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看完了,好久不看武侠剧,老婆和我都觉得还行,比仙侠古偶强。
改编还能接受,摄影、服化道、武指、配乐做得挺用心,动作戏挺利落,慢动作不频繁。
几位主角看着顺眼不招人烦,第一次看秦俊杰的戏,饰演袁紫衣和程灵素的演员也立得住。
老婆说何润东饰演的田归农演得挺好。
看有的评论说苗人凤演得不好,个人没觉得,瘦弱的身材想展示出点威慑力就不好演,拿着点气质演,能接受。
主要配角有点意思,比如那三个见风使舵的官差,刘雪华饰演的商老太,还有几个不列举了,看豆瓣才知道原来皇帝就是导演。
几场亮点戏,袁紫衣与胡斐在佛山决战凤天南那场戏拍出了江湖侠气;胡斐与苗人凤对打时,穿插闪回胡一刀与苗人凤对打,招式呼应挺用心;程灵素死的时候有点小感人。
最近几年新出的能看上的武侠剧就这一部,这个团队可以再拍拍别的武侠题材,可以考虑《萍踪侠影录》《 七种武器》,千万别拍古偶剧。
男主的打戏可圈可点,形象上要是再符合胡斐一点儿就好了,这么白白净净和风细雨的哪里像江湖中人啊!
然后可能是没太突出吧,《飞狐外传》的一大看点就是男主的成长线,但是我感觉男主从一开始就这么厉害,到后面也差不多是那个水平。
可能是时代审美的原因吧!
现在人喜欢看在斗智中斗勇,所以比起前几版《雪山飞狐》中明着威胁叫号,同样的事情在这一版加了些暗斗的元素重新解构,加重了王府戏份倒有点儿像宫斗剧了,反而没让我觉得这一版的福康安有多坏,做出来的反应和决定都是合情合理的。
总的来说是一部无尿点的好剧,一定要说哪里不太好我最后看程灵素给胡斐吸毒血的那一段儿觉得“你要不要先把他的穴道封了再长篇大论?
你再多说几句胡斐就要毒走全身不用吸了!
”
或许还有一些不到的地方,看的是武侠情怀,现在武侠剧已经很少了,大多是仙侠加甜宠。
只是好人死了很多,结尾音乐浓浓的忧伤,让人堵的慌。
苗人凤武功这么高,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死了,不顾妻女,这道义有点冷。
喜欢苗人凤性格。。。
胡斐感觉演的不错,但人物魅力没有演出来。
小时候看雪山飞狐,音乐响起,那种义薄云天,令人神往的感觉没有。
不管怎样,该剧从各方面都感觉到用心,希望有更多好的作品出来。
苗人凤此人应是个胆色胸襟无人能及,为人坦荡正直,性格有些沉闷木讷的大侠。
他性格里有萧峰郭靖的影子,武功虽高但一生都在被人谋害追杀,因沉迷武学妻子也红杏出墙,如同现实中钻研学术而被爱人抛弃的科学家,学术界有着巨大成就,生活中却很悲惨。
他的魅力应是性格散发出的光芒而非外表的英俊潇洒,和杨逍这样玉树临风的形象显然格格不入。
开篇声明:要拍袁紫衣传直接拍啊,买什么飞狐外传???
恶不恶心,黑锅别人背,抢完男主戏抢各个配角戏,🤮一点个人观后感记录1-4集压缩了不少人数,改编许多,但还能看,比较可惜改动是平阿四直接挂了,苗人凤和南兰相遇往后挪了太多,导致胡斐和最终官配年龄差估计有15-20岁左右了,还好这部不接《雪山飞狐》,单独只拍《飞狐外传》5-14集大女主袁紫衣传奇,把原作里胡斐对凤天南恶行的愤慨,强行挪到袁紫衣头上,改为胡斐降智,坐牢,受伤,被毒蝎子咬,还有那句名台词“冤家宜解不宜结”,编剧估计胡斐黑,还学过乾坤大挪移,这一点在袁紫衣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什么千里爬山,借了任盈盈和殷离的梗,各种黑锅甩给了师父,借用了周芷若看到上山的那一幕我的反应是:不是你们包袱里有银子吧,雇几个人不好吗15-20集把原著赵半山的戏份挪到这里了其实掉到XX地方,主角有奇遇再有提升不管在小说和影视剧里都是常见的套路,但是胡斐前期被严重降智后,看到这里我的反应是:“剧版胡斐怎么又又又上当了?
