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廓尔喀:勇气之下

Gurkha: Beneath the Bravery,1915: Legend of the Gurkhas

主演:奥利·巴西,沃克·斯图尔特,Gaumaya,罗宾·弗里伯格,Agostino Carmelo Oberhofer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德语年份:2022

《廓尔喀:勇气之下》剧照

《廓尔喀:勇气之下》长篇影评

《廓尔喀:勇气之下》短评

的确最后只有他停留在原地

6分钟前
  • 三皮虎
  • 还行

SIFF第二场@陆家嘴百丽宫。蜂鸟是一种小型的鸟类嘴细长如针,翅膀快速振动,可以在空中悬停,吸取花蜜和昆虫等食物。男主小时候因个子小被叫“蜂鸟”,但这也形容了他的一生,一直努力保持现状。电影的镜头从男主青年开始到中年到少年再到老年。中年无爱婚姻,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老年白发送黑发独自养育孙女。他可以有很多选择,但他却选择了呆在原地,很难想象就这样度过了一生,所以在观影中常常陷入一种无聊的状态,空难、出轨、死亡、赌博,这些看似劲爆的情节,但对于男主来说,并没有给他的生活或人生带来很多的改变,他依然是沉默着忍耐着体面地度过了一生。

9分钟前
  • YAOYAOYA
  • 还行

3.5

14分钟前
  • 苏辛
  • 还行

结尾的黑场太有力量感了,好的叙事结构加上用心的剪辑点设置,就拍出了一部值得回味的人生感悟电影;值得再刷。

15分钟前
  • Ben笨熊
  • 力荐

太精彩

16分钟前
  • xarhun
  • 力荐

只是时间线上的稀碎和过于生硬的打乱,以及依靠同一演员只改变扮相穿梭于整个时空变得很难跟进

20分钟前
  • 蓝桉
  • 还行

2022 TIFF

21分钟前
  • 一头话痨的虎鲸
  • 还行

看太多电影,累了,不愿意思考了。

26分钟前
  • 妙蛙种子妙瓦底
  • 还行

不要在生活之外寻找意义

30分钟前
  • 星星爱香
  • 力荐

所以,你看,一生如此短暂。放得下的,放不下的。

35分钟前
  • susanting
  • 推荐

想起小学的一个老师

39分钟前
  • Yue Jiang
  • 推荐

25thSIFF|第八场:蜂鸟和其他动物不一样,它要付出全部精力,才能保持原地不动。我们普通人也是这样,付出了全部的努力,才能过好极为普通的一生。

40分钟前
  • Tiger Tooth
  • 还行

如果把整部影片看成是男主的濒死体验,那么过分的碎片化,甚至事件(片段)的真实性,等等,都可以被理解了。只是导演想表达的男主如“蜂鸟”的一生这件事(通过路易莎之口说出)并没有被传达的很清楚。豆瓣7分我给6分(导演的另一部“爱在记忆消失前比这部好”

44分钟前
  • 大T叔
  • 还行

记忆大杂烩

49分钟前
  • 妙雅球球
  • 还行

从《叛徒》到《我们的父亲》再到这里,“大男主”穿梭多个时间审视一生的雷同让人陷入对Pierfrancesco Favino演绎的某种疲劳——即使他仍然很出色地进入每个角色。整个故事的结构会让人想到Mark Ruffalo与《我知道这是真的》,回望一生中的秘密、遗憾、丑陋与真情;“宿命感”的注解与氛围也始终贯穿于全片。只是时间线上的稀碎和过于生硬的打乱,以及依靠同一演员只改变扮相穿梭于整个时空变得很难跟进;大概能知道还在表达什么,却也同样陷入怀疑。

52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尝试维持一切的人生

56分钟前
  • 碗中鱼
  • 推荐

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这样的剪辑看得有点累,剪辑得很碎,人的一生即短暂又漫长,平淡or精彩?

60分钟前
  • bastenxu
  • 还行

5分。能飞却徘徊原地——蜂鸟的意向明明很有想象空间,但影片看来把蜂鸟的“徘徊”仅具像化为在同一所房子里,除此之外我看不出主角有何停留徘徊的执念?用了很花俏的剪辑手法展示三代人狗血又随机的悲喜生活,从物理上增加了观众的读取难度,但意义是什么呢?没有更打动我,还徒劳我认人的眼力…如果是“一生的故事”这个主题,想到两部我更喜欢的:《阿飞正传》机遇塑造个性,性格决定命运,无脚鸟的漂泊与注定;《一一》一家人的沉浮,娓娓道来如暖汤落胃,起起落落一辈子一轮回。

1小时前
  • La.La
  • 还行

#HIIFF04#好喜欢,看的时候一度在想,还能这样讲“我一生的故事”。仿佛就是一个临终前的老人跟你讲过去的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10岁,20岁,40岁,都是人生的一瞬。而老人的死亡时间,还是自己选择的,不仅掌握了人生,还掌握了生死,把朋友们叫过来,见证自己的死亡,突然有了一种幸福感。

1小时前
  • kakakarl
  • 推荐

【7.0】上影节第二场电影,我给观众投票纸上打了个四星,但豆瓣上我的标准会稍微严格一点,降为三星。电影的叙事逻辑在影片的最后得以揭晓,原来是男主马克的一生走马灯式回忆:所以他女儿阿黛尔发生意外的场景会突兀地穿插在各个时间线中,因为那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场悲剧;所以他外孙女会从一个婴儿突然变成一个成年人,因为他在回忆她成长的一点一滴。男主的人生其实在电影碎片化的叙事下给观众印象没那么悲剧与惨烈,固然他良好的“蜂鸟”心态起了很大作用,但在最后安乐死的时候,一切的一切涌上了男主和观众的心头,我们才后知后觉,“他”的一生本该更加美满。最喜欢的人物不是男主马克,而是那个违反保密规定给马克通报妻子情况的心理医生,他是马克人生的重要支柱。最后,鉴定为7分,三星半。

1小时前
  • 博尔赫斯馆长
  • 还行