈入。
给自己一段时间,也给彼此一个机会,问问自己究竟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小农童鞋,不着急,给你时间,慢慢想。
中国的年轻人结了婚也很不自由,装房子买东西,钱怎么花父母指手画脚,各种干涉.这一切源自财务不自由,经济不独立,因为你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自己挣得钱爱怎么花怎么花,没人管的了。
欧美的孩子一到18岁就完全财务独立了,读大学都要靠自己贷款,经济上跟父母完全划清界限了。
读不读大学其实并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人一到十八岁一定要经济独立,越早面对社会对自己成长越有利。
就像前不久报道的父亲不让女儿读大学的事,玲玲父亲认为,如果女儿要读大学,就应该自食其力,不应该要别人的钱。
但记者表示,现实的情况是,玲玲现在如果靠打工,在开学前不可能赚到6000多元的学杂费。
对此,玲玲父亲把头歪到一边,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也是!
”不过他称,“我到现在,还是认为读大学没得用,但是你们的报道简直是把我架到火上烤,我是肯定不会接受别人的资助的,我已经被逼得没办法了。
”在整整谈了两个小时后,他终于同意玲玲读大学,并愿意出第一学年的学费。
而剩下三年的学费,他希望女儿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勤工俭学,“能挣多少挣多少,不够的我再给她补贴,不能让她养成眼高手低的毛病。
”(这一段摘自凤凰网资讯)报道中的父亲并不是“不让”女儿上大学, 而是“不供”女儿上大学,我认为父亲说读大学没用当然是错的,但我绝对支持父亲对女儿的财务独立这方面的教育。
大学当然要上,但是什么事都要分主次,财务独立绝对要比大学教育更优先和重要。
哪怕晚上几年大学,也一定要靠自己的钱上,靠自己交钱上的大学绝对不会混日子。
到了18岁还供子女,其实是一种剥夺,剥夺了孩子成长和锻炼的机会和权利。
此片编剧水准很高
一个结了婚还跟女同事搞暧昧,跟人家到处玩就是不回家一个毕了业不上班整天待家里,作的要死还搞个假怀孕骗人一个为了多拿爸妈的钱随便找个人结婚,天天跟别的姑娘们泡吧不回家一个怀了孕当令箭帮着家里各种坑丈人家钱,还抓包那么多次不离婚一个赚不到钱的摄影师整天谈理想,用女人的钱还那么横一个大龄恨嫁啥都不了解就同意闪婚,就看自己老公这样说不听还一次一次相信他都是些什么奇葩,就没有正常人嘛
越看越觉得这个蒋新瑶不行,一疑心病重,二只会大吼大叫,不会体贴温柔疼人,也不明白事理善解人意,一个劲的给自己老公找难堪,为了维护自己那点微薄的面子不肯认错不肯道歉,怀疑人跟踪人不说,还永远认为自己没错。
这样的不懂事的媳妇最后不把自己的婚姻闹掰才怪呢。
有问题只会找她妈,自己又不工作,又不自立,还粘人,把所有精力放老公身上,本来信任他体贴她就可以留住老公的心,她非要用疑神疑鬼、安插罪名、大吼大叫、蛮不讲理把老公逼走。
弄得老公在她那里再也感受不到温暖和轻松,而是一身怨气和压抑,也就不怪他在其他女人那里找到温暖。
找到女人该有的温柔和体贴。
蒋新瑶就会置气,发脾气,她有没有想过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大吼,揭破老公的秘密,摆臭脸,就能让老公的心回到她身上吗?