”18集末尾我最爱的程灵素登场了,苗族打扮我不是很理解,衣服看起来也有点紧,但动起来还行19,20的药王谷很还原,但导演节奏掌控的不行,没有制造出一丝丝的紧张悬疑感,所有剧情都是平平无奇的带过,画面还特别明亮,大概他不知道什么叫烘托气氛21-24 少量注水,22集书里是筷子打戏,剧里那场正面交锋了也还行加了几分钟胡斐程灵素同行日常,那个泡温泉我是真的不能理解?
既然前面已经魔改成胡斐和袁紫衣情深义重了,那么和二妹这种戏码不是应该尽量避免吗?
不然就是三头膈应还有程灵素疑似身体柔弱吃药的剧情,还在客栈落下了药瓶且不说原著里程灵素没有得病,以她心思缜密程度,在金书女主里和黄蓉赵敏一档的水平来看,她就算真的生病了,要瞒过胡斐轻而易举,更别说会忘记自己的药瓶。
如果编剧动的心思是,程灵素本来就活不久,所以最后殒命没那么意难平的话,我只能说你大错特错。
这本书在金庸书里不及几个长篇热门,但程灵素之于《飞狐外传》的重要性就相当于赵敏之于《倚天屠龙记》,黄蓉之于《射雕英雄传》,打压里面最亮眼的人物有什么意思呢?
拿小说改编剧的例子来说 ,一般赵敏第23章出场,但大多编剧都会让她提前出场,一般40集左右的版本都是10几集就会露面,角色后期再怎么崩的话,前期人设立住了还是出彩的25-26集继续打压程灵素的两集原书第十二章古怪的盗党篇幅足够支撑2集的量,为什么这里不还原了呢?
因为26集结尾我们大女主袁紫衣要来了啊,已经伸手到福康安和马春花的自创宅斗戏份中去了……25集打斗中程灵素还被踢了一脚,书里可没这么憋屈过,不过就编剧这个操作,没给程灵素来一场因为受伤而拖后腿的戏码,我已经谢天谢地了27-32集 目测都是原创,连吐槽的兴致都没有了
今天有位朋友无意间对我说了句“武侠剧生命力超长”,令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武侠剧作为一个类型剧,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如今,快五十年了吧,半个世纪的长度,仍旧具有生命力,若是换作其他类型剧,恐怕早就湮没了吧。
文本,文本,文本。
也就是原著。
原著是一部电视剧改编的基础,好的文本始终能造就好剧,这是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最底层逻辑,文本差,再怎么拍,也好不了。
编剧只能改编,你让他原创一个试试,累死他也不行。
武侠的文本,得益于金庸,古龙,他们让武侠世界变成了成人的童话,众多经典的侠客形象深入人心。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二位武侠大师,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一个精彩无比,侠义无双的武侠世界。
反观,修仙玄幻呢,当年刘亦菲 胡歌的《仙剑奇侠传》热播,我曾以为仙侠剧会代替武侠,不曾想慢慢变成了众多恋爱无脑剧。
《仙剑》为什么能火,因为它的底层逻辑,文本是民国时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最底层的逻辑仍旧是侠!!
千里不留行,十步杀一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虽万千人吾往矣。
(孟子)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寸心之争,生死忘矣。
(古龙)侠是我中华特有之文化,既有国人之尚武,又有华夏之精神,世俗生活中已没有侠,但心中不可无侠气。
武侠,成年人的童话。
谨以此篇,献给这部态度诚恳的《飞狐外传》。
ps:剧组能拍拍金庸其他小说吗,比如冷门的《白马啸西风》。
昙花一现为韦陀,真希望他们不要再错过彼此。
世风日下的今天,此剧完美诠释了金老爷子想表达的“侠义”,苗人凤和胡斐的“侠”虽然没有乔峰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般伟大,但通过连奕名导演传达的胡斐有仇必报,视金钱为粪土的性格,最终给钟四叔一家报仇,给观众展现了一种不一样的“侠”。
此外,现如今,若能有苗人凤那样的一位兄弟,以及程灵素那样的爱妻,哪怕只是看上一眼他们,便是福气。
此剧时间会为其正名,就如央视版笑傲一样,迟早能上7。
追到23集,这剧说实话拍的还挺不错,符合我们这个年代对于武侠的认知。
从小看金庸的电视剧长大,这部剧传递出来的武侠气息很浓厚,剧情大体符合原著并没有明显的逻辑漏洞。
金庸的剧对比现在流行的仙侠剧,其优点在于逻辑完整自洽,人物性格和心理对于推动情节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这比起动不动就无脑恋爱的仙侠来讲,要好看很多。
