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并不出彩的一部小说,能拍出这样效果的一部武侠大剧,相当惊喜了。
印象最深的是打戏出众,主演到位,服饰、场景、音乐都挺不错,各配角也很好。
推荐!
希望以后的金庸武侠剧都能拍出这样的效果。
袁紫衣虽然相比原著,性格丰富了不少,但从破庙离开之后的行为表现还是有点突兀,能更好地刻画为什么选择皈依佛门就更好了。
南兰的改编还能接受,毕竟也让人物性格丰富了不少。
另外吐槽一下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苗大侠还得亲自种地卖菜,一人照顾小若兰,这忙得还有时间练功吗?
当然瑕不掩瑜。
或许还有一些不到的地方,看的是武侠情怀,现在武侠剧已经很少了,大多是仙侠加甜宠。
只是好人死了很多,结尾音乐浓浓的忧伤,让人堵的慌。
苗人凤武功这么高,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死了,不顾妻女,这道义有点冷。
喜欢苗人凤性格。。。
胡斐感觉演的不错,但人物魅力没有演出来。
小时候看雪山飞狐,音乐响起,那种义薄云天,令人神往的感觉没有。
不管怎样,该剧从各方面都感觉到用心,希望有更多好的作品出来。
分数那么低 至少在我心里是好看的 起码80分以上 80后没什么电视看 我们就看看那时的雪山飞狐 没想到现在还出了外传 好看好看 回忆满满..................................................................................................................................................................................................支持一下
这《慢狐外传》前三集总体来看,导演是会拍戏的。
然而剧中充斥大量注水镜头,特别是慢镜,给了太多无谓人物以及雨水之类进行慢镜特写。
像胡苗决斗,你胡夫人在大雪天里又画画又弹琴的,怎么没把她手指冻掉。
武打更是慢镜泛滥。
武打戏,宜快不宜慢。
在打戏里面,慢镜主要起画龙点睛烘托气氛之用,营造人物登场时的紧张感,或展现武功招式之肉眼不可见的瞬间威力或起到场景略写情感过渡等作用,而不是破坏气氛。
在需要充满力量感的时候你可以加速却不能用减速,一些明显摆动作剪辑的镜头更要加速。
然而人物疾冲你给个慢镜怼他帅脸,打手甲被打飞你给个慢镜,掉地上你还慢镜特写,是带资进组吗?
刘雪华我很喜欢,可任她演技再好,老太太在杀马镖头时的慢镜特写是不是也忒久了?
水时长是有硬指标?
商家堡这么凶险的剧情愣是注水出三又五分之一集。
飞狐外传第一天放出来我就感觉到团队绝不仅仅是在改编一部小说,不论是侠以武犯禁,还是大闹佛山镇都藏了金庸梁羽生黄飞鸿的血肉在里面。
果然我就看到了易兰珠,刀剑对火枪。
之前的感觉绝不是我的臆想。
看完最后两集,侠义江湖一课讲完,天下第一高手的老苗实在不需变成一个董存瑞。
飞狐外传真的好看。
看得出,本剧导演有意营造一个芸芸众生相的江湖,我明显感觉到,配角们的演技比主角三人(胡斐 灵素 紫衣)要好些,但越往后越发现一个问题——戏份似乎分配不均,尤其是配角占了大量戏份,主角胡斐的戏反而少了,人物形象还没立起来。
以胡斐救助飞马镖局马春花一家子为例,原著中这一段还挺长的,也特别体现金庸的某些特色,用现在的网文说 扮猪吃老虎。
胡斐看到飞马镖局马春花一家,想起在商家堡马春花曾为他求情,这是少年时的恩情,为了报答这年少滴水之恩,他毅然决定暗中保护马春花一家,为什么要易容而不相认,一是多年过去模样变了,二是更重要的,胡斐发现飞马镖局有难,他不动声色,不让敌人发现他这个守护者的存在,所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胡斐正是那黄雀,这是飞狐的狡智。
他与灵素易容打扮,千里护送,与一众军官高手扮成的奇怪匪徒决斗,以绝世武功打退敌人,这一段正体现胡斐侠义本色,同时胡斐的所作所为,也让灵素更爱他(真大侠谁不爱)。
本段既展现胡斐的武艺高强,狐之狡智,又展现灵素的心细聪慧,还加强了两人的感情。
本剧不知为何,编剧脑子抽筋了,竟然半集左右带过了,胡斐见到马春花直接相认了,然后客栈跟一帮子匪寇硬刚,胡斐竟然没看出来这些匪寇不是一般人(原著早火眼金睛看出来了)。
最后火烧客栈,这就完了!
侠义呢?
“百胜神拳”马行空的师弟呢(胡斐自封的)?
易容改扮,扮猪吃老虎,是金庸的一种写作特色,最为武侠迷津津乐道的,想起来没,《笑傲江湖》中那位泉州参将吴天德(令狐冲假扮)救助衡山派,再比如《碧血剑》中袁承志经常假扮,既有趣味也有侠情。
金庸的作品不好改编,本身原著构思精巧,人物出众,我记得1995年香港TVB拍《神雕侠侣》(古天乐 李若彤版),当时就有人诟病——编剧太懒了,直接原著当剧本,一点都没改。
结果呢?