最后俩人闹掰,走到离婚这一步,纯粹就是蒋新瑶自己一手造成的。
哇靠,看到她怀孕那段,更受不了了,太骄纵了,从结婚就天天在家里让老公养着,怀个孕更把自己当皇后了,各种无理要求,真是闲的没事瞎折腾。
真发现一个男人的成功与否和事业高低,跟他身边的女人关系很大。
不懂事的骄横的女人,只会让她的丈夫走下坡路。
最近看完了这部三十多集的电视连续剧《离婚前规则》,这部红及一时的电视剧的确反映了当下很多的现实问题,里面的台词诙谐幽默,演员的人物刻画深刻,内容真实耐人寻味,让人不得不从中反思关于离婚前的这些规则。
关于婚姻爱情是一回事,婚姻又是另一回事了,大明跟蒋新瑶也算爱的轰轰烈烈了,但是光有爱情是不够的,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大明的妈妈始终看不上新瑶的家境,一个哮喘的妈,一个蹲过大狱的爸,她喜欢的是那种家庭背景干干净净的女孩子,于是挑剔、矛盾也就应运而生了。
维持婚姻是需要技巧的,更是要有智慧的,大明跟新瑶结婚以后只要遇到一点小事就是吵架,从浴缸、空调到声控马桶,从份子钱到方婷出现,最后是假孕,吵架是很伤感情的,再牢的感情根基也会被这种鸡毛蒜皮的争吵给一点一点消耗光的。
千万别为了一时冲动就步入婚姻的殿堂,在心里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先别忙着领证,赵亚彤跟文浩就深刻的领悟到了这一点。
我总觉得他们俩的结合就是让大明的结婚证给刺激的,亚彤她太需要一份爱情了,马上要奔三的人了,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不顾一切的也要跟他在一起,不管他是否有正式的工作,不管他一个月挣多少钱,只要能爱自己喜欢的人就是一种幸福。
可这样的幸福是短暂的,婚姻是需要两个人和谐的步调的,文浩没有工作,一天只抱着理想与抱负生活着,终归是让人定性为亚彤养着的小白脸,作为男人他觉得自尊被狠狠地踩在脚底下,久而久之婚姻也就摇摇欲坠了。
婚姻不是儿戏,别拿它当任何的赌注,黎昕就为这个赌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一心为了从他爸那拿到钱就跟张小凡结婚,婚礼上还有女孩朝他要分手费,在他的意识里婚姻就是凑合,跟谁都是凑合,新婚第一晚上就撇下自己的老婆跟朋友们去喝酒,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不知道老公,老婆是一个什么概念,说他是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一点为不为过,也难怪,作为富二代的他能有什么经历才能把自己历练出来,就像小凡说得,除了钱你还能给我什么。
关于母亲不可否认,各种奇葩的妈在她们孩子的婚姻里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每当看到这些妈妈们的出场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新瑶的妈跟亚彤的妈因为自己婚姻的失败总是想方设法的来干涉女儿的婚姻,新瑶的妈总想让女儿把自己的丈夫攥的紧紧地,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活动,而亚彤的妈习惯了发号施令,直接掌控着女儿的婚姻,她的强势与霸道在她女儿的婚姻里展现的是淋漓尽致。
最可笑的是当大明的妈与黎昕的妈撞见后的那一通互诉苦水,一个说媳妇怀孕走个道都让人搀着,一个说她在楼下看电视能吵着楼上的媳妇没法午睡,天啊,这俩婆婆是受了儿媳妇多大的委屈啊,其实大明的妈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新瑶,所以结婚后只要遇到一点事就常说一开始我就反对你们结婚,现在好了,出事了吧,她的身上有一种市井味,新瑶的妈来北京看病住在女儿家,她马上不高兴的对大明说那房子是咱掏大头买的,现在成了她们娘俩的天下了,新瑶跟她问份子钱的事她连数目是多少都不说只说存了个十年死期,大明升职新瑶建议去外面吃她马上数落她不懂得勤俭持家,她是那种一辈子勤俭惯了的女人,她看不惯现在女孩的娇气,就像结婚那天大明背新瑶上楼她就心疼的说你逞什么能啊,还背着她上楼,自己走上来不就完了嘛,所以当她拿新瑶刚怀孕就让大明搀着走路与自己当年怀孕5个月了还去挤公交的事做对比也就不足为奇了。