这部剧里紫衣对于爱情的克制,程灵素对于两人关系的处理,都很有现实生活的映射。
本剧的武戏处理也是干净利落,没有过多慢动作的堆砌,还算比较好看。
美中不足的是角色的选角存在瑕疵,比如男主,演不出书里胡斐大侠的感觉,痞气太重无法与大侠挂钩,每次看男主都觉得会出戏。
紫衣的扮演者台词功底弱,气息不强,好几部剧都是这样,亟待改进。
程灵素的扮演者很好,演出了我心中对于这个角色的期盼。
苗人凤的扮演者还没有走出杨逍,但有一段得知胡斐身世的情节演的很好。
何润东有点用力过猛,田的阴狠奸诈没演出来。
另外,剧情节奏方面有点拖沓,尤其是前面20集,感觉实在是推进的太慢了
8月31日,电视剧《飞狐外传》在正版视频平台4集上线。
基于目前的4集内容来论,我认为,这部《飞狐外传》可以称之为近期最好的武侠剧。
开局4集,秦俊杰最后才出场,那些夸秦俊杰演得好的,您甭信。
前4集,更像是剧情铺垫,以大侠苗人凤为主。
先说苗人凤为什么不留清朝发型。
很简单,不当清狗。
这是做大侠的基本标准。
千万不要因为电视剧《飞狐外传》当中,苗人凤没有留清代发型,就说这部电视剧的服化道错误。
显然,这一处,是编剧和导演故意为之的。
尤其是山庄里边,一群留清代发型的所谓大侠们围攻苗人凤的时候,只有苗人凤依旧是不当清狗的发型,鹤立鸡群明显。
早前,我曾批评网络电影《雪山飞狐之塞北宝藏》当中,把角色们的发型搞混乱了。
是因为,在那部网络电影当中,这群人全部披头散发的,这就不对了。
清代的剧,只有真正的大侠敢不留清狗头。
《飞狐外传》当中,只有苗人凤如此,就是独具匠心。
这是打开这部电视剧的密码。
该剧,如何实现金庸老先生的侠之大者?
为什么说苗人凤的不留清代发型,是打开这部《飞狐外传》的密码呢?
清代初年的大侠们,乃至于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依旧可以保持自己的发型,不与清狗为伍的,实属难得。
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侠之大者,对清朝政府的不承认,并且在清廷之外,另谋生路。
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最讲文化正统,不与清廷为伍,显然是侠之大者的体现。
《飞狐外传》已经播出的剧情当中,老太婆搞了一群清狗,来请苗人凤吃饭。
清廷的福大人也来请苗人凤当保镖。
苗大侠直接蔑视,这就是非常具备武侠气质的地方。
侠之大者,若是连独立人格都保不住,也就甭叫什么大侠,叫清狗即可。
所以,铁屋子当中,这群清狗一起“撕咬”苗人凤的时候,就是见英雄、见大侠真章的时候了。
武侠与江湖,到底是什么?
我已经在金庸老先生原著小说改编的不少电视剧的剧评文章当中,屡次说明了这个问题。
金庸武侠,之所以好,能够成为当年的读者争相阅读的内容,实在是因为,金庸身处香港,雅望中原,他的武侠当中,是对中原文化的一种美好想象力,读者们愿意相信,这就是中原文化本身。
武侠气、江湖气,最终,都是一种中原文化气。
所以,要实现金庸笔下的武侠与江湖,实际上就是去实现最干净纯粹的人性气,尤其是见不公,敢拔刀相助的气。
《飞狐外传》当中,一上来,便是苗人凤帮助镖局老大,属于典型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这部电视剧4集之后,则是秦俊杰饰演的小胡一刀行侠仗义了。
他们就是要在清廷之外,开一个江湖人自己的规矩出来。
往深处讲,这其实就是儒家文化与皇权政治的分庭抗礼。
不怎么读儒家原著经典的朋友们,总是觉得,儒家是封建皇权的帮凶。
实则不然。
儒家文化,是要与皇权分庭抗礼的。
儒家要通过圣人道,把王道归到自己的系统当中来。
武侠,其实就是去通过武和侠的方式,去实现这种圣人道。
懂得这些,才能把金庸剧改编好。
儿女情长,也做到位了。
《飞狐外传》已经播出的4集剧情当中,应该是三段儿女情长。
胡一刀和夫人的,苗人凤和自己救下的女子的,镖头闺女和福大人的。
镖头闺女和那个福大人的,更像是偷欢。
不过,这个女孩子确实自带着很多美好。
武侠剧,需要有这种自带最干净纯粹的爱情向往的内容,不然,就不是武侠。
胡一刀中毒,夫人帮胡一刀吸血。
苗人凤中毒,救下的女子帮苗人凤吸血。
《飞狐外传》当中,这是非常具备前后呼应价值的。
这也是非常到位的儿女情长。
以往的武侠剧,拍儿女情长,容易絮絮叨叨。
真的要学这次的《飞狐外传》,不絮叨,不帮观众抒情,而是直接拿故事招呼观众,让观众自己品。
同样的两处吸血排毒,这就是儿女情长,懂行的观众,一看,就会被惊艳到。
目前来讲,我看不出《飞狐外传》的问题。
基于目前该剧我看出来的水平,个人认为,它质量很高,会成为武侠剧爆款。
当然,后续剧情若是出现问题,我会追加评论。
毕竟,我这篇个人看法,只是看了前4集。
(文/马庆云)
看了几集都不晓得演的啥!