大获好评!
在亚洲掀起了杨过热潮,整个东南亚一时无两。
说这些并非说不能改编原著,可以改,但是必须建立在编剧熟读并体会原著精神的基础上,金庸写胡斐 写程灵素,展示的是江湖儿女的侠义精神,何为侠义?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当年马春花的求情,今日胡斐不惜性命的千里护送,这就是侠义!
灵素爱胡斐,爱他的正直,爱他的狡智,更爱的是他的侠义精神。
本剧想营造一种江湖的真实感,给了福康安家很多戏,无非是想把马春花进福家一段变得更可信更真实,这无可厚非,但配角细节过多,反而有喧宾夺主之嫌,到这一段编剧的重点应该在程灵素和胡斐两人身上,两人的感情,两人的江湖经历,这才是主流。
据说后面的剧情会有大量原创,后面还有啥,天下掌门人大会。
这是全书最高潮,希望能圆满吧。
本剧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用心的武侠剧了,爱之深责之切,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的武侠剧,唠叨两句,多多包涵。
今天有位朋友无意间对我说了句“武侠剧生命力超长”,令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武侠剧作为一个类型剧,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如今,快五十年了吧,半个世纪的长度,仍旧具有生命力,若是换作其他类型剧,恐怕早就湮没了吧。
文本,文本,文本。
也就是原著。
原著是一部电视剧改编的基础,好的文本始终能造就好剧,这是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最底层逻辑,文本差,再怎么拍,也好不了。
编剧只能改编,你让他原创一个试试,累死他也不行。
武侠的文本,得益于金庸,古龙,他们让武侠世界变成了成人的童话,众多经典的侠客形象深入人心。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二位武侠大师,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一个精彩无比,侠义无双的武侠世界。
反观,修仙玄幻呢,当年刘亦菲 胡歌的《仙剑奇侠传》热播,我曾以为仙侠剧会代替武侠,不曾想慢慢变成了众多恋爱无脑剧。
《仙剑》为什么能火,因为它的底层逻辑,文本是民国时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最底层的逻辑仍旧是侠!!
千里不留行,十步杀一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虽万千人吾往矣。
(孟子)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寸心之争,生死忘矣。
(古龙)侠是我中华特有之文化,既有国人之尚武,又有华夏之精神,世俗生活中已没有侠,但心中不可无侠气。
武侠,成年人的童话。
谨以此篇,献给这部态度诚恳的《飞狐外传》。
ps:剧组能拍拍金庸其他小说吗,比如冷门的《白马啸西风》。
运镜节奏氛围不错,飞狐系列影视化最成功的一部,节奏快、不拖沓,拍摄手法写实。
虽说大部分人都喜欢林雨申,但我因为个人感觉唯一不太感冒的,还就他一人了。
已看完,整部剧的江湖氛围很好,打戏看起来很真实,有质感、还流畅的说,不会让人觉得尴尬的。。。
服装什么的比较接近原著清朝的感觉,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不水的金庸剧,为了鼓励还是可以给个5星好评的!
胡斐扬四叔骨灰这个剧情改的过于离谱,原著里平四叔很有智慧,躲了仇家好多年把胡斐养大,利用局势威逼阎基交出刀谱,最后回老家养老了。
这里改成为了偷拳谱被阎基射死了,然后骨灰还让胡斐给扬了。。。
服了编剧了(乾隆年间火葬加扬骨灰!
你细品,编剧是不知道那时候的人对死有全尸和入土为安的执念吗),还有赵半山直接人没了,要不是想看看还没出场的程灵素我直接弃了。
刚开始朋友说最近有部金庸武侠剧在热播,一想到近几年翻拍的金庸武侠作品,简直是失去武侠原味,更没拍出小说本身隐藏的内涵,拍武侠的导演很多,但是拍出武侠味的却是凤毛麟角,17版射雕英雄传,19版倚天屠龙记,算是其中拍的比较好的作品了,但是……但是……但我看了飞狐外传的第一集,就发现,熟悉的武侠味又回来了,剧情紧凑不拖沓,打戏行云流水拳拳到肉,服化道也是经得起推敲,从很多细节能看出绝对是一部诚意满满的经典之作,举个例子,金面佛苗人凤这个人物,就诠释的很好,不仅仅是林雨申的演绎,还有服化道,苗人凤作为一个身在清朝统治的时期的人物,却没有剃头,足可见这个人一身傲骨,不愿与清朝为伍,在清朝可是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严格管制啊,还有苗人凤使用的剑,也是“唐剑”(唐朝款式的宝剑)和剧中其他人使用的“清剑”不同,足可体现出苗人凤不愿与清朝有任何瓜葛,也体现出了剧组在服化道上做了很多功课,还有很多很多的细节,待大家一一去发现吧!