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这话一点也不假,所以黎昕的妈一门心思的要给自己的儿子寻个门当户对的媳妇,她觉得门不当户不对麻烦事就多,她的阔太太做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与她交流的都是社会上的上流人物,她们出出进进的都是高档场所,因此小凡的妈她是看扁了,只要她们家一有什么事情她就认定了她们家是来要钱的,小凡她们家就是看上了自己家的钱,自己那种趾高气昂的架势在儿媳妇面前是暴露的赤裸裸的,而小凡的妈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见钱眼开的守财奴,2个24K的金兔子就把女儿给卖了,不管闺女受到怎样的欺负她的眼睛是一直朝钱看齐的,这也暴露出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也希望有一天能攀上上流社会的岩层,摆脱这种贫苦的,没日没夜起早贪黑的日子,小凡她妈没有错,错的是不该拿自己女儿的幸福还作为自己脱贫致富的筹码。
这些80后们从小就是被父母宠大的一代,从小到大没什么事是自己担着的,看似独立的年龄却做着幼稚而可笑的事情,妈妈的话在他们的生活中就是风向标,一有事情先向妈报告,在她们的眼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我们没有她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因此她们总喜欢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做法以及自己对婚姻的态度强加在孩子们的身上,她们的意见固然宝贵,但仅能作为参考,想要全权掌控那结果肯定是悲剧的,婚姻是要我们自己做主的,别太依赖妈妈,否则我们在自己的婚姻里都只能当配角。
关于安全感新瑶总是说结婚后她太缺乏安全感了,其实不仅是她有这样的想法,我身边的一些女孩子也经常会说xxx给不了她安全感,其实作为女孩的我也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安全感,当一个女孩喜欢上一个男孩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患得患失的感觉,她怕自己陷进去,她怕男孩爱她没有她爱男孩爱的深,她怕有一天会失去他,于是便总会敏感,多疑,甚至滋生出一些无理取闹的小举动。
就像新瑶说哪怕有一颗子弹飞过来她也会不假思索的挡在王明轩的前面,她为了大明可以不要命,可是她终挽回不了她的婚姻。
或许很多男孩子都会说她想要的我都做到了,可她还是会说我没有给她安全感,那么请你们扪心自问一下你们真的做到位了吗,你们真的做到她们每一次的倾诉都在认真地聆听,每一次的撒娇都无限的包容,每一次的难关都与她共度?
女孩的心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你们稍微的冷漠都会引起她们很大的反映,大明就是因为跟方婷不清不楚的小暧昧让新瑶疑神疑鬼,天天的短信电话不断,整的大明心力交瘁,工作频频出状况,其实要是大明与方婷能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新瑶多给大明一些个人空间,或许再怎样的金牌小三也不会拆散他们的。
所以说彼此间的信任是安全感的基石,你对他总是抱有着怀疑,那么再多的安全感也是徒劳的。
方婷的妈妈说会换灯泡的男人能给人一种安全感,也许这句话是对的,安全感的男人能照亮女孩的心底,驱走女孩心里那份黑暗与恐惧,慌张与不安,能踏踏实实的随着自己心爱的男孩稳稳的走下去,不会担心,不会害怕,有他的陪伴世界到处都是一片光明。
关于金钱马爷爷曾经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一点也不假,如果说爱情可以没有物质,那么婚姻不能没有经济基础。
亚彤的妈妈看不上文浩就是因为文浩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虽然我们说一个人的优秀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幸福不要沾染上铜臭味,但是生活是现实的,没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感情就会发生危机,这三对充分为我们说明了这一点。