和老板的差别太大了。
先说剧情了,第一集刚出来个押镖的百事通拳王多牛皮,结果被一个土匪头子给打了。
土匪头子把小胡斐打的哭,结果过几集胡斐天神护体把土匪头子给灭了。
又过来几年胡斐武功应该了得了,要找天下第一苗大哥报仇了,结果路上被一个女的脱来还剩内衣了。
武打戏真不咋样,除了装酷耍帅,东拖西拖的无关剧情我不知道说什么!
还有那个妆能不能不那么浓
长假把这部看完了,出乎意料的不错。打戏拳拳到肉,太久没看到这么本质的武侠了。连奕名多年不见已经是大佬派头了。片尾感谢了张纪中,有点意思。
“在这个世上,我只有你一个亲人了。”程灵素一死,胡斐举目无亲。
我摊牌了,我讨厌胡辣汤
编剧应该是没谈过恋爱,福康安勾引马春花的那些台词真是尴尬啊😅
两分是给金庸先生,毕竟基本还是遵循原著拍的。然而剧中好几个主要人物的演员都不太贴脸。原著里袁紫衣的人设的确不咋好,但人家不是普女!!!!!
怎么忘了什么情节了10,就算忘了也知道金庸不会编的这么瞎32,看不下去了,给个看下去的理由吧最后几集可以啊,雪山飞狐讲啥来着?不是刀砍还是不砍?不是砍苗吗?老周的处世之道,田掌门的pua秘诀,凤霸天犯罪纪实,可以出书女演员都不错,公主亮眼
原著党表示,改的太厉害了,武打又是慢动作,我去
可以说是近年来拍得最好的武侠剧了,要打戏有打戏,要儿女情长有儿女情长,要快意恩仇有快意恩仇,仿佛自己就身在江湖之中……这个分低了一点,给个五星鼓励鼓励
我觉得这一版拍得很不错啊 都演的很好 打戏也很好 武侠的武和侠都表现出来了 整体四星!作为为数不多的武侠剧集更值得鼓励 必须五星拉回些低分。支持这个团队继续多拍武侠剧!爱看!多拍!
好久没看的类型。秦俊杰辫子头扮相可以的。
苗人凤演得差的一匹
6-7分。改的并非一无是处。没乱来,在基础线上,但也没特别的亮点。
综合来看还得不错的
强行装逼耍宝扮酷,就是不能踏踏实实的营造个武侠世界
如今拍成这样真心不容易了
终于有让人重回武侠世界的感觉了!剧情紧凑,打戏精彩,指路22集打戏封神!全员演技在线,有电影的质感,伏笔太多不敢开倍速,再一次感叹金庸老爷子很牛,这一部不算最火的作品,放在现在看,能有这么多人物和这么多复杂精彩的支线,已经很难见到。真感觉现在能看到这样的剧,且看且珍惜了!
魔改严重,打戏全靠剪辑,基本没有长镜头。杨逍,欧不,是苗人凤太不贴。
在武侠剧尤其是纯正武侠剧,动作剧,武打剧完全式微的今天,能拍成这样不给高分鼓励一下良心过意不去,虽然这个剧种整体水平下滑太严重,但既然有人愿意花心思去搞,作为剧迷就应该支持,那些硬怼慢动作的病的不清,你如果非要拿太极宗师或者铁马骝那种打戏比那现在所有涉及到武打类的剧都没法拍了,必须正视目前的行业规律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先给五星,如果后面拉胯的太厉害再说(只有前面十二集可以给鼓励分5星,再往后拉胯编剧就完全hold不住自己惨不忍睹的注水能力了,实在没办法给5星了)
侠之大者。
惊了惊了,居然真拍出那味儿了!感谢没有磨皮的镜头,感谢恰如其分的音效和bgm,感谢实打实的一拳一脚,而不是慢镜头转圈圈,有没有“侠”现在还不好定论,但“武”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