主角胡斐这个人物也诠释的不错,其他选角也堪称完美,改编是有的,但是也在可控范围之内,没有魔改,绝对是一部带着诚意的作品,还是有导演能拍出金庸武侠的原汁原味嘛!
值得追!
慢镜头看的人恶心,是凑不够时长吗
劣质的打戏
邢菲的程灵素出场了才开始看,虽然布景简陋,流水账地走过场,但真实地感受到了爱而不得,人人有遗憾,人均be的飞狐外传原作精髓。
好久没有看这么过瘾的武侠片了,有江湖的味道!
这个剧看着挺无聊的 武侠过时了
我摊牌了,我讨厌胡辣汤
这部拍得还不错,多少有些武侠味,整体质感比王晶版的好很多,晶的妆造实在…几场比较重要的打戏都挺好看的(虽然也有些比较糊弄的),官场配角戏也有不少出彩的。把福康安和马春花的这条线改得好晋江带感,灰姑娘霸总带球跑,简直了。(俗不可耐的我表示一开始被这段给吸引了,主要这部里的女演员马春花和南兰好看,福康安这个演员选的,一举一动,直接把金庸的小说晋江化,下个轿还要铺红毯!!!苗人凤真的太大败笔,建议去去油。秦俊杰和俩女主,无功无过。秦的打戏还是挺好看的,结尾是邢菲高光。“有情人终成兄妹”,在这部里算淋漓尽致了。折腾了40集,结尾苗若兰的特写镜头,几乎暗示胡斐最后和苗若兰在一起了,呵!果然是男人!!另外发现的一点是,原来姜文在《让子弹飞》中让张默破腹取粉,是从金庸的这部“破腹取螺”而来。
武打动作让人想起霍元甲陈真时代的电视剧,但腾空和飞跃的动作也挺时髦潮流的,武打慢镜头并非一无是处。杨逍的苗人凤咋一看有点出戏,这么倜傥的苗大侠怎么可能让南兰出轨田归农?!苗人凤商家堡力战群雄和英雄救美南兰的两场戏动作潇洒、节奏快,痛快淋漓,大呼过瘾!周晓鸥演的平阿四和刘雪华的商老太都演技在线。目前看来,成年胡斐可能会拖后腿,这个男一有点弱,袁紫衣演员挑的还行。后面程灵素的出场很关键,演技如能打七十分,这戏评分就不会差。总体情节虽然跟原著比有点跳跃和次序修改,但仍然没有脱离原著的框框,改编的不错!🐙🐙服装什么的比较接近原著清朝的感觉。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不水的金庸剧,为了鼓励,给五星好评!
没想到能过6.5分,本剧算对原著改编较大吧。胡斐的成长线不错,一路稳扎稳打成为高手。阿铁三兄弟,让你见识什么叫真的老江湖。官场江湖两边都吃得开,会做人是关键,周大哥把老谋深算,左右逢源演绎的淋漓尽致,其实可以折射出现实社会的一些东西。田归农最后勇猛了一次,谁叫他是猛男专业户何润东演的呢!林雨申的苗人凤侠气十足,就是板着脸干瞪眼有点古板了,备受观众诟病。本片最大的不足不是结局改动很大,而是红花会只出现了三当家,大名鼎鼎的陈家洛直接让导演省了,其实导演都演了乾隆了,也不差再扮一回陈家洛吧,原著中胡斐跟陈家洛有过招的经历呢。
还行
好久没看的类型。秦俊杰辫子头扮相可以的。
为什么就苗人凤的头跟大家不是一个时代,武侠剧连这点坚守都没有,更遑论其他方面了。挺了好几集,确定了,这个剧可以叫任何名,但他确实不叫飞狐外传,可惜了我挺有好感的三主角。
可以说是近年来拍得最好的武侠剧了,要打戏有打戏,要儿女情长有儿女情长,要快意恩仇有快意恩仇,仿佛自己就身在江湖之中……这个分低了一点,给个五星鼓励鼓励
苗人凤这么阴柔(剑真的要那么长剑柄吗?)田归农让何润东演?这不是苗大侠吗?平四让一个壮汉海鸥演开场打戏真是,后面风景挺好大雪苍茫演员们开心就好
苗人凤演得差的一匹
零星武侠,全本言情
可能是太久没看武戏好剧情发展精彩演员每一个不拉踩的武侠剧了,飞狐外传好看啊啊啊啊啊啊,近年来武侠剧情打戏最好的,看来内娱还是能拍出来的,但是为啥又是停4播3,腾讯咋回事,为啥你的剧现在都是这样
如今拍成这样真心不容易了
惊了惊了,居然真拍出那味儿了!感谢没有磨皮的镜头,感谢恰如其分的音效和bgm,感谢实打实的一拳一脚,而不是慢镜头转圈圈,有没有“侠”现在还不好定论,但“武”是有了!
这版在如今传统武侠小说影视剧中算矮子里拔高的了,有不少情节还是没拍出来,比如胡斐在掌门人大会上的身手,剪掉了不少重要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