首先是蒋新瑶,她有出去工作的能力,迟迟不去找工作,要不就是因为一点小事就辞职,我妈妈常给我说作为一个女人一定要独立,首先是经济独立,她如果早点去找工作,并且好好工作的话,她与大明的步调就是一致的,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无事生非了,更不会因为钱的问题来跟大明争吵,也不会让婆婆抓住把柄不停地数落,浴缸空调就是因为钱,马桶也是因为钱,度蜜月还是因为钱,她不是一个物质的女孩,20元钱的一条裤子穿的开开心心的,但她太爱幻想了,她不知道有些梦想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不需要你腰缠万贯,但是一定不能空空如也。
其次就是文浩,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男人,但他始终被他可笑的自尊驱使着,“我要有自己的工作室,我要拍自己喜欢的照片”他总拿这样的话来噎亚彤,其实他要是踏踏实实的跟周铁良合作,好好经营工作室,10万块钱算什么啊,早就达到亚彤妈妈的要求了,非要等到最后才醒悟过来生存的重要,才开始在一家影楼做摄影师,他如果早早的就有这样积极进取的态度,早点让亚彤看到他为她做的改变,我想那会是另一番结局的。
我不是在这里劝说大家都要物质的生活,放弃自己的梦想,追逐梦想没有错,只不过梦想有时候要具体化,要分成阶段一步一步的实现它。
接下来就是黎昕跟小凡,当然这两个没有可比性,每个人的出生不同,黎昕就是一辈子不工作,他爸爸挣的钱也够他花两辈子的了,所以他对钱从小就没有概念,而小凡不同,她是过着苦日子长大的,看到一双800多的鞋子吓得连试都不敢试了,这样两个出生背景截然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光磨合期都够人受得了,更何况还是稀里糊涂的结的婚。
富二代的孩子最难学会的就是感恩,因为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所有的人跟他们在一起就是图钱,而他们这样大肆挥霍金钱也就是图个快乐,金钱填满不了他们内心的空洞,但他们就是需要挥霍时那一点点的刺激。
小凡的人生就更悲剧了,她的妈妈对自己的女儿是结婚也赞成离婚也赞成,结婚——闺女嫁的是富二代,不愁吃来不愁穿;离婚——女方是弱势群体,财产也能分走个一大半。
所谓结婚离婚她做的都是个两不亏的买卖,她在生活里把钱看得太重了,铜臭味重过了人情味。
真可谓成也金钱,败也金钱,你接受也好,排斥也罢,经济在婚姻里还是占有着一定的地位的。
关于责任说道它好像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宽泛到有点无从谈起,说起这三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毛病——不敢承担责任。
大明他精神出轨,却把毛病全推在新瑶假孕的事情上;新瑶整天无所事事,没事瞎想就怀疑大明对她不忠;文浩老是怪怨亚彤的妈喜欢用金钱衡量自己,欣赏不到自己的才华;亚彤从小到大妈妈是她生活的主宰,她只有无条件的服从;小凡一切都是别人做主,别人让她怎样她就怎样,没有自己的主见;黎昕就更不用说了,估计他连责任两个字怎么写都不知道呢。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大明敢于承担责任,遇到事情不会丢下新瑶让她一个人面对,就拿新瑶爸爸出狱后住在他们家,他对新瑶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赶紧让你爸走,不然的话他不走我走。
他不想着怎么跟老婆一起齐心协力来解决事情,只是一个劲儿的数落老婆,当方婷在他背后狠狠地捅了他一刀的时候,方婷说她不能对不起她的父母,大明竟然可笑的喊出你不能对不起你的父母,那我的父母呢?
出了事情总是一味的怪怨对方,不从自身找原因,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负责,自己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出了什么后果自己要敢于承担。
同样新瑶遇到事情就是一个电话,妈,怎么办啊,我该怎么办啊,不去想着自己怎么面对怎么解决,总想找个人来为自己善后。
文浩如果勇于承担起一个男人应尽的责任,他早点找份工作,或是好好经营工作室,或许亚彤妈妈早就默认他这个女婿了,她妈妈不止一次的说她要看到他的进取心,上进心,不是整天让亚彤养着他,他要是尽到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那么还会有离婚这样的悲剧来收场吗?
黎昕是最显而易见的,当他意识到自己错的时候,他开始在自己爸爸的公司做事,洽谈合同,当他的第一笔合同谈成的时候小凡已经从心里接受他了。
责任,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很重的词,所以提到它总想逃避,其实那是我们低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我们所要负责的只是我们自己的行为,这样我们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在婚姻里我们都说要体谅对方,不如说要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把体谅对方,关爱对方当成自己的一种责任,那么爱才不会沉重,才会更加甜蜜。
虽然好多人都很期盼续集,从最后来看好像都有复婚的可能,其实我想说复不复婚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6个都从这段婚姻里明白了,收获了,成长了,这就是最大的意义。
不要非等到伤痕累累的时候才幡然醒悟,教训太深刻,代价也会很惨重的,爱情没有变得复杂,它依旧有着最初的优雅,我们仍在爱情的旅途中幸福的奔跑着……
凑合,感觉这部剧想表达的婚姻观念和这部剧的观赏水平都和适合这两字。
第一次写影评,好激动\(^o^)/好吧充其量算是感想,不一定能完全表达我的中心思想= =像目前大多数其他国产爱情家庭伦理剧一样,这部剧有个多故意而为之的冲突。
十分作和不自然,比如蒋新瑶的任性和张小凡老是打胎威胁的闹剧。
但不得不说三对情侣展现了三种不同的婚姻状况,有些问题还是具有现实和代表性的。
对我这个不怎么看这些婆媳岳母女婿剧的人来说,以及几乎没有的感情经历的背景来说,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打婚姻的预防针。
让我清楚的认识到,婚姻光靠爱是不行的或者说只为了爱结婚是有风险的。
比如赵亚彤和文浩。
爱当然重要,价值观也和重要,日子过不过的下去,适合最重要啊!!!
其实剧中的很多矛盾是可以避免的,比如蒋新瑶把自己男人逼向方婷。
所以懂点智慧,长点心吧,包容点吧,凑合凑合是过得下去的。
我赞成剧中一个理念,结婚几十年,哪有夫妻不烦的,完全没矛盾的,就要靠凑合凑合,凑合凑合一辈子就过去了。
爱情在结婚后是必定会转化的。
这就是现实啊。
剧中有很多的关键热词,“毕婚、闪婚、闪离、高富帅。。。。
先说说主角王明轩和蒋新瑶,他们信奉爱情至上的原则,在大学时代,爱的死去活来的,毕业后,两个人不顾家人的反对,偷偷的领了结婚证。
一毕业,不顾家中反对,两人千方百计想办法让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两家人在磕磕绊绊中仓促举行婚礼。
也有了自己的小家,房子也是两家首付买来的房子,婚后,刚开始是甜蜜的,蒋新瑶想要考研,一直没有去找工作,而王明轩,在不断地的努力中,找到一份很稳定的,并且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
这无疑是家中最高兴的事情。
蒋新瑶看到他找到心仪的工作,心里难免会失落。
后来,王明轩在工作中,认识了前辈给介绍新人,方婷。
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小三。
在工作中,他们两个人多次的接触,王明轩发现,跟方婷很有共同语言,并且有着共同的人生目标,觉得方婷真的很好。
方婷,在后面则是承认了,刚开始是很喜欢他的,但在后来的接触中,发现他并未真的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好。
方婷的出现,增加王明轩和蒋新瑶的矛盾。
蒋新瑶,做饭根本就是拿不出手。
每次的吃饭,不就是在外面吃,不就是回家蹭饭,让王明轩感觉不到一点家庭的温暖。。
在一次次的争吵中,王明轩失望了,他想起了方婷的善解人意,蒋新瑶的无理取闹,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他们不懂得互相包容和理解。
王明轩搬去了员工宿舍,跟方婷做了邻居,他们经常不避嫌的,一起吃饭,一起上下班,类似情侣的暧昧,王明轩乐死不疲。
完全忘了在家等他的蒋新瑶。
后来,蒋新瑶真正看到了,她不想看到的,两个人在一起。
当他们离婚后,公司的需要提拨的经理,宣布的时候,却不是他,而是方婷。
这让他备受打击,他不知道为什么,在天台,方婷才说出来那些让他无法接受的话。
想不开的他,想跳楼自杀,因为他失去了蒋新瑶,满以为可以跟方婷在一起,最后,蒋新瑶原谅了王明轩,在一起。
闪婚闪离的这一对,赵亚彤和文浩,则是一场女追男没有悬念的游戏,赵亚彤轻易俘虏文浩,操持一切结婚事宜,并向妈妈拍着胸脯保证,文浩是支潜力股,保证有增值空间;在一次次的分歧中,两个人终于和平分手。
这对闪婚闪离的恋人,其实,都很喜欢彼此,只是两个人的生活习惯,太不同了。
赵亚彤的妈妈赵美珍一直都是个女强人,从一开始就看不上这个没正经职业的女婿,长期在女儿身边唠叨女婿不好;加上结婚后,生活压力一下变大,赵亚彤对文浩一次一次希望;又一次一次失望,最终他们的婚姻也走向落幕。
最后这一对,现在女孩很喜欢的富二代。
富二代黎昕娶了并不喜欢的张小凡,纯粹是为了让父亲能给他钱;而毕业后打拼多年一事无成的张小凡,稀里糊涂被黎昕的花言巧语所打动,准备专心做少奶奶。
一场奢华的结婚典礼,黎昕净赚五十万,和一套房子两部车,谁说结婚不挣钱。
黎昕的妈妈贾枚打骨子里就看不上贫二代出身的儿媳妇,处处刁难。
张小凡虽然乖巧听话,但脾气好不代表没脾气,当她忍无可忍的时候,她与黎昕的婚姻也就寿终正寝了。
三个不是兄弟的兄弟,三个非亲姐妹的姐妹,终于在失败中,懂得了。
没有比这个更扯的电视剧了,尼玛!仓颉都造不出我要爆的粗口。。跟富二代ons之后被甩了就要自杀这种剧情是怎么被编出来的!!编剧你脑抽的吧的吧的吧!!!
假的一逼。恶心的一逼。
其實某些情節蠻真實的 討厭賈乃亮和白百合 其實現實..總是三種婚姻于一體的吧 不過那些金婚鑽石婚的夫妻們還是白頭偕老啦說明也不像其中演的各種矛盾這麼極端
针对新出台婚姻法的又一部80后感情剧,还算挺感人,挺现实的,但是这部剧逻辑不太有层次,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的
总体还是很垃圾的 我就纳闷儿 为啥苦情说教对话刚一起头儿 傻逼背景音乐就比对白声儿都大 动不动就各种背景音乐响起。。 很多场景觉得就是凑集数 仨人儿电话相约去吃饭都特么得演1分多钟 不过相对《北青》里舒化奶生硬的植入广告,红星2锅头的墙纸贴的稍讲究了点儿有限。
剧情很老套很狗血
贾乃亮最后的哭戏很真诚。好想哭。。
没有评价那么糟啊。感觉比裸婚时代有意义多了。栗子姐是女神呐〜
其实也挺好看,但越看越觉得少了一些什么,仔细想想,你不知道A到底喜欢B的什么,你亦不知道C为何在D的眼中是美的,所有的人都被现实逼迫地狼狈,即使情节有些超现实,但大多数人的心态现实地可怕,唯一你看到的有点意思的是高露,你觉得这样的女孩特别可爱。我只是想在一个剧里看到爱情,这么难吗?
看他们的故事、看自己的故事
对付过吧 还能离怎么的
吵死 了
我觉得这部戏不错,不知道为什么分数这么低。不管怎么说吧,三对80后的婚姻失败,其实都很有现实意义。这部电视剧第一次看是在长途火车上,本来我没这么喜欢泡沫剧,但一开始看了前两集,还是让我喜欢上,于是果断看完。挺不错的,这是我最直观的评价。除了电视剧,还有贾乃亮,都挺不错的。
哎
觉得有点假
光有真心是不能維持婚姻的,你會被現實打敗。一陣唏噓。
哭了都要,求求编剧扯谈时多少还是咨询下法顾
就讨厌白百合那穷酸克夫样
情人眼里容不下沙子。爸妈都离远点洗洗睡吧
还不错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